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经营性资产监管的目标和方式

2019-07-12袁静静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经营性资产监管

袁静静

引言

就目前高校资产管理的工作现状来看,高校资产包括国家拨给学校事业单位的资产以及学校按照国家政策运用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所形成的资产和经过捐赠或其他合法渠道获得的资产等,这是确保学校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和改革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为当前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和课程体系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而可经营性资产即经由教育相关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许可而用于高校自主选择、支配和优化配置的资产,从而引导高校资产达到投资、保值甚至是增值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教学、建设与科研经费短缺等诸多问题,在整体上提升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水平。因此,高校经营性资产监管的目标和方式优化能够有效提高可经营性资产管理的水平,有效防范资产经营风险。

一、高校经营性资产监管的目标分析

1.完善校办产业的监管,提高资产经营利用的规范性

从现阶段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受原有体制、管理等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经营性资产监管工作发展动力不足、管理和运行过程不够规范以及资产监管方式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愈加显现。因此,当前高校经营性资产监管的主要目标之一即引导现阶段资产监管工作有效规避上述历史遗留问题及新时代市场因素影响下出现的新问题,并有效完善校办产业的监管,提高高校资产经营利用的规范性。这一目标的提出可引导现阶段高校在自身改革与发展工作中对校办产业注册资金不实、管理责任跳脱、校企产权不清等诸多问题保持较为敏感的观察与注意力度。从而有效杜绝上述问题的存在对校办产业造成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针对当前校办产业在可经营资产的监管改革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将校办产业的监管列为发展目标之一,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经营性资产利用的规范性,为高校资产管理创造健康的外部环境。

2.完善资产管理的责任制度,强化资产监管制度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资产管理工作制度与体系上的缺失也逐渐成为了影响高校建设与发展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将完善资产管理的责任制度,强化资产监管制度性和标准化作为现阶段高校经营性资产监管的目标,能够有效对高校原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度中的不足和缺失进行有效调整、弥补和优化,从而达到优化经营性资产监管效用的最终目的。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利于高校内部资产管理部门职责的准确划分和资产管理工作问题的快速追责,并将经营性资产监管工作合理置于制度性环境下,从而在资产数据统计、资产增值效益统计与预设等均能得到体制的有效保护。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责任制度的健全化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趋向一体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有效提高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效率。

3.完善资产经营性监管工作的管理经验,强化科学理论的指导功能

在原有的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工作中,相关教育部门及高校自身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工作经验不足,造成资产监督基础制度不健全等,不利于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相关策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在现阶段高校可经营性资产的创新发展工作中,将完善资产经营性监管工作的管理经验,并不断强化科学理论的指导功能,将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发挥明显作用。首先,这一目标的实现,能够引导现阶段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将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工工作与市场调节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对原有资产监管工作中基础性制度缺失的状况作出良好回应。比如,在市场调节机制的影响下可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经营性资产监管使用的职责机制、监管机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同时从校办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能够有效协调校办企业社会性质与学校规章制度制约之间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引导管理经验过渡、发展为科学理论体系,有效指导高校经营性资产监管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高校经营性资产监管的方式分析

1.合理划分经营性资产的范围,加大资产监管力度

提高当前高校经营性资产监管工作效率,首先要合理划分经营性资产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加大资产监管力度。比如,定期进行清产核算,提高资产保值增值工作的科学参照依据,为考核校办企业发展绩效和整体评价提供参考。其次,可建立经营性资产的数据库,有效利用现代科技与网络数据手段。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提高经营性资产数据的增值保值空间与监管力度,在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上也具有积极影响。

2. 强化经营性资产监管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培训,提升专业水平

积极强化经营性资产监管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培训,是保证高校经营性资产监管工作的重要策略。相关教育部门及高校自身针对原有资产管理工作队伍,可定期组织外出进修培训、经营性资产监管经验交流会、座谈会以及线上形式的经营性资产监管网络课程学习等多样化形式的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高校经营性资产监管工作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意识。同时,在资产管理人才招收的过程中要注重专业门槛的提高,尽量使新进员工在专业技能和素质等方面最大程度上符合岗位要求和未来发展规划。

3.建立动态化经营性资产监管制度,提升资产管理风险防范意识

在高校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工作中,注重动态化资产监管制度的建立,并对现有资产的风险程度、获利能力等各项指标进行动态化的科学评估,能够引导经营性资产监管工作始终与市场变化保持较高一致,从而有效降低市场动态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对资产监管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同时,动态化资产监管制度的确立,对资产风险与问题可以有效发挥预测功能,有助于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防范措施的确立,在提升专业人员风险应对能力和意识上也起到了明显作用。

结语

实现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高效率和高水平,有效确保资产的安全保值并实现增值是现阶段高校资产监管工作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实现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可合理借鉴集团性公司的资产监管模式,进而有效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进而提高高校建设与改革工作效率。但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目标与方式的调整对高校内部资产管理部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部门保持对经营性资产监管工作发展的重视力度,在资金、人才、技术等诸多方面给予充足的支持,为高校资产监管工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经营性资产监管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公立医院经营性问题的思考
监管和扶持并行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非经营性、准经营性项目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PPP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