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

2019-07-12米建锋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体系职工

米建锋

因为制造企业自身存在一定的繁琐性,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风险因素。所以,制造企业相关人员应该给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高度注重,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运营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科学制定发展目标,从根源上防止不必要财务风险出现,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引导制造行业长效发展。

一、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指把企业各个部门资源进行整合,科学分配和控制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目标总体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预算结果,对企业实施下一步战略提供参考,对企业运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并给各项管理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在增强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实力的同时,给制造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问题

当前,部分制造企业领导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注重力度不高,没有把全面预算管理融合到战略管理中,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仅仅将其作为财务管理中一部分,由财务部门落实。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过于注重成本投放情况,忽略企业价值增长,没有将全面预算管理提升至战略层级中,没有和企业发展目标充分融合。同时,职工思想意识薄弱,对全面预算管理了解不深入,普遍认为和自己没有太大关联,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参与积极性不高。鉴于上述因素,给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带来直接影响。

(二)预算编制问题

部分制造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活动时,只是从自身角度入手,没有对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综合分析,缺少对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探讨。当前部分制造企业为了减少预算时间,采取的方式过于以增量预算为主,也就是根据上年度预算情况对下年度预算编制,没有对预算数据综合采集和分析,部门之间交流不充分,影响最终预算编制结果,阻碍制造企业预算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预算执行问题

预算执行缺少动态性,管理不严谨,监管不到位,使得预算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市场环境改变,预算没有及时调整,导致预算无法顺利实施。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作为核心内容,大部分制造企业把工作重心放置在预算编制上,忽略预算执行,普遍认为只要完成预算编制,就等同于实现预算管理,没有将预算活动落实到具体位置,也没有按照管理要求进行,导致预算执行过于随意,影响自身作用发挥。

(四)预算体系问题

结合当前情况来说,一些制造企业已经给予全面预算管理高度注重,也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管理对策,优化和编制预算管理流程。但是,在此过程中,一些制造企业没有根据具体状况,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没有科学构建预算管理模式,使得预算管理效果不明显,无法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例如,在原有管理体系作用下,制造企业通常根据日常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但是在完善预算管理模式以后,相关人员则需要对工作目标细化处理,让每个人员都能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其与原始体系之间出现矛盾。所以,制造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如果缺少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将会导致运营问题出现,影响企业今后发展。

三、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对策

(一)优化预算管理意识

在制造企业运营发展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今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制造企业应该从领导层级入手,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思想意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统一性和全面性。并且,制造企业应该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让职工可以对管理工作内容有所了解,并自主参与其中。企业也可以通过引进专业讲师,把现代化预算管理经验和对策介绍给职工,让职工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全面预算管理价值和流程,给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提供条件。除此之外,在企业落实预算工作时,需要做好预算执行和预算数据整合工作,各个部门可以根据上年度预算数据分析结果,科学制定年度预算目标。在实际过程中,运营预算包含了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及生产成本等。相关人员应该对股东资产和其他费用精准核算,并结合部门预算科学编制,实现运营流程细化,保证制造企业各项活动有序进行。

(二)优化预算编制方式

首先,明确制造企业预算编制目标。制造企业需要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和发展需求,选择合理的预算编制方式,并且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如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全面预算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实现制造企业稳定运营。其次,优化预算考核方式。通过强化预算考核,也就是事后管理,对预算和实际之间的偏差综合分析,对后续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企业科学构建绩效考核体系时,把职工发展和全面预算管理充分融合,将职工主观意识全面调动。例如,在某制造企业中,通过采用分级管理和集中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制定预算考核部门,并合理分配工作职责。在构建预算考核体系过程中,应该秉持公开性标准,真正实现奖罚分明。企业需要采用书面方式,落实好激励工作,形成统一的考核报告,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保证预算考核的公开性和客观性,从而引导制造企业长效发展。

(三)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制造企业预算管理目标经过管理层级审批以后,需要安排具体部门落实,将预算指标细化,采取纵向和横向工作方式,将其安排到具体环节中,形成统一的预算管理格局。每一年预算由季度和月度预算两部分内容组成,根据时间节点进行预算管理,完成预算管理目标。制造企业需要适当加大资金管理,及时进行资金收入管理,严格把控资金支出情况,调配资金收付标准,避免支付风险发生。如果存在超预算现象,应该做好核查工作,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在开展采购、付款等工作时,均要按照预算标准落实,及时观察和追踪工作执行情况,提升制造企业预算管理水平。

(四)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制造企业在运营发展中,需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把战略发展目标和实际运营目标充分结合,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制造企业需要科学构建岗位职责体系,把工作职责科学分配,保证每个职工都能了解自身职责,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找出对应负责人,同时提出对应处理对策。除此之外,科学构建预算考核机制,优化预算管理活动,在绩效考核体系下,对职工工作表现进行考核,结合考核结果,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处罚措施,结合战略管理要求,完善和改进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给制造企业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制造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制造企业需要科学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结合制造企业实际情况,加大全面预算管理力度,优化预算管理方式,在提升制造企业管理水平同时,引导制造企业运营目标顺利实现,从而促进制造企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体系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