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2019年广州一模理科数学第18 题的探究

2019-07-12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528300常艳

中学数学研究(广东) 2019年11期
关键词:成角二面角圆锥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528300) 常艳

广东省佛山市罗定邦中学(528300) 龙宇

2019年广州一模考试理科数学第18 题,题干简练,背景丰富.是一道难得的好题,然而在我校高三年级的测验中,本题的得分率非常低.难点主要集中在平面几何关系的转换,即二面角的大小及BD 边长的利用.另一个难点在于学生已经习惯了利用空间向量进行求解,而本题直接建系也较为困难.

接下来,本文从传统几何法及空间向量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并对其命制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发现该问题可视为2018年全国2 卷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变形形式.

一、题目

如图1,在三棱锥A-BCD中, △ABC 是等边三角形,∠BAD =∠BCD =90°,点P 是AC 的中点,连接BP,DP.

图1

(1)证明: 平面ACD⊥平面BDP;

分析本题属于逆向求解问题,已知线段长及二面角,求线面角的大小.本题有两种解题思路进行求解: 传统几何法以及空间向量法.

二、解法探究

对于第(1)问,考察面面垂直,难度不大.现将其主要思路简述如下: AC⊥BP,AC⊥DP.所以AC⊥面BDP,平面ACD⊥平面BDP.

关于第二问,现从如下两个角度求解.

图2

准备工作: 如图2,过点A 做AE⊥BD, 垂足为E, 连接CE.易得: Rt△BAD ∼= Rt△BCD,所以CE⊥BD.所以∠AEC 是二面角A-BD -C 的平面角.由题意得: ∠AEC = 120°.设AB = m, AD = n, 则有m2+ n2= 6, 利用等面积法得:所以再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得AB = AC, 即该结论也可通过射影定理获得.

(一)传统几何法1

过点A 做平面BCD 的垂线, 垂足为H, 连接AH 与DH, ∠ADH 为直线AD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 所以接下来, 只需求出AH 的值即可.

由上面的准备工作可知,BD⊥面AEC, 如图3, 过点A做CE 的垂线, 垂足为H, 根据三垂线定理, AH⊥平面BCD.由∠AEC = 120°, 得∠AEH =即可得: AH = AE·sin ∠AEH =1.带入上面的分析过程即可得: 直线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图3

(二)传统几何法2——等体积法

根据上面的解法可知,问题的关键在于求解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由此我们联想到等体积法.等体积法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求解该几何体的体积.受第(1)问的提示,AC⊥面BDP,可以以面BDP 为底,AC 为“高”求解.具体如下:

(三)空间向量法

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的关键在于坐标系的选择,受第(1)问的提示,Rt△BAD ∼=Rt△BCD,可以选择点C 在BD 上的垂足E 为原点进行建系.具体如图4,以E为原点,分别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与都垂直的方向为z 轴.

图4

除了在该点建系外,还有很多可以进行建系的点.本文不再赘述.

(四)空间向量法2

对于利用空间向量法解立体几何问题,最大的难点在于坐标系的选择与建立.而本题没有可以“直接”建系的点.根据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选择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作为基底,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由这一组基底表示,且表示方法唯一.而我们常用的空间向量的本质则是选择了一组正交向量作为基底.既然本题建系较为困难,接下来本文介绍一下利用一般的基底计算该问题.

该解法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建系,而增加了运算量.

三、命制背景探究

该问题最大的难点在于图形的识别与理解,如图,我们将边AC 去掉, 将面ABD 旋转至与面BCD 同一平面内.根据前面的准备工作可知,四边形ABCD 是一个“筝形”.

图5

利用模型思维思考,面ABD 在旋转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圆锥”[1].该问题则转化为圆锥的母线与圆锥的某一轴截面的夹角问题.由此我们得到如下更本质的图形: 如图5,圆锥OP 的母线为l, 底面圆的半径为r.设该圆锥的轴截面为PAB,将平面PAO 绕轴PO 旋转至面PA′O,使得二面角A′-PO-B 为α,设母线PA′与面PAB 的夹角为θ,易得对应到上面的数据可得:带入公式即有:

图6

为此,我们可知本题和2018年全国2 卷的立体几何解答题[2]的背景一样.现将该问题简述如下:

题目(2018年全国II 卷第20题) 如图6, 在三棱锥P - ABC 中,PA = PB =PC = AC = 4,O 为AC 的中点.(1)证明: PO⊥平面ABC;(2)若点M 在棱BC 上,且二面角M -PA-C 为30°,求PC 与平面PAM 所成角的正弦值.

图7

其一般形式如下: 如图7, 设圆锥OP 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l.过轴截面△PAB 一边PA的平面PAC 与轴截面PAB 的夹角为θ (θ ∈(0,90°)), 直线PB 与平面PAC 所成角为β, 则有sin设轴截面PAB 的顶角∠APB 为α, 上述关系可简化为:sin β =sin α·sin θ[2].

对比图5 及图7 可知两题的背景一致,只是设问的角度不同而已.可能本次广一模的命题专家就是参考该高考题进行的命制,而且数据方面进行了简化,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上面的模型,基于上面的分析,笔者编制了如下变式供读者练习:

变式1在矩形ABCD 中,将三角形ABD 绕轴BD 旋转至面A′BD 使得二面角A′-BD-C为60°,求A′B 与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变式2如图8, 在三棱锥A - BCD 中, AB = CD = 1,求AB 与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图8

四、教学建议

在学生的答卷上,普遍反应出建系的错误.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考场上意识到自己建系有误,但依然在此基础进行求解.这反应了学生的一种侥幸心理,也体现出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不足及对于传统几何法的陌生.

对于“立体几何”的复习,要强化模型思维,例如将原问题置于“圆锥”中时,其立体几何关系将更加明显.本题的另一大难点在于平面几何关系的转化,即通过已知条件求得相应的边角关系.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强化三角形相似、射影定理等平面几何的相关结论.

目前的高考解答题中,几何法及向量法都可以使用.其中建系的本质在于空间向量基本定理,选择不正交的“基底”同样可以求解,优势在于简化了建系的步骤,劣势在于运算量增大.利用一般的基底求解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空间向量基本定理.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利用向量法一定可解,对于不好建系的图形即可考虑一般的“基底”进行运算.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固化某种方法,形成思维定势.要教会学生识别模型,理解本质.作为教师要常做并研究高考题,从中提炼出问题的本质供学生学习.

猜你喜欢

成角二面角圆锥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立体几何二面角易错点浅析
成角近段旋磨对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综合法求二面角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求二面角时如何正确应对各种特殊情况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求二面角的七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