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
2019-07-12韩辉
韩 辉
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全面施行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变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探索医疗价格改革等。在改革的背景下,公立医院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于临床、科研的需求,进行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业财融合,实现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一、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预算编制流于形式,难以有效指导预算执行
公立医院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通过人、财、物的调配,强化预算约束,监控医院的战略目标的执行情况和实施进度,加强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而公立医院基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其他部门被动参与,导致预算编制过于形式化,内容不全面,直接影响了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效果。例如:领导层认为,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负责的工作,没有必要专设预算管理部门。财务部仅仅局限于历史经验和数据,编制医院全面预算,忽视了大量的临床需求,导致预算管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对各科室资金流的控制,难以有效监控预算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主要监控公务、差旅、科研等专项经费,不控制其他支出,且部分科室“特事特办”,预算随意调整,预算分析失去有效的指导意义。
(二)成本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实际性管理效果
公立医院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管控,是新医改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也是医院合理配置资源,寻求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现行公立医院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难点。首先,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目前,公立医院缺乏统一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和方法,成本的归集没有清晰明确的界定标准。比如,某医院成本管理制度较为独立性和单一,与单位的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相脱节,即使是大学附属兄弟医院之间,由于成本管理的口径差异,也无法进行行业对比。
其次,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基础薄弱。由于医院财务核算数据繁杂且涉及众多科室,给医院成本核算的执行带来一定的困难。比如,医院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接,财务和成本核算仍停留在手工采集和分析数据阶段,严重影响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进程和工作效率。最后,成本精细化管理效果不理想。某些医院财务科基于后勤服务于临床的思想,成本精细化管理滞后,难以及时控制临床科室的不合理用药,增加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难度。
(三)医院财务体系有待完善,财务分析质量不理想
2019 年1 月1 日起,公立医院的财务核算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医院的财务报告难以发挥作用。一方面,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亟待完善。现行公立医院执行的政府会计制度,仍处于摸索阶段,基础数据缺乏准确性。比如,在医院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制度之间未做到有效衔接,导致科目核算混乱,严重影响了医院财务报告的编制。
另一方面,医院报告指标分析不深入,部分医院的比率分析仅局限于静态的数据分析,缺少对所处环境、行业状况的宏观分析,也没有准确分析单位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情况,导致管理者无法全面掌握医院的运营情况,无法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办法。
(四)信息化建设落后,系统间不能有效对接
公立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涵盖设备管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科室平台的运营管理,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和预算管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然而,现行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首先,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系统间信息传递障碍。比如,医院信息系统、财务系统、病历系统、绩效系统和人事系统的数据口径不一致,项目编码混乱,导致各系统对接数据存在严重的障碍。
其次,在系统更换过程中,由于财务人员缺乏信息系统的思维,信息技术人员缺少财务知识,导致开发出的流程设计不符合医院实际情况,劳民伤财。最后,信息化建设未考虑业财融合。例如,部分医院依旧是手工核算,没有系统对接,或仅仅浮于数据表面的简单对接,没有对各个系统的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挖掘,不能为医院的运营发展提供参考。
二、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一)成立预算编制委员会,严格执行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仅需要医院各科室互相配合协调,更需要引导全员参与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首先,成立预算编制委员会,制度上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加强预算审批管理,确保预算方案有效的执行。例如,以预算编制委员会为主导,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预算培训、专题学习,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意识。
其次,加强业财融合。财务人员应深入到业务科室,了解业务流程,借助专业知识,通过预测分析、预算管理,加强财务分析同各业务科室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在预算编制委员会下分设预算小组,预算小组收集业务科室的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人均费用、医疗设备及耗材的支出等,结合科室发展规划,全面编制预算期内的各项财务指标。
最后,保证预算管理的一致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保持预算公开、公正,预算调整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加强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例如,对预算的执行进度进行定期考核,辅以适当的奖惩措施,对于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方案,必须经过预算委员会审批同意。
(二)完善成本核算体系,优化成本管理模式。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完善成本核算方法,以实现公立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健全成本核算体系。成本管理是一项涉及医院临床、后勤全部门,需要全体人员的长期坚持、共同努力、反复强化的系统工程。公立医院应基于现行的成本核算制度,结合单位的战略目标、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构建全员参与、全方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优化成本精细化管理,形成预算、流程再造、成本归集、绩效考核的全过程管控。第一步,因地制宜,根据各科室提供医疗或辅助服务的差异,将医院成本控制总目标细分下达到相关的部门和科室,充分发挥预算的监管作用,有效控制医院的管理成本。第二步,流程再造,完善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梳理现有的成本核算流程,细化院级成本、科级成本、项目成本和单病种成本,不断升级改造各类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形成多维度、全成本的管理模式。第三步,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成本归集配比原则。最后,制定配套绩效考核机制,增强成本精细化管理效果。结合科室的综合目标,将成本预算执行情况与科室绩效考核相挂钩。每月向各科室进行成本反馈,定期考核科室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情况,奖优罚劣。
(三)构建医院财务体系,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公立医院在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基础上,构建综合反映医院财务状况、运营情况的财务体系,以提高财务分析水平。首先,完善健全的会计制度是准确编制财务报告的前提。在编制医院财务报告时,需要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深入剖析,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会计处理的规范性。比如,医院高度重视与财政的对接,做好固定资产、项目核算和往来款项的核算工作。 同时,在财政部及委管单位的监管下,完善单位的财务核算,提高报告分析的质量。
其次,财务部门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财务分析指标,运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展开财务分析工作。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审核,还需要结合各科室部门的实际情况,对有效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处理。比如,财务分析小组针对工作量下降较多的科室,进行专项运营分析,以座谈会的形式将分析内容反馈给科室,结合科室下降的情况说明,制定出有效的整改方案,帮助科室运营达到预期目标。
最后,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激励。构建医院财务体系,提高财务分析水平离不开专业的财务人员。一方面,制定一套系统的财务培训方案,开展各岗位操作培训。比如,以各岗位的实际操作情况,制定标准工作流程,由各岗位人员定期维护,提高流程实用性。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交流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相应的改进对策。另一方面,财务部引入平衡记分卡,设立奖惩机制,对业绩突出的员工,进行一定的奖金补助,以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完善医院财务体系。
(四)推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业财融合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首先,从战略层面搭建信息化建设全局。其次,统一数据口径,实现系统间互联互通。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设置各系统间的对接规则,保证数据、编码、格式统一。接着,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财务人员对信息系统的熟悉程度。比如,对财务人员进行HRP 培训,招募有企业ERP经验的财务人员等。最后,在互联网时代,医院基于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结合业务,深度挖掘,将各项流程进行有机整合,互相支持,从而实现业务和财务的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公立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是顺应新医改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公立医院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新时期,医院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财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加快业财融合,全面提高医院的发展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