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文场扬琴在现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2019-07-12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530022

大众文艺 2019年8期
关键词:扬琴曲艺广西

(广西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 530022)

关键字:广西文场扬琴;现当代;传承与发展

一、文场扬琴艺术溯源

广西文场曲调来自明清时期,由江浙传入广西的民间艺术。扬琴作为文场音乐的“五架头”之一,以其音域宽广、低音浑厚的特点在广西文场的弹唱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指挥小乐队的作用。所以广西文场又叫“小曲”,又叫“扬琴小调”。

明清时期,作为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不久的“洋琴”在当时只有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上流社会的才“玩”得起。这一历史特征在现代文场音乐中体现在高雅的官派文场曲子中。清末——烽火硝烟的年代,社会动荡,也曾出现过有一群瞎派盲人弹唱文场来沿街卖艺乞讨。解放初期的桂柳地区,扬琴制作工艺还未改革,用料多于其他民族乐器、制作工艺复杂的特点,使得扬琴在民族乐器中价格较昂贵。“不请玩子抬不起头”、“学好玩子是铁饭碗”这两句曾在民间流传的俗语体现出文场艺术在人们早期娱乐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二、文场扬琴演奏艺术特点

传统扬琴记谱是工尺谱,老艺人在唱谱的同时会把演奏法一同唱出来。现在多采用简谱记谱。传统扬琴是两排琴码,经过现代扬琴形制的改革,制作工艺改良、乐器改制。现多用改制后的402型四排码扬琴,但为方便演出携带,也会用传统的两排码、三排码扬琴。

文场扬琴的演奏方式多为即兴演奏,运用到的扬琴演奏技法有:轮音、加花、衬音、座音,尤其是双音的加花演奏(八度衬音、双音轮音等)必不可少,否则音乐层次性会大打折扣。

现当代文场在调式调性上也随着乐器改制而发生改变。过去,上徵调(约为降B调)是广西文场使用最频繁的调,是由越调与其他小调组合而成。现在多用G调,比传统的上徵调低小三度。这就致使广西文场唱腔比原来的由纯假声演唱的尖细音色低了很多。另三个调的曲子——滩簧、南词、丝弦由原来的正弦(降B调)、反弦(降E调)降低小三度变成C调。

广西文场艺术属于曲艺音乐,曲调与词句紧密相连。现代曲艺经过长期发展,词曲方面受现代白话文文学影响。广西文场的唱词与海州五大宫调的风格比较相近,很多都还是保留宋词风格(如文场曲:水上琵琶)与元曲风格(如文场曲:骂玉郎、古城叶落、寄生草),但广西文场的语言要更美化一些,词曲意境要更古朴一些。广西文场跟扬州清曲的血缘关系很近,但广西文场较之更为年轻。扬州清曲的曲调更有民歌化小调化的特征,而广西文场还是保留有明清俗曲的韵味。

三、文场扬琴艺术发展现状

广西文场在当今社会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文场扬琴是依存于广西文场曲艺下的子集,文场艺术的危机相对于文场扬琴则面临更为严峻的现状。

课题小组曾走访桂林、柳州一代,了解到目前从事文场扬琴的演出团体面临到数目锐减、队伍成员老龄化、甚至有些文场曲艺团并没有技艺娴熟的扬琴演奏员等严重问题。

(一)从事演奏者的现状

目前演奏文场扬琴的艺人分两类:一种是桂林市曲艺团中经过专业学习、演练的技艺精湛的扬琴演奏家。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文场的新作品用midi伴奏,很少有用小乐队伴奏的形式。鉴于这种现状,桂林市曲艺团对于扬琴演奏的青年人也不再进行招聘。跟随桂林市曲艺团庞建宁老师进行传统扬琴技艺学习的学生,包括现在曲艺团中曾是专业演奏扬琴的演职人员也纷纷转行去学习其他更能体现广西曲艺地方特色的乐器,如月琴、二胡等。第二种是由个人兴趣爱好,自发组织排演的群众性文场演出团体。以柳州“和谐文场队”为例,组织较为松散,排练演出存在不确定性既是民间组织的特点,也是民间曲艺团体的弊端。文场扬琴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但民间团体中的扬琴艺人无师相授,只能通过自身具备的识谱能力、积累弹奏民歌小调的技术经验即兴演奏。

(二)曲谱、音像资料现状

曲谱方面文场新曲目多用midi伴奏,民间艺人有些会根据曲目程式创作新的作品,但也为数不多。现有的曲谱主要来自何红玉等专家所著《戏韵》、《曲韵》、《心韵》、《音韵》,民间艺人演奏演唱的版本则多为金紫臣编著的《新式琴弦曲谱》,解放后也未能整理再版。

