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分析

2019-07-1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经营成本

张 玲

一、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管控。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到预算管理中,这样不仅能够保障预算管理的全面性,还能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增强企业内部管控效力,有效监督和管控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全过程,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经营流程。

(二)有利于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全面预算管理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有效监督资源利用的全过程,提高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能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企业内部资源分配计划,企业经营的需求,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引导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企业各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确保财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企业各项预算指标,落实预算执行,做好预算决策检查工作,全面掌握企业的现金流状况,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管理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会涉及到企业多个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引导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到预算管理活动中,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预算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包含了企业的筹资预算、财务预算、经营预算等,确保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性和全方位,全面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

(二)监督控制性。全面预算管理是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预算执行的效果,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从预算目标执行、预算额度汇总、预算项目编制等方面进行管控,这个环节中不仅包含了预算管理执行,也囊括了监督控制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预算管理的实际效果。

(三)市场导向性。全面预算管理会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调整和改变,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确保企业的平稳发展。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深入市场,掌握市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根据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制定出最贴合企业经营发展的预算管理方案,为企业提供市场发展机会,确保企业经营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四)战略指示性。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是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基础,预算管理需要根据战略发展目标来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科学分配企业内部资源,以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全面协调性。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各个管理部门参与到实际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企业各个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将预算管理目标细化至各个管理部门,落实到具体岗位,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全面协调管理能力。

(六)追求利益性。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全面预算管理会根据企业最终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预算管理效率,从精细化成本预算管理等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缩减企业预算成本支出,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七)管理系统性。全面预算管理包含了两个管理系统,分别为纵向管理系统和横向管理系统。而纵向管理系统主要是从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考核、反馈等多个角度进行管理,确保预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横向管理系统则是从企业各个管理层级至基层部门,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管理循环,增强企业管理组织机构之间的联系,深入落实预算目标,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模式

(一)营销费用预算模式。以当前市场发展为基础的营销费用预算模式,主要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核心进行预算管理的模式,需要科学预测企业的市场销售状况,从而制定出最适合的预算方案。此预算模式要坚持“销定产”的基本原则,深入掌握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支出、费用消耗、生产效率等方面信息,并对其成本进行预算,营销管理是此预算模式的核心。

(二)资本支出预算模式。一般来说,企业的资本支出预算模式主要是从经营管理方面考虑,企业需要将流动资金投入到经营活动中,主要涵盖了企业产品开发、市场调研、产品生产等方面,还包含购买固定资产的成本投入,都属于资本支出预算模式,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流动资金,保障企业现金流量的良性循环,提升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现金流量预算模式。现阶段的现金流量预算模式,主要是从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企业预算管理的重点,合理控制各项资金,科学规划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控,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成本控制预算模式。成本控制预算模式是使用效率最高的管理模式,只要保障企业所处市场环境良好,价格稳定,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就能提升企业的整体收益。借助成本控制预算模式,从影响成本因素、市场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设置科学的经济效益预期,将总成本预算目标细化至各管理部门,从而提升成本控制效率。

四、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首先,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是基础,企业需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出发,开展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将预算目标分解指导各职能部门,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基层预算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预算方案,上级预算部门需要结合基层预算方案,制定出贴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预算编制,企业管理层再对预算编制进行综合考虑,确保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其次,加大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配套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落实预算执行,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保障预算的执行效率。再次,构建起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企业要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状况,结合预算方案,建立起风险预警机制,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控,制定出相对应的预备措施,做好风险识别、评估、分析、管控等工作,有效规避风险。最后,搭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建立起大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不断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加快数据信息反馈,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需要深入分析和探究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思想,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引导全员参与预算管理活动,确保预算管理的可靠性。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要建立起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采用上下相结合的预算编制,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构建起风险防控机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起信息化的全面预算管理平台,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逐渐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经营成本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