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业价值链成本管理路径
2019-07-12高珏晏
高珏晏
一、价值链管理含义
参照波特价值链分析,企业价值链是将企业的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有机整合起来,做好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比如产销计划管理、采购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使企业的采、产、销形成一个有效的链条,价值链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也存在于企业外部如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之间,必须对企业内外部价值链进行有效的管理,才可以实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二、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内涵
价值链成本管理是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内外部价值链上每项业务活动,包括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对于价值链上每个环节上的每项业务活动以成本动因为抓手进行有效的分析,重点关注能为企业带来增值的活动,找到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将自身的优势置于整个行业价值链上,建立上下游的战略联盟关系,通过整合、并购、外包等方式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从根本上降低成本,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价值链成本管理对转型期制造企业起到的作用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立国之根本,是国家兴盛之利器,是国家强大之基石,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的发布,凸显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决心,标志着我国进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战略阶段,而目前全球的制造业已经迈入智能化时代,要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
在这个转型的特殊时期,制造业企业如何提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如何通过成本管理方法的创新为制造企业更好的创造价值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理念,立足于整个行业、从更高的角度去延伸成本管理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可以提升整个价值联盟的竞争优势。
四、转型背景下制造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
智能制造改变了企业价值链,企业生产的方式相应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大规模、批量化的,而是逐步向个性化定制转型,企业需要按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来安排生产。
大批量生产工业时代产生的“微笑曲线”,是从价值链角度对原有传统工业形态的生动描述,其中曲线左侧为设计和研发,右侧为市场和销售,中间的凹陷部分则为制造。一般来说,研发及市场营销相对制造环节更能体现价值链的高价值部分,而制造环节创造的价值则处于低点。
但在智能制造转型背景下,制造环节至少和研发、市场、销售同等重要,甚至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环节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更为重要。产品个性化定制使新产品的研发超出了企业内部范畴,只需要按照客户需求来设计和开发,而定制产品直接由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直接下单,销售渠道和市场开发也显得没那么重要,那么,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快速反应和精益化制造就是竞争力的最重要体现,也是价值链中体现利润的重要部分。而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重心也从追求研发、重视销售转移到精益化制造以及和制造密切相关的供应管理。
五、转型背景下制造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构建
在转型背景下,企业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和工具将内外部价值链打通,获取更多外部的信息和资源,而是站在更宽广的角度关注整个产业上下游价值链的价值,运用更智能的成本管理方式为企业创造成本优势。
(一)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构建(以生产环节为例)
1.精益化成本管理思路的建立:精益化生产下与之匹配的是精益化成本管理,其管理思想就在于追求最小供应链成本。在生产环节进行精益化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将制造过程中一切无效劳动和生产浪费清除,具体的措施可以在技术端更新改造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开展价值工程分析,求得最低成本,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2.精益生产成本控制方法的创新:与精益化生产配合还需进一步创新其成本控制方式,作业成本法就是一种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更加准确的成本管理方法,企业的生产过程以“作业消耗资源”和“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分配至各项作业,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结算。通过最大可能、最大限度的消除无效的或不增值的作业,尽可能的提高增值作业的运作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使成本控制从产品级变更至作业级,在一定意义上实现精益化的成本控制。
3.成本要素管理的转变:随着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和发展,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中,人机交互沟通变得越发频繁,智能机器化逐渐替代密集型的人力劳动,制造环节成本要素管理的重心发生了改变,从关注人工成本的降低转变到对智能设备成本的控制,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寻找到降低智能设备成本以及相关间接成本的方法,达到降低制造企业整体成本成为成本要素管理的重点。
(二)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的构建(以供应环节为例)
1.构建智能化的采购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企业采购体系,使采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通过智能化手段建立供应商信息平台,将与供应商相关的工作在平台进行模块化管理,包括供应商准入管理、供应商计划管理、供应商索赔管理等等,将相关信息及时与供方进行共享,如企业采购计划通过供应商信息平台及时下达和传递,供应商实时接收信息可以确保物资的快速供应及交货的快速响应,提高供应环节的效率。
2.供应环节库存成本的优化:借助供应商信息化平台,由企业对供应商开放部分权限,给予供应商查看企业实际销售和安全库存的权利,由供应商结合每日的数据自行下单或补单,并根据仓库的远近自行选择配送地点,将企业的库存控制在企业设置的安全范围内,可以进一步减少库存成本的资金占用。
3.供应商评价的自动化:通过供应商准入管理、供应商计划管理、供应商索赔管理、供应商退出管理等信息化平台,建立一系列基础数据的数据库,经过大数据整合形成供应商评价的标准,自动输出评价结果,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供应商,鞭策供应商不断提升其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双方合作共赢的结果。
在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迈出智能制造的步伐,而如何在智能制造环境下通过创新成本管理的方法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价值链成本管理不失为制造企业一个新的选择。但制造企业必须重新梳理企业内外部新的价值链,寻找到新的价值增值点,构建新的价值链成本管理路径,从而真正实现智能化制造带来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