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文场传承人庞建宁个案考察

2021-01-27张静茹

北方音乐 2020年24期
关键词:建宁唱段桂林市

张静茹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广西文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代表性的曲艺品种,又叫“文玩子”,流行于广西北部以及中部的官话地区,以桂林、柳州、河池等地最为盛行。2008年6月,广西文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传承人有:何红玉、陈秀芬;自治区级传承人有:李伟群、叶春桃等;桂林市级传承人有:庞建宁、阳继福等。笔者以桂林市级传承人庞建宁老师为采访对象,于2018年12月5日——10日进行了三次庞建宁老师个人专访,并观看了庞建宁演唱的广西文场,论文内容来源主要靠采风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由于笔者能力有限,论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批评与指正!

一、庞建宁与广西文场的情缘

2008年6月,广西文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现今有学者考证,广西文场可能在明代嘉靖年间就已经有艺人在表演,但更准确的广西文场产生的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庞建宁,男,1975年3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文场桂林市级传承人、广西文场传承保护工作者、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老师,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虽然没有音乐环境的熏陶,但他有一副好嗓子,他的音色与文场的风格极其相似,1991年,陈秀芬老师到庞建宁所在的中学去招生,庞建宁因独特的音色被选中。据庞建宁所述,当时他对文场还一无所知,学习文场只是一种缘分,但在笔者与其交谈中能够体会到他对文场的喜爱与沉醉。1991年,庞建宁作为插班生进入广西艺术学校声乐曲艺班,开始了广西文场的学习,在学校的三年期间,不仅专注于学习文场,还选修了扬琴,同时掌握了唱和伴,自弹自唱更有利于把握音乐的风格与特点。1994年,庞建宁毕业以后,被分配到桂林市曲艺团工作,正式开启了他的演出生涯。据庞建宁所述,他刚学习文场的时候,文场的发展情况是很好的,当时演《西厢记》,观众场场爆满,那时候电影还没有兴起,票价也便宜,很多人去看文场的演出。但随着文场演员的减少、现代多媒体的流行,广西文场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场的演出与观众越来越少。2012年,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桂林市桂剧团、彩调团、曲艺团三团合并,组建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也是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里也成为了庞建宁的工作单位。

二、庞建宁《贵妃醉酒》唱段分析

2018年12月9日晚上,笔者在桂林市大瀑布饭店观看了庞建宁现场演出的文场曲目《贵妃醉酒》,这一小段唱段是用滩簧调唱的,滩簧调是广西文场大调中的一个,此大调并非西洋大小调式中的大调,广西文场的大调指的是曲牌,虽然只有短短四分钟的演出,但却让笔者领略到了广西文场的魅力。以前只知道戏曲音乐的伴奏有文武场,在广西,文场是一种曲艺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以下是笔者根据庞建宁演唱的《贵妃醉酒》整理出来的谱例,笔者将对这一唱段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调式

广西文场唱腔曲牌的曲调采用我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上述唱段采用的是D徵调式,但是在唱完第三句之后,过门当中出现了“7”这个音,笔者问过庞建宁老师,他说经常会出现“7”这个音,但是并不会改变调式。

(二)伴奏

这一唱段庞建宁只用了扬琴一件伴奏乐器,广西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就是扬琴,所以又称为“扬琴小调”,伴奏形式是随腔伴奏,伴奏与演唱的旋律是吻合的,这样既有利于音准的把握,也可以避免单靠人声造成的单薄。

谱例1

(三)旋律

旋律是用大调中的滩簧调唱的,庞建宁不仅能够习唱文场,还可以进行改编和作曲,这一唱段庞建宁也进行了改编,但旋律的骨干音是没有变化的,例如在唱到第一句“西宫夜静”的“静”字时,刘玉瑛和王仁和演唱的是有后倚音的,庞建宁在这里直接用“1”唱完了“静”字,没有过多的装饰,更加凸显了“静”的感觉。

(四)节奏

除了四个十六、前十六、后十六的节奏外,庞建宁在唱段中多次运用到了附点和切分节奏,例如第二句“钟鼓楼前刻漏长”中“刻”便运用了附点节奏,这一节奏的运用更好地表达了唱词的含义,使感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五)唱词

