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9-07-12刘丹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应用型实训

刘丹梅 刘 颖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怎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服务于实践教学,是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积极思考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验室,实验器材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根据这些会议及文件精神,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更好地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校内实验实训硬件设施,加快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多措并举提升学校实践教学管理能力,开展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培养质量。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一直在深入思考如何尽快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更多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因此,开展教育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必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起到根本性推动作用。

一、实现实践教学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教与学环境的变化。随着2008 年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浙江大学首先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智慧校园将会带来数字化学习、网络科研创新以及未来课堂的巨大变化。未来课堂是数字化产品有机组合,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会成为未来教学的主流方式。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学会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时代需要。

(二)能力导向实践教学的客观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探索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探索建立一套综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学手段和现代课程开发方法,开展综合实践教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信息社会对未来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要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与提出的新要求,具备在信息社会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能力,以及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而职业能力要求尤为突出。职业能力的成长和实现是高校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来完成的,开展实践教学的顺序设计上跨越了“单项实践课程 专业综合实践课程 跨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仿真实训综合实践课程 创新创业综合训练课程”的进阶,在教学过程中更突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信息化认识不足。在我国,很多院校已经实施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很多院校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认识不够充分,也缺少具体的措施开展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化、完整化的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单纯关注教学管理,忽视教学效果,导致管理效果不明显。

(二)信息的不对称性。现代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信息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困扰,各种电子媒介以各种途径迅速及时的传递信息。然而,庞大的信息资源,使得实践教学管理人员难以及时选取有效信息,识别虚假信息。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学校与学生和教师之间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不及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比比皆是。部分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掌握不足,对信息的搜集搜索能力很差,信息共享不充分,信息技术应用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目标难以达成。

(三)实践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受限。我们都知道,教学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升,教学管理人员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独立思考的能力逐减,思维能力明显下降。如果实践教学管理人员也受到这样的制约,其实践教育教学能力也会明显下降,教学质量将难以提高,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阻碍高校的发展,甚至阻碍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进程。

三、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

(一)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实践教学信息化进程中,必须最大限度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对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将实践教学中涉及到的软硬件教学资源进行虚拟化整合,形成一定规模的资源池。通过虚拟化服务器可以对整合后的资源,实施自动管理,这样就可以将分散在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不同软硬件资源集约共享,提高实践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潜力挖掘。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加快资源整合,尽快实践教学管理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投入,通过教育资源的聚类共享,做到均衡发展,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理实结合,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运用安全、灵活、开放、规范、跨时空的实践教学载体,对实践教学软硬件及实践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学校可以加快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环境,通过虚拟仿真教学环境,完成相关实训实验课程,弥补学生在实践能力训练方面的不足。学生可以在开放实验室中参加专业课程实训,开展综合业务实训,培养综合操作技能。通过将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相结合,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打破教育时空,提供智能化开放教育环境。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建立智慧教育平台,对海量的教育资源及服务实现统一控制和管理。学生可使用网络设备随时进行学习,不受制于任何环境,任何地点,随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教育信息化网络技术,实现师生实时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数据互联互通,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将各种应用网络整合在一起,实施统一的管理与控制。信息化中心利用各种网络接入手段,提供开放的标准接口,为智慧教育应用提供网络通信保障,将不同的数据源相互融合,打造互助共享、数据标准的新兴网络融合平台,建立多业务、多样化的数据信息集成服务融合,打破信息孤岛,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信息的互联互通。

(五)信息化管理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是将教学信息化贯穿到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借助于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做到课程资源数据同步,院系、专业、班级、学生等基础数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任务、教材信息等核心业务数据都可以做到数据同步,学校各方都可以直接了解到实践教学相关信息,更有利于实验教学项目的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均可通过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数字化管理与监控。

实习实训管理、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管理均可以借助于实践教学管理平台进行,从教学活动安排,到教学过程监控,以及课程考核评价,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线完成。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不断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可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实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根本功能。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