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浅析
2019-07-13李骁龙
李骁龙
开展绩效评价是评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则是开展绩效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更加高效地使用财政资金,有利于更加科学地配置资源,有利于缓解当前地方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压力和困难。
一、国内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及其结果运用的经验
国外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时间比较早,其主要代表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财政危机带来的预算改革,由最初追求投入和产出比率的最大化,逐步转向了以效益和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备健全的财政绩效评价法律体系。基于各个国家的绩效评价情况可以得出,其在实施财政支出评价工作的时候均制定了健全的法律体系,使得绩效评价工作越来越具备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有着规范性的绩效评价层和实施机构。由各部门负责对预算部门、单位和项目的财政支出实施绩效评价工作,部门的职责是提交年度绩效计划和绩效报告,将绩效评价的过程性评价和立项决策评价、经济效益评价以及持续性评价等多个方面信息相互整合到一起,制定出完善的建议。财政部门则是负责在安排预算时,科学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三)注重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一是通过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到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关的解决方案,以此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由财政部门把绩效评价结果和编制部门的预算结果相互整合到一起,当对下年度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增设使用财政资金绩效效果良好部门的预算额度,降低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差并且无客观性理由部门的预算额度。
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制约因素
(一)绩效观念和重视程度不够。构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新、指标设置难、运行机制复杂,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有的预算部门不理解、不支持、不重视,造成基层财政绩效评价进展缓慢。过去财政部门出台过一系列措施、印发过一系列文件,但是一些部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还不足,实际操作中还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必须研究加以解决。
(二)绩效评价结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一是项目绩效科学性有待提高。由于财政部门难以为项目绩效目标设置统一的标准,主管部门一方面没有开展科学预测评估,另一方面认为绩效填报就是“走过场”,所以部分项目单位在填报项目绩效目标时存在随意性,在设置时就低不从高,影响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二是绩效评价结果不全面,没有做到全面覆盖,以主要单位或者重点项目为主的绩效评价结果,在安排资金时,存在着以偏概全的可能。
(三)缺乏绩效评价专业人员队伍。在财政部门绩效管理期间,有着明显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现象,专业人员人数较少,力量薄弱,整体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以笔者所在基层县区为例,绩效评价工作仍由预算等科室统筹管理,尚未建立绩效管理的专门科室,也没有明确人员专职负责。其次,受人才队伍专业性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绩效评价结果科学性不高,在绩效目标评审监督和事后绩效管理等方面上,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的设置方面,还不够精准,对于绩效管理结果的权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绩效评价结果公开还不够。从当前情况来看,绩效评价结果还不够透明,普遍存在着预算单位绩效信息公开不全面的现象,人们对于绩效的理念了解不清楚,无法有效的实施社会监督。
三、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建议
(一)提升绩效评价水平。一是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绩效评价要全面涵盖四本预算,要贯穿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由目前对部门项目支出和重大政策绩效评价为主,逐步拓展到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二是构建专业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财政支出评价分类体系,根据财政支出功能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有效的分类。经由各项渠道获取有关的数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构建专业性的绩效评价数据库,增强评价标准的规范性。
(二)强化结果约束作用。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工作的权威性体现出来,首先要在制度办法中,明确规定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对于绩效优异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在下年度安排预算的时候重点进行考虑,对绩效评价结果不合格,财政资金效益不明显的部门和项目,在下年度安排预算资金时,予以控制。其次,将绩效考核纳入部门和领导干部考核事项。对绩效评价结果极差、影响恶劣的,按程序由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合依法严肃查处,切实增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约束性。
(三)压实预算单位主体责任。各部门是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财政部门负责本级预算绩效,并指导各部门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制定要科学、项目运作要时时监控、项目完成要及时评价、评价结果要向财政反馈。
(四)拓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要建立部门自我评价机制,健全财政部门考核考评机制,探索第三方评估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把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预算编制、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深入践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探索成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组织机构。成立权威性强的各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作为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部门,牵头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进行统一性的管理,指导各个部门针对性的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而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稳定开展。
(五)加强人才专家队伍建设。要加大对绩效评价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绩效评价工作的宣传力度,还要建设专家库和引进第三方力量,督促健全部门内部绩效管理体系,增强专业技能,保持权责的统一性,将绩效管理结果落实到实处。
(六)大力推行结果公示制度。对绩效评价结果的绩效情况、成功经验和做法、存在问题、意见建议,财政部门一方面向被评价部门进行通报,向上级党委、政府报告,还要按照政务公开的有关要求,将绩效评价结果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积极实施绩效评价工作,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财政资金管理从过去单一型、粗放型管理方式,转变为量化指标体系精细管理的必然选择,有利于确保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进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