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探讨

2019-07-13陈凤香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2期
关键词:增值税核算实训

陈凤香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由于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就业市场竞争压力的凸显,市场对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会计专业人才更为青睐。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务申报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由于财务工作自身的保密性、重要性等特点,财会专业学生去到对口岗位实习的机会并不多。通过开展与实际工作较为接近的会计模拟实训相关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目前《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的现状

(一)以模块实训来代替综合实训。我们在财务会计知识教学的时候,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是分成模块进行教学的,如销售业务、采购业务、成本核算、期末业务等。有些学校就以这种模块实训来代替综合实训,这样是不可取的,其弊端体现在模块实训人为地割裂企业的生产核算流程,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与重组。

(二)实训资料的仿真性不强。实训资料是模拟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要求具有高度的仿真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现在有些实训资料的模拟性失真,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司经济业务的发生、生产过程是编者随意编造出来的,没有实际生产情况作为依托,如A 产品、B 产品,第一车间,第二车间,这样很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以文字来交代经济业务的发生,而不是像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发票、入库单、出库单、银行底单等各种单据来证明业务的发生,这样学生的单据读取能力、业务分析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三是实训资料过于简单,只涉及贸易公司的采购、销售业务等业务,而回避了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四是对于实际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业务截止日期没有考虑,如工资的发放时间、纳税时间在实际工作中有着极为严格的截止日期规定的,而一些实训资料在处理这些业务时没有考虑时间因素,往往在月末最后一天发工资、交税,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实训老师本身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如前所述,《生产会计综合实训》是一门综合课程,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很多教师是直接从大学毕业就进入到学校任教,本身就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实训过程的细节的教学不能够很好的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建议。比如原始凭证的审核,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给学生讲解时并不能清晰的阐述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四)教师教学任务重,无法及时检查和指正学生的错误。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生比往往比较低,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更多专注自已的讲授,而没有花一定时间去跟进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由于是首次进行模拟实操,学习中自己动手的机会比较多,但往往问题与困难也比较多,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五)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只是被动的等待老师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专注于自己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甚至在教师讲完后直接抄完答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改革与建议

(一)选择适合的模拟实训资料。一是设计的业务要尽量接近实际。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最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编写,如可设计一个造纸厂的生产过程,生产车间由制浆、制纸和成品车间来组成,还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这样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企业的生产过程,仿佛真的置身于一个造纸厂里工作一样。二是业务种类要适中,不能过于简单,最好选择一般纳税人的生产型企业。一般纳税人中增值税核算包括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转出还有增值税的期末结转业务等,成本核算包括了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还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众多知识点。对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特殊业务也应有所涉及,如错账更正、如材料的暂估入账等。三是设计的业务应包括一个完整的核算周期。如期初资料、纳税申报缴纳、社保申报缴纳、工资发放、采购业务、销售业务、工资计提、成本核算、期末结账等所有的业务。这样实训一套账下来,学生就对企业的账务处理有了整体印象,也明白哪些业务必须在什么时间进行处理。如企业的增值税、城市建设税以及教育费附加以及地方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等税种在每月的15 日之前缴纳上个月的税额,如延迟缴纳,就会缴纳滞纳金,甚至税收罚款,给企业的征信造成不好的印象;在每个月月末计提下个月的各项税额;工资的发放在每个月的15 日之前,如延迟发放,会触犯劳动法等;工资在每个月的月末计提;企业所得税按季预缴,在下年的1.1-5.31 进行汇算清缴。四是设计的资料要有高度的仿真性。实训资料尽量用原始的单据来呈现,如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报销单、借款单、出入库单、各种成本核算表格等,让学生自己主动审单,如能过看发票的抬头和盖章,来判断发票是销售发票还是采购发票。

(二)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教师要做好角色的转变,从课程的讲授者转变为课程的引导者。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实训的总体要求、实训的重难点、实训的时间分布等,来引导实训的有条不紊的进行。其次,对于具体的业务,教师的任务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争取独立完成业务核算。如针对一笔采购业务,可提示学生察看发票、银行底单以及期初资料等,来综合判断业务的处理是贷记银行存款还是贷记预付账款等。再次,随着学生对业务的熟悉,可鼓励学生多做预习,在课堂上争取让学生自己讲解,发言情况作为课堂考核项进行加分,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作适当补充。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锻炼了当众演讲的能力,一举两得。

(三)对于实训中的细节问题教师要做好示范。企业会计模拟实训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业务涉及的会计理论、会计凭证进行分析讲解外,还会涉及到手工或电算化的登账。以手工账为例,仅记账凭证的填写要求就多达9项,多栏账在期末结转中用红笔,期末结账时要划单红线、双红线等等,这些细节的问题的处理,只凭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准确的掌握,这个时候教师自己做好示范,然后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参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教师要及时更新会计知识和税务知识,把最新的会计知识、税务知识带给学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修订和更新了多个会计准则和税收管理条例。如金融资产核算中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处理的会计处理等都进行了更新。税收管理条例近年来的变动则更大,如增值税税率的下调,将制造业的税率由原来的16%、10%、6%分别调整到13%、9%和6%。如针对企业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出台的关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的公告,对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实行大幅度减税。会计知识和税务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师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实训资料的编制往往不能及时更新,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会计和税务知识,才能对企业综合实训所涉及到的业务做出准确的处理与讲解。实训资料在编制时往往不能及时更新,教师在上课时按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税收条款来进行讲解,有利于更新学生的会计知识和提高学生税收筹划能力。如在实训时,根据期末的核算结果让学生判断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满足小微企业的条件,是否可以享受实际税负5%和10%的税收优惠。让学生判断企业的月收入是否小于10 万,是否可以享受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减免。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和税收筹划能力得到提高,与实际工作实际无缝衔接,增加了学生的实战“经验”。

(五)及时检查、及时纠正错误。会计综合实训的核算过程较为复杂,学生们又是初次进行类似的实操,在实训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这个时候就要求老师及时检查以发现学生的错误。如增值税明细账的登记过程中,有些学生经常弄错借贷方向和余额。检查时可以老师自己检查,但囿于精力的原因,老师也可以实行分组检查。具体做法就是老师将学生分组,教师检查每组完成得好的学生,然后让这些学生对组内的学员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错误,指正错误,让学生的实训技能得到快速而有效的提高。

(六)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要点,做好总结工作。有些业务在会计理论课堂上的讲解非常简单,但在实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经常会出差错或遗忘,这时候教师要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给同学们做好总结工作。如针对期末业务,如无形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固定资产折旧等,提醒同学们在实际工作做好提醒记录,因为这些业务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相关人员拿相应的单据或作相应的提醒,而是需要会计人员自己处理。比针对货到单未到的情形,本月需暂估入账,在暂估入账时不需要对增值税进行处理,这类业务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还有一些新手会计如何接手一家新企业的账务,这时可教给学生一些小诀窍,如参照前任会计的期初业务的处理,看看以前会计的账务处理,顺利度过新手会计的过渡期。

猜你喜欢

增值税核算实训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的几点思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国外增值税与国内增值税的比较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关于餐饮业征收增值税的若干思考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