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思考与对策
2019-07-12沈芳
沈 芳
一、医改背景下加强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新医改政策实施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品零差价销售,大型检查服务费用降低,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开展了日间诊疗,扩大了临床路劲管理,单病种付费,优化了分级诊疗制度等等。大量医改政策的实施,政府尽最大努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的医改政策既要维护公益性、保障和改善患者看病就医问题,又要在政府财政补助严重不足情况下,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要想持续良性发展,靠的就是人才储备,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就是优秀人力资源的竞争,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医院发展起着根本性作用。公立医院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激励和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位员工体现自己最大的价值,就要给员工合理的绩效薪酬。而新医改下人员薪酬不得与业务收入挂钩,那么医院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如何实现?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公立医院坚持以公益性为办院宗旨,但并不代表不能合理盈利。合理盈利不仅可以通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来实现;而且提高内部运营管理效率、加强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也可以增加医院的盈利能力。
二、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成本管理理念较差
全成本管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管理制度缺失。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单纯的只对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核算,对详细的过程缺乏记录,精细化程度不足,归集能力不够,受到以往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较大,对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并不重视。一定程度上导致医院支出成本数据缺乏认知有效性和细化真实性,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导致全成本管理理念和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二)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不完善
财务部门主要负责院级全成本核算,侧重于整个医院经费预算、成本控制、审核监督、分析建议等,经济管理办公室负责院内各科室成本核算,侧重于科室业务结构分析、科室成本控制及归集、科室经济效益评价及绩效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由于部门职责不同和人为因素导致沟通不够,各自为政,致使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口径不一致,方法不统一,例如财务发票遵循两票制入账,而材料供应商不能及时做到发票与货物同行时,会出现材料科室已用,在经管办当月体现科室成本,而财务科滞后等现象。不能实现院科两级核算同步。
(三)网络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能满足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公立医院一般都建设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检验系统LIS、影像系统pacs、体检系统等,但这些系统之间在信息共享互换方面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致使医院职能科室在管理方面数据不能共享、成本信息的归集和分配缺乏有效性、精准性、科学性。并且一些系统软件功能不足,没有实现完全自动化,还存在手工提取数据、分析测算数据的现象,一些有利医院和科室成本管控的系统没能及时跟进。
(四)公立医院后勤队伍人员老化、技术人才缺乏,成本控制难度大
后勤成本支出大,在全成本核算下,医疗科室要间接分摊后勤的各项成本。由于后勤队伍人员老化、技术人才缺乏,出工不出力,花钱多而效率效果不好,成本控制难度大,后勤保障不及时,临床科室对此怨声载道。
三、提高公立医院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医院全体职工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全成本体现一个“全”字,是将医院的人、才、物全部纳入管控核算范围,其中人是启主导地位的,思想决定行为。要让每位职工都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意识到医院每个人都是一个成本控制中心,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加强财务专业技能、信息化系统操作能力,还要学会运用管理工具、医学常识,来提高自己观察分析、总结判断能力。将过去简单归集成本数据向财务精细化成本归集,通过成本精细化分析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对其合理的控制。
(二)完善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体系
公立医院全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要先对成本进行合理、科学的预算。在成本产生后进行考核,这个管理过程是动态的,是环环相扣的,是将预算、成本、考核有机结合的闭环式管理,为资源优势配置提供指引。各职能科室之间要建立信息互通,数据互换,成本核算主体及目标明确,核算口径及方法一致的机制。例如,物流中心要对医院检验科试剂进行集中采购,并且有效降低了试剂成本。财务部门根据报送的发票及资料,根据预算及实际支付成本的情况,详细记录,并分析原因得出成本预算执行率,经济管理办公室在对检验科进行绩效考核时,因信息互通,数据互换,沟通顺畅的机制,能够及时了解检验科试剂成本大幅下降原因及下降比例,既而重新核定绩效考核成本管控系数,促进绩效考核合理化分配资源,让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创造价值最大化。
医院应该每月编制成本核算分析报告,每半年进行一次总结,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建立起来。分析报告可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根据医院整体收入支出情况,结合政府对公立医院外部绩效考核指标进行总体分析。再到科室级分析,考虑如固定资产使用率,药品耗材占收入比等指标。报告应针对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意见,控制不合理的成本增长。
(三)建设与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相适应的网络信息平台
全成本精细化管理需要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做支撑。全成本核算要做到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必须以精准细分的数据信息为基础。公立医院在前期信息化建设中,难免有“信息孤岛”的存在,使系统之间数据不能共享,信息不能互通。而医院因患者流量大,系统类别,质量控制等指标繁多,每天都要产生成千上万条数据和信息,形成几百个报告,没有强有力的信息网络平台做基础,光靠管理人员手工提取数据、信息,编制各种繁杂报表不可能做到精准细化有效,因此必须建立强大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打通信息孤岛限制,引进先进管理系统如医院内部物流管理系统spd,使医院内部100 米物流精细化管理得以实现,对于不可收费的低值耗材改变了过去“以领代销“的成本核算模式,做到“实耗实销”。对可收费的卫生耗材在入库时,实行院内统一规范编码,出库时扫码方式,实现收费信息和耗材管理数据对接,收入和支出匹配,保证耗材消耗和收费的联动对应。减少了积压物资,体现了医院真实的物流采购成本,进一步实现全流程质量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使信息建设与先进的管理思想集于一身,进一步规范了医院全成本精细化核算流程、管理体系,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医院和科室实际成本支出情况。
(四)加强对科室全成本考核
考核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使成本控制意识深入科室深入每位职工只有通过预算成本目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运用于绩效分配中去,才能更加有效的实施控制。例如对科室考核设备投入产出比、设备平均使用年限等,从科室准备购买设备时,就要考虑其引进可行性、投入与产出之比、设备使用时限、能为科室贡献价值大小等,从科室单元就进行成本考核,并兑现考核结果,使医院全成本精细化管理进入良性发展。
转变思想,变支为收。医院应针对医院后勤队伍人员老化、技术人才缺乏的现实情况,将后勤保障系统委托给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专业公司进行管理。医院还可以利用平衡计分卡从四个维度: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维度对社会公司进行绩效考核。降低后勤运行成本,优化服务流程,方便临床一线。实现了双赢的局面。其次医院收费服务窗口与银行共建,在我国大信息化时代,QQ 支付、支付宝扫码支付、银行卡支付、现金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并存情况下,医院应建立综合支付平台将医院每日收入现金流作为标的,引入银行和医院合作的竞争机制,开源节流,盘活现金流资产,吸引银行对医院投资建设。
四、结语
加强公立医院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是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推进的必然产物。成本精细化管理是医院在激烈市场竞争时代有力的铠甲,为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