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幼儿园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9-07-1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2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资产标准

刘 绢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财政部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 年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为149 亿元,2019 年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为168.5 亿元。同时公立幼儿园作为各地区的重点示范园也得到了“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公立幼儿园新一轮的改扩建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先进的设备设施不断地增加。因此,提升公立幼儿园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一、公立幼儿园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特点

(一)公立幼儿园固定资产的定义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3 号——固定资产》(财会[2016]12 号)的表述:“本准则所称固定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1 年(不含1 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年限超过1 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图书、家具、用具、装具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对于这个最新的定义,幼儿园的固定资产管理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一是“单位价值”的规定标准,在2012 年2 月7 日财政部公布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 号)中第四十条有明确规定:单位价值在1000 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 元以上。二是“大批同类物资”,本条属于固定资产管理实践工作中的难点。如果上级部门未制定明确的标准,幼儿园应坚持一贯性原则,结合自身情况自行规定出属于“大批同类物资”的数量、批量的价值、同类物资的范围,这样可避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

(二)公立幼儿园固定资产的特点

1.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

与私立幼儿园不同的是,公立幼儿园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园内外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均属于国家,公立幼儿园只拥有。因此,对公立幼儿园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更高的要求,否则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流动性大

与普通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的是,公立幼儿园属于教育行业,部分固定资产会结合教学任务和班级特点的开展频繁搬迁,变更使用人员,这使得幼儿园资产在管理工作更为困难。

3.固定资产的确认具有灵活性

幼儿园资产是否属于固定资产需根据资产本身的特殊性进行确认,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教师用书容易保管应作为固定资产,而部分儿童的一次性用书,具有易被撕毁、图画、手工操作等特点,不具备“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特质,因此不宜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公立幼儿园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意识薄弱因而缺乏专职管理人员

幼儿园领导风险意识薄弱,未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没有实行绩效的考核或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业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只与财务部门有关,混淆了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多数幼儿园未设置专职人员对实物进行管理,未对固定资产的变动活动进行连续性的记录。同时,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流动性频繁,工作交接的随意性大,没有梳理出精细化的工作流程,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的脱节。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导致分工不明

幼儿园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从网上随意下载应付检查,没有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编写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或者一套制度沿用多年,没有根据现实状况做出有效的调整。没有明确划分固定资产管理的分工,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保管处于放任状态,没有建立资产的使用标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没有定期评估,对使用过程中的借用、调动没有做好登记,超期使用不及时归还。

(三)固定资产账目混乱且清查不彻底

大多数公立幼儿园具有较长的办园历史,有的还开设有分园,因此固定资产类别复杂、固定资产数量庞大,幼儿园之间资产调动频繁,管理人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实地清点各项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依赖财务人员的账务系统来管理资产,忽略了账务处理的滞后性,导致数据更新不及时。管理手段落后导致信息沟通不及时,如业务部门随意处置固定资产,导致账实不符;没有履行固定资产入库和领用手续,采购后直接交付使用人,没有对固定资产的基础信息进行登记,造成账目和实物匹配困难。

(四)固定资产配置不严谨易造成资源浪费

公立幼儿园容易从财政拨款出发,随意编制采购预算,未按照教职工比例和班级需求编制配置固定资产,容易造成固定资产利用率不足;为提高本园的硬件条件,对高科技产品存在主观性和攀比心理,未充分完成可行性调研就盲目采购。同时对采购的新型设备未进行操作培训,容易造成操作不当而提高维修费用,教职工不愿意或不会使用而闲置。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背景下,没有及时盘点资产,会导致固定资产处置不及时,大量闲置固定资产造成人均占有率高于当地标准而无法及时更新设备。

三、提高公立幼儿园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几点对策

(一)要强化固定资产意识并明确管理责任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内部控制的要求,幼儿园领导要有内控意识,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主力,其工作贯彻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保管、借调、处置、清查等工作均属于核心事务,同时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对业务部门具有指导作用,应配置责任心强、做事细心的专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增强专职人员的专业性,对于非财务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多提供培训和交流的机会。每年或不定期开展全园性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学习,在业务部门中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对于重要的固定资产应明确使用人,将资产的使用、保养、维护纳入绩效考核。

(二)要利用内部控制建设契机提升管理水平

利用内部控制建设的契机,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对资产的采购、入库、领用、调拨、报废实现产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资产管理员要对进入单位的所有资产进行入库和发出登记。特别对于对方没有提供入账依据的捐赠资产,可以通过制作捐赠接收单请捐赠人填写捐赠信息物品和金额;建立科学的资产使用标准,根据需要及时评估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根据业务的需要建立维修记录台账、注重维修成本和采购成本的比较,特别关注重点固定资产的维护要,动态掌握资产的维修记录,提高固定资产配置效率,综合评估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产生的效益;据注重专用设备的特性,请供应商派专业人员给予操作培训,与供应商协商好定期对专用设备进行维护。要有节约意识、综合利用好闲置资产,充分调配班级和分园资产,做好资产借用和归还登记,严格控制使用人之间私下调动资产。注重报废流程,对文件有规定的资产按照文件使用,没有规定的要建立科学的报废标准;对要重点关注与安全有关的设备,建立强制报废制度。

(三)要结合信息化技术强化固定资产过程管理

通过信息化系统强化固定资产的过程管理,特别注重固定资产的入库、领用、调拨等环节。在入库时应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价值、采购时间、供货方联系方式、使用年限等基本信息;在借用和调拨中能通过条码或二维码的形式,快速识别和定位资产,实时查询资产状况,并及时记录资产的借用和调拨情况;固定资产使用者按时或不定期可以通过系统及时上报使用状况,维修需求情况能够及时传递给后勤管理部门;系统能够主动提示到达报废年限的或已损毁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以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及时做出报废处理。系统可通过固定资产的调用记录判断资产利用率,并生成固定资产使用报告。对资产的使用、维修要有追踪,要有问责制度,如有人为错误的要追究到人,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强制整改,及时反馈,形成年度报告制度。

(四)要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配置资源

对于资产配置计划要有前瞻性,科学性,做好可行性分析和市场调研。在预算编制前要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全面清理,确保资产存量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根据资产存量情况和资产配置标准,结合幼儿园的实际需要,测算新增资产配置需求,有标准的按标准执行;暂无配置标准的,按照厉行节约、方便使用的原则测算新增资产配置需求,特别注重分析同类设备存量及使用状况、具体用途、配置依据、价格情况等基础情况,保障正常办公和保教工作开展。严格资产配置程序未经审核或审核未通过,不得编制新增资产配置预算。

完善的资产管理对幼儿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领导层要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优化资产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固资产,为公立幼儿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资产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