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运用分析及研究

2019-07-12周有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周有兰

引言:通过财务预算管理能提升资金利用率,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规避财务风险。但诸多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重视,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方面存在问题,脱离企业实际情况,严重影响了预算编制质量,难以实现预期预算管理目标,反而浪费了管理资源,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有必要针对现存问题,提升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解决以往管理中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内涵

财务预算管理是指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安排,确保利益最大化,促进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财务管理活动。从财务预算管理特征来看,主要是:全面性、系统性、战略性。全面性具体表现为,管理过程涉及到企业的每个部门,所有经营活动,要对经营行为进行全面预测。系统性方面,不论预算编制、执行、考核都以企业管理体系为基础,各环节在共同的管理体系内实现,各环节相互影响。战略性方面,预算管理通常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预算的编制与执行都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为目标,要求符合企业战略目标规划。

(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关系到企业资源、资金配置,对企业经营活动以及经营成果都有一定的影响,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财务预算有利于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开展,有利于企业资源、资金有效利用,有利于收支平衡,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可将预算目标分层、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各个经营环节,使企业经营活动有序围绕预算目标科学、合理开展,更好的对企业收支进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确保财务决策的合理性、有效性,规避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并弥补潜在的财务漏洞,优化财务状况,为企业正常运营护航,为企业创造持续发展的优势。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预算执行缺少监督

预算执行监督是否有效,关系到预算执行力度。若预算执行监督不到位,财务预算目标往往很难实现,自然无法确保预算管理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然而,很多企业对预算执行缺少有力的监督,忽视了预算执行力,监督不到位情况非常普遍,造成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大部分部门不配合预算执行,使得未能发挥出财务预算管理的真正作用,反而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二)缺乏科学预算编制体系

财务预算管理通常符合企业战略目标,为企业战略目标规划和实施提供全面的支持,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然而,很多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科学的编制体系,诸多方面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方向不一致,完全以臆想的发展目标为导向,造成预算的编制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偏离市场环境。具体表现为:没有详细的调研、分析,缺少长期目标筹划,管理目标过于短视,脱离了企业财务状态、市场环境。

(三)预算管理制度缺失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相关管理制度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并未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制度,决策层并未真正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造成预算管理工程开展中责任不明确,预算权威性不足,可行性、可控性差,难以有序实施。在缺少制度的约束下,经常出现预算执行者利用信息不对称或参与权,造成预算脱离实际,编制宽松的情况,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时,员工就会为了自身利益不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

(四)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涉及到预算编制、分析、执行、考核等多个方面,关系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实践经验都有一定要求。若相关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符合要求,自然无法保证预算编制的有效性。然而,诸多企业相关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合格,不符合岗位要求,采用过于简化的计算方法,造成预算编制不细致,缺少权威性和严肃性,非常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

三、有效运用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只有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才能促进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避免超预算现象的发生,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具体来讲,企业应提升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明确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另一方面,为保证预算的有序执行,应对预算的执行,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目标,可按照时序将预算分解到月度,从而确保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力。

(二)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

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关系到财务决策,决定着后续的预算执行。若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自然无法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全面的支撑。为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编制前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采用科学编制方法,完善预算编制基础,编制符合市场环境的财务预算。具体来讲,应以历史数据作为依据,围绕战略目标要求,对不同方面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从而使财务数据能够符合当前的市场状态,避免对财务决策造成误导。

(三)建立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制度是否健全,关系到预算编制、执行等工作的开展。若制度方面存在缺失,预算管理将流于形式,无法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因此,为提升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状态,基于企业战略目标要求来完善预算管理类制度,通过制度来明确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中的权责,明确预算管理目标,为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从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约束预算管理行为,提高各部门对预算编制、执行的配合度。

(四)引进专业财务管理人才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都有一定要求,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预算编制质量。因此,企业应引进专业人才,优化人才结构,规范财务预算管理流程,从而提升管理质量。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让现有人员掌握信息化、专业化的财务预算管理技术和知识。

结束语: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命脉。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企业资源、资金的配置问题。因此,企业有必要针对预算管理中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措施,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