原先曾有文献可考的文场扬琴艺人都已相继去世,过去录制的音像资料由于质量问题,没能保存至今,因此很多技艺无凭可考。

(三)现状产生的原因

追究文场扬琴在当前社会的危急现状,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文化发生重大变革。文场产生与发展的时代在明清时期与建国前,当时的中国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新中国建成后实现经济腾飞,由落后的小农经济逐步蓬勃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曲艺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今受到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特点的今世文化的冲击。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媒体进入千家万户,新的娱乐形式更是大大压缩了传统曲艺文化的生存空间。

四、文场扬琴艺术的当今传承

(一)培养艺术人才

虽然说唱艺术对演唱者的要求很高,但对于演唱者来说有小型民乐队伴奏则可以在台上更自由地发挥,不像midi伴奏有许多强制性因素。当演唱者状态较好可以增量演唱时,乐队伴奏可以使主要演唱者更为灵活地掌控舞台表演。扬琴在小型文场器乐队中居指挥性地位,演唱者在排演时主要是跟扬琴声部在和伴奏。因此不断培养具有优秀演奏、伴奏技能的专业人才对文场扬琴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保证演出质量与数量

文场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要向观众传递美的享受就必须严格要求演员的专业舞台修养并在舞台音响、美术等方面做到尽善尽美。剧目的创作数量与质量决定演出的场次,每年都应保证有两到三部新剧目进行排演,若有观众反馈较好的剧目可以进行追演,且每场演出都应保质保量地完成。此外,可由专家组成采风小组到各个地市与当地文场团队成员交流学习,培养更多优秀的民间艺人演出团体,在师承的过程中增加文场排演数量,学员及爱好者可每周固定演练时间,于公园景区等娱乐场所进行成果展示,进而扩大文场扬琴演奏的群众基础。

(三)不断丰富和创新曲目

广西文场音乐创新应基于传统伴奏形式的发展而创新,不能仅创新唱腔。中国曲艺还应在传统音韵中寻找根基,而最具传统音韵特色的还是中国传统器乐的音韵色彩。而单借助新兴电子音乐烘托舞台音乐效果的做法实在有些舍本逐末。

文场音乐作品的创新,应利用自身音调曲韵典雅、唱腔与岭南官话结合紧密的特点,不断创作贴近人民群众的,以新时代为主题、弘扬先进文化、倡导爱国主义情怀的新作品。虽是传统文化,但在新时代下应被赋予新内涵,不能总是“束之高阁”与群众生活脱节,否则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

(四)通过教育的力量引导传统文艺的关注度

想要传承发展文场扬琴,就必须借助教育的力量增加人们投向传统文艺的目光。在广西当地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中加入广西文场音乐的相关教学内容,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引导学龄儿童从以音绘物、以物传情的传统审美方向入手,感悟文场扬琴音乐作品之美。在广西当地专科及以上学校的校内选修课中设置广西文场音乐作品鉴赏课程和在广西当地艺术类学校的系内选修课中设置广西文场扬琴实践课(包括创作、演奏、小乐队伴奏等多种形式)。还可以通过将文场扬琴以视频演奏、讲解的形式结合信息技术制成结构化数字资源上传于网络学习平台,方便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感知文场扬琴这种传统文艺的独特之美。

(五)借助新兴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想要改变人们对文场知之甚少的现状,就必须大力宣传普及。可以通过无线电转播台、电视、网络等新型传媒方式进行传播。在当地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大众游乐场所请艺术团体向游客们介绍广西文场并通过演出的形式使人们的认知更加具体形象。近年来,短视频分享平台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日常娱乐的重要媒体平台,可以通过选取文场扬琴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片段结合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题材(如古风古曲、传统与现代说唱相结合等形式)进行录制,让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认识到文场音乐的魅力,以保证艺术的鲜活性。

五、结语

音乐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是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诠释,广西作为以壮族为主多民族共栖的自治区,所形成的艺术更是瑰丽万千。文场扬琴作为反映广西人民精神面貌的重要艺术形式,在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现当代,只有更为紧密地接连八桂文化,才能焕发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只有理清文化发展的脉络,才能抓住文场扬琴的文化特色,对其进行丰富发展。文化的传承应根深蒂固,让艺术真正走进群众视野,让人们懂得文场,懂得传统文艺,进而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实踏稳进,开拓创新。使民族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走向更大的舞台!

猜你喜欢

扬琴曲艺广西
广西贵港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广西戏曲》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曲艺泉城》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20世纪以来中国扬琴音位排列的变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