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履职推动A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2019-07-12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县区内审审计工作

李 莉

内部审计是指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审计目标是为单位和部门提出有价值合理意见,发挥审计监督和服务功能。目前,大部分县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和职能,内审工作存在发展不平衡、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

审计进入新时代,内部审计开启新征程,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审计署曾颁布了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的发布,明确了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拓展了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增强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为内部审计事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行动力量。

二、当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审计法》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县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档次参差不齐,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性、综合性人才。内审人员因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专业背景方面的差异,内审工作对他们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抽查A 县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45个内部审计机构人员情况:共有内审人员122 名,其中:知识结构大专以下14 人,占内审总人数11.48%;大专学历65 人,占内审总人数53.27%;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43人,占内审总人数35.25%。会计专业57 人,占内审总人数46.72%;计算机专业2 人,占内审总人数1.64%;工程专业4 人,占内审总人数3.28%;其他专业59 人,占内审总人数48.36%。人员结构40 岁以上105 人,占内审总人数86.07%;40 岁以下17 人,占内审总人数13.93%。A 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凸显出了审计人员结构知识性的单一和匮乏,内审人员人员结构比较老化,缺乏审计经验、计算机方面、工程专业知识,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二)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不高,内控制度不健全。县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尽管设立内审机构,配备内审人员,但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财会工作的人员兼任,形同虚设,未能充分发挥内审工作职能。抽查A 县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45 个内部审计机构,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3 个,占总数6.67%;专职内审人员6 名,占总人数4.92%。2017 至2018 年度开展审计项目137 个,提出审计建议149 条。A 县区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相关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制度,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影响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地充分发挥,进一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内审的监督和服务职责也无法履行。

(三)内部审计方式传统单一。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大数据时代悄然到来,内部审计人员仍停留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多数单位在实施审计任务时多数还采用手工审计的方法,审计手段单一,审计效率不高。A 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内审工作不够重视,内审经费得不到保障,缺乏必要的硬件知识和软件技术投入,部门业务数据库建设更为滞后,计算机审计很少应用,不会应用大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审计进行筛查比对整理,发现审计疑点。审计质量未能充分发挥。

二、完善A 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组建成高素质的审计团队,从根本上实现审计质量的有效提升。在内部审计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内部审计人员要顺应时代潮流,树立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扩充知识面、提升专业能力、学习新技术,逐步开展信息化审计、大数据审计等现代化审计方式,努力实现新时代对审计人员的新要求,逐步壮大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各级审计部门和审计行业学会举办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审计业务培训,通过送出去学、请进来教、考察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控制。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是提升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建章立制,完善内部控制,可以在审计前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做到防患于未然。A 县各行政事业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制定和不断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制度)来规范审计工作。要以《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计署8 号令)和《A 县审计局内部审计作业参考规程》等文件为重要依据和基础,完善审计项目内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各项制度,引导和规范正确使用职权,依法行政,通过建立健全完善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提升内部审计规范化水平和质量。

(三)提高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发挥好单位内部审计资源优势。内部审计身处组织内部,具有熟悉组织运行环境、战略目标和业务管理活动,便于长期跟踪了解组织运行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发挥风险防控作用。县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提升对内部审计的认知度,使其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组织内部的重要价值,坚持立足单位中心工作谋审计、抓审计,年度工作计划列审计;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安排等方面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配齐配强内部审计资源人、财、物。重视审计结果,关注审计整改,促进提升内部审计成效,为扎实推进内审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作用。

(四)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升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和运用的各项政策和程序。内部审计应充分发挥其熟悉内部机构、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升审计质量。注重审计质量控制,在审计事前、事中和事后都要加强质量管理控制,例如:制定实施方案前要充分做好审计调查,摸清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财务收支情况、内控管理情况,明确审计内容,把握审计重点;获取真实、可靠、充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报告要事实清楚,要素齐全,定性准确。通过实施审计质量控制,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使审计工作适应单位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五)创新内审方式方法,推动内审工作质量提升。当今大数据时代已来临,县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要转变观念,审计人员要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主动推进审计工作创新,不断增强内部审计建设性的作用。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全面推广应用计算机审计,加大AO 应用实例创建力度,转变审计思维,强化大数据思维,着力提高内审人员运用大数据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准确发现疑点,利用大数据信息解决审计问题,学会应用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及时总结并推广,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实践证明,应用计算机审计,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

猜你喜欢

县区内审审计工作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宽严相济管好市场——做好新时期县区市场监管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