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19-07-12朱婉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资产事业单位

朱婉华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常规管理内容之一,直接反映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关系到事业单位职责职能的履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事项的审核和监督管理,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职务腐败。

另外,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有财政拨款,购置固定资产也依赖财政资金,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其实就是国有资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到物尽其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使用中的不当损失、浪费甚至流失。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没有强制性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学习和考核,大多数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还是比较淡薄,思想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足,责任心不强。主要体现在:单位领导把工作重心放在行政管理、业务开展方面上,往往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而大部分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单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甚至流失等现象严重,不利于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是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机制,固定资产管理散乱,但无制度可遵循。二是固定资产购置、处置不严谨。固定资产购置存在购置不全或者重复购置等情况;固定资产处置随意,没有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进行。三是固定资产采购手续不完善。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采购时还存在私下交易、暗箱操作、“人情采购”等问题,造成固定资产采购成本增加、购置手续不全甚至违规等不良影响。四是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固定资产内部管理不透明,缺乏监管,表现为有些事业单位职工长期无偿占用单位的固定资产,甚至在离退休后直接把单位为其配备的固定资产据为己有等。

(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闲置问题突出

主要体现为有些固定资产购置后被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有些固定资产购置后由于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甚至根本没有使用就提前进入处置阶段,没有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功能;有些单位宁愿花“大钱”重新购置新固定资产,也不愿花“小钱”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维修和保养,造成固定资产老化加剧;部门之间固定资产调配也不合理,有些部门固定资产过剩,闲置浪费突出,有些部门同样的固定资产却配置不足,影响工作效率。

(四)存在固定资产账实、账账不相符现象

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必须遵循“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原则,但当前事业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故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账务处理时并没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账面上只显示固定资产原值,没有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时间越长,其原值与实际价值的差距越大,虚涨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另外,由于经办人没有及时报账、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把控不准等原因,时常出现该纳入固定资产的设备没有登记为固定资产情况,无形中形成固定资产“小金库”。此外,大部分事业单位对财政部门的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不重视,没有及时更新系统数据,往往在下年初再统一登记上年度甚至上几年度的固定资产数据,漏登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固定资产账账不相符。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切实转变传统“重购置轻管理”的观念,从单位领导做起,普及到每一位职工,都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强化和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职责。

一是设立资产管理员岗位,由专人负责固定资产购置、登记、保管、领用、清查、盘点、处置等每个环节,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形成对固定资产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监督。

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切实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和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必要时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调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为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供制度保障,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从固定资产资金投入、购置到固定资产保管、使用、维修,最后到处置等各个环节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

二是落实固定资产备案管理。根据财政部门固定资产配备、管理的总体要求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审批程序和处置标准和条件,严格按照标准配置固定资产,严把处置环节,并做好登记备查,必要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三是制定固定资产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对单位政府采购活动的内部控制和管理,防范采购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风险,采购固定资产时,要求编制预算做好采购立项,通过定点采购、协议供货、“货比三家”等手段确定中标单位,严格按照采购合同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验收;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对单位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防范采购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舞弊、损害单位利益。

四是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管理自查工作,并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开展年度资产分析报告编制工作,通过固定资产分析报告形式接受财政、纪检等部门监督;通过预决算报表公开手段,及时公开年度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情况,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建立固定资产齐抓共管的监管长效机制。

(三)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的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

一是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方面,应推动固定资产管理从“有形的事务型”向“无形的信息管理型”转变,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量、购置、使用、维修、处置等事项实行动态管理,及时了解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合理调配,充分利用闲置固定资产、及时处置报废固定资产,实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系统化管理,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

二是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方面,及时在财政部门的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更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处置、变更等信息,并依托该系统开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统计调查、撰写分析报告等工作。利用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合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报表、内部控制报告、财务报告等材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依托分析结果优化固定资产调配,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强化固定资产核算工作

强化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是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措施之一。一是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管理要求,按规定的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费用,账务上增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科目,通过“累计折旧”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损耗、损坏情况,通过“固定资产净值”反映固定资产实际价值,提高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质量。二是强化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工作,严格按制度文件规定的固定资产类别、范围等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确保没有“漏网之鱼”。三是设立固定资产卡片,对所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发现不符时及时做系统性排查,做到家底清楚,账、卡、实相符。四是推动财政部门的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对接,从固定资产实物的购置、登记、保管、领用、清查、盘点到固定资产处置及时在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并每月导出系统数据与财务核算系统数据核对,确保做到“账账相符”。

四、结语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优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应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等途径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让资产管理工作在制度保障下运行;同时,事业单位应切实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成果进行资产管理,多措并举,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资产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