唱词是严格遵循传统的,不同的是衬词的运用,庞建宁在短短的四句唱词中,三次用到了“呐”这个字,在广西文场中,经常会运用衬词,而且用在双句前。

三、庞建宁启示

(一)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文场演出现状

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庞建宁的工作单位,庞建宁演出文场多是以单位的形式出去演出,在笔者提及文场的演出现状时,庞建宁只用了两个字,“很少”,现在单位很少有演出,即便有演出,也是桂剧、彩调、文场三种形式都演,所以平均下来,每种形式也就演十几二十分钟。

2014年,南京晓庄音乐学院副院长主办了“民俗曲展演”,一共邀请了八个团队,每个团队展演半个小时左右,研究院作为受邀团队参加了表演,此次,全程只演唱了文场,他们一共演唱了七个文场曲目,是近几年表演文场曲目最多的一次。

2017年9月,桂林市省立艺术馆举办了广西文场展演,文场这次没有以曲艺的形式表演,而是以文场戏的形式呈现的,但也只演出了一折戏,对比兴盛时的演出状况,从中也折射出广西文场的演出现状不太乐观。

2018年6月9日,国家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曲艺,研究院作为广西文场的代表参加了此次演出。

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要求,研究院会不定期进行戏曲曲艺进校园展演活动,但因为时间较短,而且桂剧、彩调、文场都要表演,所以收效甚微,学生们只是以看热闹的心态观看演出,也许连文场这个曲艺名字都忘记了。

以上便是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近几年广西文场的演出现状,活态的艺术却变成了接近教科书的存在,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研究院广西文场的演员部分已流失。

(二)对广西文场传承发展的一些建议

广西文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逐渐走向衰落,无论作为文场演员的“局内人”,还是我们作为学者或其他身份的“局外人”,都应该为广西文场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受庞建宁老师的启示,在此,笔者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文场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1)培养更多的传承人。人是一切音乐活动的主体,广西文场的传承发展也是靠人的活动实现,加大广西文场的宣传力度,招收更多的学生,培养更多的演员。孤掌难鸣,只有演员队伍不断壮大,才能使广西文场始终后继有人。

(2)加大对广西文场发展的资金支持。企业赞助或政府出资建立广西文场传承基地,使文场的业余爱好者有互相交流表演的平台,让文场融入人们的业余生活,使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引更多的文场爱好者。

(3)增加广西文场的演出机会。随着网络的普及、流行音乐的冲击,传统音乐形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使得广西文场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笔者认为,可以在一些文艺活动中插入广西文场的演出,虽然不是专场演出,但还是会让一大批观众见识到文场的魅力。

(4)真正做到戏曲曲艺进校园。戏曲曲艺进校园不再只是走流程,在中小学进行定期的演出和讲座,最少一周一次,经过三四年的熏陶,让学生从心底里逐步接受广西文场,最起码使学生不再反感这一音乐形式。可以在学校组建文场班,培养有天赋的和热爱文场的学生,使之朝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学校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物质上、精神上都可以,这样可以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5)营造文化大环境。电台、电视节目定时或经常性的播放广西文场的曲目,使文场成为大家耳濡目染的东西。人在不了解一件事物的时候,更谈不上喜欢了,所以营造文化大环境,使广西文场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当它逐渐被更多人接受时,才可能被更多人喜欢。

四、结语

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各民族群众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民族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从普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都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但从对文化活动的投入程度和作用大小来说,每一个民族都有一批专注本民族文化收集、研究、传承、传播、创新,并在文化发展中起着与众不同的重要作用的优秀分子,他们就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

对广西文场传承人庞建宁的个案考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西文场的发展现状,体会到了作为传承人面对传统音乐的逐渐衰落心中的惋惜与无奈。民族音乐学的发展也开始更多的关注人的作用,音乐形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被淘汰的部分可能会消失,但却会在传承人的身上留下烙印,通过对传承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音乐和理解音乐,促进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建宁唱段桂林市
美术作品
六点一百分
杧果布丁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悲惨世界》经典唱段分析及演唱技巧研究
百年辉煌擘画未来——2021桂林市主题美术作品展作品选登
绵绵古道连天上
音乐旋律的级进模式与人物形象的同构
建宁“花海跑”:春风十里梨花飞舞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