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7-1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2期
关键词:旧账报表会计制度

张 宇

过去的事业单位主要由财政拨款,财务实行收付实现制,通过收付实现反映了事业单位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为我国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支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预算管理改革的深化,以往的收付实现制很难满足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信息需求。新的政府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使事业单位对自身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更加准确,客观的反映政府整体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为决策提供了更有用的信息。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更加方便事业单位理清“家底”,明确责任,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更加真实。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强化了绩效管理,提高了行政职能效率,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率。而且在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上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长期的习惯问题,在新的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具体操作过程中新旧制度的衔接问题、报表编制等等还有待解决。

一、新的会计制度的执行衔接问题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需要财务与预算的双核算,即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通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进行核算,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通过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进行核算,这样就出现了与旧制度收付实现制之间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衔接问题。预算会计应该与旧账衔接还是新账衔接呢? 首先来看一下新账的数据来源,新账的数据来源于旧账,并且新账在制定过程中也是按照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的权责发生制对旧账进行的调整与补充,但是这部分事项不涉及资金的收付,所以预算会计中是不考虑这部分数据的,因此预算会计是与旧账衔接。财务会计对在核算资产类和负债类科目时与旧制度一致。在新账面登记过程中要梳理新规定中旧账中的没有的科目进行补记和调整。新旧制度的衔接和执行还有待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只有真正理解了两种制度的特点才能有效的进行衔接。加强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提高学习的动力,才能更好的进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

二、报表编制问题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财务预算双报告的模式,对报表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分离后各自编制报表,财务会计负责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预算会计编制决算会计报表,两种报表的呈现使得两种性质资金更加清晰明朗。不容否认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增加会计核算的内容和工作量,但是从长远看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独立核算,使核算变得更加明朗,信息更容易归类,有利于事业单位预算与财务的双重管理。但是实际执行中有很多问题,由于以往的报表编制主要以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操作相对简单,长期的收付制核算也使得财务人员在新制度下进行报表编制的问题尤为突出。在编制过程中由于资产情况繁杂,还存在着账务不清、确认难度大的问题,给报表编制造成很大的困难。而且在编制中需要大量的合并报表和调整,内部抵消也由于数据的不完整等很多问题难以界定,这都对编制报表财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编制过程中遇到抵消项目时要注意避免遗漏,在合并过程中通过提高对被合并项目的认识,鉴别业务之间的内部联系结合会计准则进行合

三、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事业单位定期向财政部门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和预算会计报告。由于旧的会计操作系统无法同时进行财务和预算报告,这样就使得很多事业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很难及时提供两份报告,降低了新制度的实施效率。没有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就需要人工的进行大量的合并报表和内部抵消分录和调整的编制,不仅工作效率没有提高,增加了出错的概率。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升级,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系统,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手抓,一、硬件方面保障信息化系统的实施,人员维护的配套,系统运行的流畅等。二、要保障软件系统的更新和应用,确保信息系统能够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三、在信息系统的体系设置过程中要注意双报告的科目设置,通过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的细化设置实现对不同科目、预算和支出等情况的查询,进而实现对“双报告”会计信息的有效提取。四、积极增加辅助核算功能,辅助核算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会计信息,有效防止了预算超支现象,便于专款专用加强了专项资金的管理。

四、完善固定资产管理

为更加准确、完整反映事业单位资产情况和运行成本,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也对固定资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并计提折旧。但是,由于许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的年代久远,部门变动频繁,管理不完善,很难准确的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无法满足按部门按项目核算。查漏补缺在盘点的同时还应加强资产管理配套制度建设,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仅是定期的盘点核对,还应从源头加强管理,在采购、使用、报废等全流程进行管理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全流程的管理离不开内部制度的建设,通过内部制度的建设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和清产机制。通过信息化管理更方便进行核对,通过会计系统也更加方便固定资产的折旧等信息的维护。在折旧的方法选择上要科学折旧不能盲目的进行折旧,很多事业单位在新政策出台后进行了加速折旧,使一些正在使用的可以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为零,这不仅不能反映资产的真实情况,而且降低了政府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也使事业单位的成本项目更加科学、完整和清晰,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财务绩效评价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撑。

五、结语

事业单位与一般盈利企业不同,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政府机构的衍生组织。事业单位应在财政拨款范围内确保公益事业的完成。通过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才能使财政支出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以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政府会计制度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对政府会计制度下如何应对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新旧衔接问题,报表编制问题,会计信息化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事业单位解决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旧账报表会计制度
“新官”与“旧账”——表面是“交接”问题,根子是“担当”缺失
新官必须理旧账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新官理旧账折射出更大担当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镇长看报表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月度报表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