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19-07-12周曙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公司治理案例

周曙光

一、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2018 年9 月全国教育大会后,教育部要求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伍醒和顾建民,2019)。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敖祖辉和王瑶,2019),它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根植于课堂教学当中,体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进而在注重专业知识教授的同时,更加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内涵,进而满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要求(郑佳然,2019)。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推动新一轮高校教学改革的引擎和着力点,也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会计学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机。

二、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一)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公司治理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甚至法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使得与本门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相对较多。因此在讲授本门课程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相关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结合公司治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我们应当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内容为指导,将“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高质量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制度自信”、“政府与市场关系”、“企业文化”、“社会责任”、“诚信建设”、“创新创业”等内容合理融入到《公司治理》课程当中,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建设的有机统一,使本门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力,以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1.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

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可以表述为:将公司治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公司治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潜在结合点,坚持课程教学中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并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政策引入、知识讲解、时政分析、案例讨论、视频辅助、课外阅读”等教学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全覆盖。

2.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目标

围绕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具体目标:(1)让学生能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公司治理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在今后能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范本,来开展实际公司治理工作;(2)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新时代创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3)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商业伦理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以“会计职业道德”为线索,突出会计职业道德是实施会计工作的底线思维,加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5)“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之一,要强调公司治理课程中的诚信建设,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6)以优化公司治理为主线,弘扬科学管理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管理意识,使学生能够遵循基本的认知规律来开展公司治理工作。

三、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

基于上述对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目标的分析,本部分尝试从以下方面来探讨如何具体开展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挖掘公司治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作为公司治理课程教学的责任主体,专任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课程知识,同时还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专任教师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内容的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通过深度学习相关文件与讲话精神,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到公司治理课程教学当中,实现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课程设计、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案例讨论、时政分析、教学评价”等教学全过程,以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与各章节课程教学内容的潜在结合点,如“制度自信”与“企业制度”的结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企业风险控制制度”的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的结合,进而建设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公司治理课程。

(二)课程改造与内容创新相结合

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全盘否定,而是立足于原有课程体系的改造与创新。在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上,专任教师应当创新性地引入“制度自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反腐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诚信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传统课程改造与教学内容创新相结合,以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凸显本门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

(三)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专任教师在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当注重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充分挖掘教学案例,借助于丰富的教学案例可以使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具体来说,专任教师应当注重以下方面:第一,在时政案例中寻找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政知识的结合点,并以具体案例主线来贯穿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的讲解,比如结合当前“反腐败”案例来探讨反腐败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性;第二,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关心的时政热点问题展开,可以让学生运用网络媒体来挖掘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时政案例,通过案例讨论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第三,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来开展案例式教学,要求学生关注时政新闻,并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第四,对于专任教师来说,还应当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尽量发表公司治理课程思政的教改论文,加深对公司治理课程思政的认知。

(四)运用现代教学方式

随着大智移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当然如果相关技术能够应用到高校课堂教学当中,将有助于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率。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大智移云时代的需求。就公司治理课程思政建设而言,专任教师应当在课程中加入微视频、短视频,让学生能够了解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并结合相关政策衔接本课程内容;同时,专任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现代工具,比如下载“学习强国”APP、自主学习12371 网站、十九大报告专题学习等网站,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愿意学习,从而实现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公司治理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专任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研究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