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19-07-1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国有企业

刘 潇

一、引言

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优化国有资产结构,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障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各级地方政府要不断完善各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各级国有企业要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做出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力争发展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在新时期,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的新的部署,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当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值得我们每一个国有企业人深思。

二、当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政企未能完全分开,管理体制落后

首先,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多是由本级人民政府任免,国有企业又是地方财政经济的主要来源,“屁股决定脑袋”,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干预较大,这导致政企未能完全地分开,企业难以自主经营,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长期发展战略。其次,虽然经过几次国有企业改革大潮,仍未进行彻底的公司制改革,多数公司只是表面上合并,改了个企业名称,但实质上企业内部未能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职能,科学分工。再次,历史遗留问题越积越多,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因此企业领导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积极性不高。最后,集团公司下属层级较多,交叉持股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资产基础管理薄弱,资源配置不合理

首先,国有企业早期资产多数未进行清产核资,账实不符、核算不规范、管理不善、坏账呆账长期挂账等原因造成国有资产盈利能力不高。其次,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营业务不突出,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产业不集中,多处开花,产业相关性不高,资源闲置现象严重,资产利用率不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难以实现。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缺位

国有企业有其特殊性,受多个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既要遵守《公司法》,又要遵守《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法》和相关行业法规。一方面,外部监督力量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执法不严、监督不力、落实不到位、监管盲区等现象,导致监管缺位。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准确、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利益风险点不断涌现,贪污、腐败案件不断出现,廉政风险长期高位运行。

(四)考核导向不明,机制不健全

首先,国有企业考核大多流于形式,考核的随意性较大,考核过程不严格,考核未能按照制度规定来执行,考核结果大多皆大欢喜。其次,绩效考核没有与业绩真正挂钩,企业效益的升降与薪酬总额升降不成正比,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的考核结果没有作为国企负责人任免的重要参考依据,未能对企业管理层形成约束。最后,未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指标设置得不科学,没有针对企业的短板指标,只考虑年度没有结合任期,导致企业管理层只顾眼前利益,忽略了企业长远的发展。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第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从加强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加强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把董事会职责写进章程里,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董事会管理制度。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其对公司股东会负责。董事会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公司章程授予的权限履行职责。制定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办法》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按照“重大事项”及“三重一大”的内容和决策权限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对凡涉及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重要人事的任免、重大项目的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范围内的事项,必须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后作出决定。若是涉及职工利益的,还应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同时,按照“下放事权、下管一级”的原则,搭建集团统一的管理体系,指导并监督属下全资、控股子公司建立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维护企业的权益。

第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明确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并贯彻落实,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要重点做好防范机制,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规范、控制企业的经营行为。例如:对于投资管理活动,要做好年度投资计划,制定投资项目正面及负面清单,按照规定进行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在公开交易场所进行公开交易,准确界定和核实资产,客观、公正地确定资产的价值。严格做好投资项目的前期分析,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若是出现偏离投资计划时,应当启动投资中止或退出机制,及时止损。

第三,理顺公司内部组织架构

缩减层级架构,整个集团管理层级不宜太多,子公司最多不超过三级。清理交叉持股现象,理顺产权关系,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扫清障碍。

(二)落实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第一,将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应收款项、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在内的各类资产纳入国有资产日常管理范围,实行有效管理

应当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国有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落实国有资产内部管理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建立管理台账,分类、分项对所有国有资产建立包括购置凭证、产权证书、租赁合同、领用保管单、处置审批文件等在内的综合档案,并及时对其变更情况进行登记、归档。应当至少每年定期组织一次对资产的清产核资工作,并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分析,对盘盈、盘亏资产或长期挂账的应收款项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建立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企业资产基础信息和管理情况。

第二,国有资产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严格按照主业归核、资产归集、产业归位的要求,推动国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与企业重组整合。聚焦主业发展,明确企业的发展定位,积极开拓市场,发展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对分散于不同行业的产业,推进归集整合,将企业主营品牌做大做强。将集团内各子公司业务按功能定位不同进行分类归集,明确各公司主业及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订立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分步组织实施。

第三,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业务上明进退,管理上立主次

对于参股的、效益不佳的、长期亏损企业应列入逐步清理计划,收回投资及资产。将长期亏损、无市场前景的列入“僵尸企业”,按计划分批处理。

(三)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促进机制长效发展

第一,加强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定内部审计的具体实务操作指南,严格、严谨地执行审计程序,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第二,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加强对工作中薄弱环节的学习,及时普及、学习最新相关的法律、法规,总结审计经验。第三,订立年度审计计划,针对企业短板,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专项审计。不仅检查企业内部制度的建立情况,还要重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即整即改。针对外部审计机构披露的问题,要严肃认真对待,跟进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对于历史遗留问题,要订立处理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完成,逐步清理企业问题,使得企业健康发展。

(四)完善考核体系,严格责任追究

第一,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并贯彻落实。对企业管理层从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综合贡献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水平与其经营管理成果相挂钩,将考核结果作为其人事任免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二,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根据不同企业特点,实施“一企一策”,设置差异化的考核指标及权重,分类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对于竞争性企业,重点考核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兼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考核。对于公益性企业,重点考核企业的服务质量、成本控制、社会效益等方面内容。第三,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体系,对违反法律法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企业领导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使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管理者应从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强化资本约束、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方面入手,管理好国有资产,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