探寻中职会计课堂的快乐教学
2019-07-13黄兰云
黄兰云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单纯明白我们自己的教育使命、教学课程、教学目标是不够的。用心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尤为重要,只有在充分地了解他们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什么,能接受哪样程度的知识,如何让他们吸收这些知识。
那我们即将面对的学生有哪些特点呢?他们时而朝气蓬勃,时而堕落不甘。他们活泼青春,却停滞不前。他们浑浑噩噩,不明所以。他们厌倦枯燥无味的长篇大论。他们的知识体系零散而匮乏。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而空洞。但他们接收新鲜事物能力强,渴望被认可、被关注。世界属于他们,未来等着他们创造。
一、师生定位
1.于教师,是讲台也是舞台。教师是面向学生的最直接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对于一门课的喜爱程度,很大因素取决于对这位教师的喜爱程度。万事开头难,上好第一节课是关键!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的五尺讲台不仅是讲台,更是舞台。你的“戏”足,学生就喜欢看,喜欢听,喜欢学。那么如何演好这场戏呢? 有人天生肢体语言丰富,有人则擅长语言艺术。当然这些都能通过后天的反复练习来强化。笔者擅长通过肢体语言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来活跃课堂气氛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方式之一。接下来,我们主要探讨较为普遍适用的知识传授技巧。
2.学生是主角。教师需要明白,我们的主角是学生,是一群知识体系较为薄弱的中职学生,纵使你文韬武略,上起课来滔滔不绝,娓娓道来。在他们耳边大概不过“鸭母听雷公”。所以,用他们的语言与之进行对话,而不是用你的语言来灌输。这里,颇有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凄凉感。实则不然,这才是挑战教师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将知识内化,转而以简单,生活化地形式传授给学生。
二、实现形式
1.学生角色扮演。在我们的会计课堂中,时常有一些知识点超出学生的理解范畴。如何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简单化、生活化呢?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举例子。通常我们举例子,喜欢用张三李四、A 公司B 公司。在这里,一个小小的改变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择班级或搞笑,或具有号召力,或欢迎度较高的同学作为案例的主人公。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称呼他们的小名,拉近距离,增加亲近度。比如,在讲到所有者权益这一要素时,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同学们无法理解。举个例子,假设,Monkey 同学和H 同学俩哥们叫上Y 同学一起出资开个奶茶店。Y 不乐意,于是Monkey 和H 各自出资10 万,第一年就获得了净利润30 万,这时候Y 同学眼冒“金”光,提议出资10万加入,并占相同分额。Monkey 和H 不接受,无奈,Y 同学非常看好这个奶茶店。毅然决然拿出15 万,所占份额与另外两人一致,这当中,10 万就是这个奶茶店的实收资本。多出来的5 万属于资本溢价,即资本公积,属于公司,三位股东均有份。再运用一些轻松趣味的语言,学生便能牢牢记住并分清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
2.巧借生活问题。我们的时代在高速发展着,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主角,让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服务课堂。如何发现生活的变化,并巧妙地嫁接到课堂中呢?课堂中的一些难点重点,就可以以学生生活时常接触到并感兴趣的事物来进行举例阐述,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到材料采购,运杂费分配问题,学生无法理解并运算。我们可以抛开教材案例,举生活中的例子。这是一个男女老少都喜欢网购的时代,学生也不例外。网购时产生的邮费就像我们材料采购时的运费。假设A 同学和B 同学在同一家店拼单买衣服,支付了邮费10 元,那要怎么分呢?第一种情况,如果两人购买的衣服价格相差不多,那么很简单,我们可以按人头来分,10 除于2,每人承担5 元。第二种情况,两人衣服价格相差较大,我们就按衣服价格来分。假如A 买了400 元,B 买了100 元。这个时候适当引入分配率这个概念。分配率等于邮费除于衣服的价格之和,即分配率=10÷(400+100)=0.02,再用分配率乘各自衣服的价格,就是各自应该承担的邮费了。即A 应承担邮费=0.02*400=8(元),B 应承担邮费=0.02*100=2(元)。通过由简单的按人数分,再到略复杂的按价格分,问题逐步升级,适时导入分配率概念,和学生一起解决生活中所熟知,并时常面对的问题的同时,课堂中的重点难点也迎刃而解,可谓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3.故事时间(story time)。幼时的故事,儿时的诗,这些都深深的刻印在人的脑海里。选择恰当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深层记忆,穿插在课堂中。让学生重温故事,掌握知识,内化知识。例如,在讲到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的定义是:与生产经营过程无直接关系,应列入当期利润的收入,是企业财务成果的组成部分。纯粹地向学生铺设知识点,大部分学生容易昏昏欲睡,魂不守舍。换种方式,故事时间开始啦!守株待兔的故事,相信每位同学都听说过,说是有一个农夫在树底下休息,这时,突然,一只兔子撞到树上撞死了。从此,他便不再去农田干活,而是在树底下等兔子撞树。最后,兔子没等到,农田里的庄稼也都枯了。这里,农夫意外得到撞死的兔子,是偶得,是意外,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这一部分所得属于营业外收入。种田收割才是农夫的主营业务收入。农夫错把营业外收入当成主营业务收入,最后落得两手空空。熟悉的故事,不同的读法。相信你的学生一定能记住。
4.学生主动出击。生动的例子也好,故事也罢,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即便互动也只是语言上的互动,学生缺乏操作性的实践。这是我们需要直视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选取、去设计一部分知识点。适合学生主动出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点。例如,原始凭证这一章节,在教师讲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小组成员各自利用周末出行、购物等机会收集凭证,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和讲解收集到的原始凭证。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获得,对于凭证的感知和认知就更深刻,亲身体验一遍胜过教师讲百遍。
三、终极目标:教书也育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世人皆言,教师的岗位是崇高的,是神圣的,是无私奉献的。我们的任务,不只是简单地教授学生学会知识,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和他们一起体会生活,热爱生命,学会感恩。这些,并不要求教师刻意为之,而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点,把你的想法,你的信念融入进去。比如说,我们在讲到应收账款这个课题时,可以问学生,现在父母给你们的生活费,学费,如果让你们写一笔分录,你们会怎么记呢?借方银行存款是确定的,那贷方呢?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应收账款,认为这是父母应该给自己的。有的说应付账款,认为这是欠父母的,等他们老了再还给他们,有的说实收资本,这是父母对自己的投资。教师不去批判,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比如说认同第三个观点,记入实收资本,这是父母对自己的投资,我们可以通过分担家务,体贴父母,陪伴等慢慢回馈、回报。是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教师的一言一行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