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广西文场传承现状与对策
2021-11-28谢索菲
谢索菲
(桂林学院 语言文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1 引言
广西文场简称文场,又称文玩子、小曲等,是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传统清唱艺术,尤其在桂林、柳州、荔浦等地最为盛行,是广西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019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了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广西文场作为桂林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的很多内容体现着300多年来桂北人民的生活及风土人情。如何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将广西文场这个桂林乡村本土曲艺文化与景观相融合,与其他传统民俗相结合,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实现非遗曲艺的活化和再创新,共同打造具有桂林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精品,提高桂林旅游项目的文化品位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2 广西文场传承现状
2.1 传承传播出现“断层”
广西文场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招收学徒,建立师徒关系后由老艺人言传身教、口传心授。这种方法对传承文场艺术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有其局限性。1990年广西艺术学校通过招收声乐曲艺班,主要学习文场艺术,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文场人才,但这种做法没有在更多的高校推广和坚持下去。加之以农村为主体的文场表演者与爱好者年纪越来越大,而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求学或务工,文场的受众群日益减少,更遑论学习与表演。文场的传承出现了人才“断层”[3]。
千百年来桂林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无数中外游客不远千里来到桂林,只为欣赏与体验传说中的美景。随着2004年《印象·刘三姐》横空出世、2018年《桂林千古情》的推出和游客品味需求的多样化,游客也从原来单一地欣赏桂林山水转变为在欣赏桂林山水同时也享有桂林传统文化的体验。然而,最具有桂林本地文化特色的广西文场却很少被游客所熟知。虽然在游客热门打卡地标——东西巷的讲古堂时常也有广西文场的演出,但是一些来过桂林的游客都不知道自己曾经与桂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文场擦肩而过。更为可惜的是,对广西文场了解的桂林本地人也是寥寥无几。
2020年4月至6月期间,笔者对桂林本地人进行的多次访谈调研中发现,除少数老年人有听说过文场或依稀记得过去公园附近经常会有文场爱好者自发组织表演或者玩文场外,大部分的老年人也对广西文场没有印象,桂林本地的中青年群体几乎都不知道广西文场是什么,更不知道它与戏曲有什么关系。而据《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广西文场》记载,1935年后,广西各地涌现出大量的文场耍友,或以自发结社、或以松散组合等形式进行文场演唱与表演,仅桂林城周边的、有名无名的“文场社”就有几十个[4]。经历了80余年的岁月洗礼后的今天,广西文场这颗往日曲艺宝库中的明珠却反而被遗忘了,在桂林本地文化传承和传播中都很少见到它的身影,令人感到惋惜。
2.2 缺乏“活态保护”
在购书网上搜索广西文场或文场,可以发现目前在售的与文场相关的书籍只有《广西文场桂林山水情》《剧韵(广西文场文本集粹)》《山水清音词韵:广西文场小调词集》,这些书籍都是广西文场代表性传承人何红玉老师编著或参与编著的,每种书目最多也仅剩4件;在旧书网中也能找到一些文场书籍的身影,但不超过10种,主要还是何红玉老师编著或者合著的一些其他关于文场的书籍;偶尔也有一两本年代比较久远的书籍,这些都是广西文场的珍贵资料,可惜都已停止出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何红玉老师退居幕后做广西文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相继独著或合著出版了多本著作,及时抢救了广西文场这个文化遗产,为后续的文场资料整理与传承埋下了火种。但文化遗产的抢救是一项浩繁的工作,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力量还是无法成就燎原之势的,需要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和鼓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才行。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流行与西方流行音乐的传播,广西文场的演出也受到冲击,加上文场演员的流失,现状很不乐观。桂林的文场演出或表演主要还是来自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和由一群文场“耍家”组成的雅乐文场队。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的演出除了文场还有桂剧、彩调等其他曲目,平均下来文场的演出机会并不是很多。据资料记载,广西文场主要流传于桂北、桂中、桂东北和桂西北四个地区近四十余个县市[5]。而笔者在调研时发现,很多县市的文场爱好者几乎都已步入中老年,很少有年轻人感兴趣或者加入,由于社会和家庭等因素,他们聚在一起耍文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同时,由于文场人才的流失与演出机会的减少,也减缓了文场曲目的推陈出新及传承创造的步伐。
2.3 文化产业意识比较薄弱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对乡村文化的重要价值和传承的意义的认识不足[6],没有把乡村文化作为一个特色文化产业进行规划和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各个乡村遍地开花,优先成功推行的乡村受到其他乡村争相效仿,无形之中造成了乡村文化建设同质化严重、缺乏本地特色与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道路受阻[7]。以乡村旅游为例,首先,旅游环境主要依靠原生态的山水风光,但景点大同小异,无法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旅游活动雷同,主要以农家乐为主(果园采摘、包厢棋牌或KTV、烧烤、农家菜等),没有深入挖掘本地建筑、饮食、舞蹈音乐、节庆等民俗文化,缺乏独特吸引力。再次,农村土特产或手工艺品等包装简陋,且大多与其他景区高度雷同;文化创意落后,缺乏品牌意识,产品成交率低。如果将体现着桂林风土人情,曾被称为“山水间的清音雅韵”的特色文化——广西文场也融入其中,则游客在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风光的同时,也能享受当地特色文化的熏陶,这种全新唯美的体验会让游客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3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传承对策
3.1 广西文场资料整理与数字化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完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妥善保存相关实物、资料”,要“加强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共享,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依法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加强档案和记录成果的社会利用”[8]。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西文场传承人何红玉老师和陈秀芬老师都已年过七旬,他们为文场资料的挖掘保护、创新创作、研究与发展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正如陈秀芬老师坦言,由于当年的技术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录制的一些音像资料存在很多缺憾,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快将文场传承人的艺术作品与研究成果进行数字化整理和保存的步伐。
广西文场资料整理与数字化可以从三方面展开:第一,加快修复与录制文场音像资料进度。已有的文场音像资料利用新技术整理与修复,缺失的文场资料联系文场传承人等相关人员重新录制,同时利用VR技术与AR技术对文场资料进行呈现,为网站、博物馆、体验馆等进行文场资料展示提供便利。第二,建立多端合一的广西文场门户网站。利用一些小程序、公众号、PC端等多端合一的收录文场文献资料、影音图片、曲目剧目、演出记录、非遗项目等现存资料和历史研究成果,以及文场最新活动(如演出、教学、培训、讲座等)、大事记等追踪报道和文场传承人最新动态记录,使文场的历史与现状资料能够更加全面完整地被“活态”保存下来。第三,推出文场教材与网络教学课程。与不同层次学校合作,编写符合不同年龄层次与文化程度背景的文场电子版教学教材(如:文场儿童启蒙教材、文场编曲等)与教学资源,同时在线上授课平台与热门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进行线上授课、名家赏析与教学互动,使文场教学专业化、系统化、普及化[9]。
3.2 建立和完善广西文场传播平台
广西文场原本就来源于桂北农村,很多内容所映射的是当地人的生活及风土人情。将广西文场这个本土曲艺文化与农村传统民俗相结合[10],并融入时代元素,在桂林的广大农村开展相关活动,既有利于广西文场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乡村文化的振兴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西文场作为非物质遗产项目,可以在当地博物馆内为其设置展厅,展示广西文场的文物、书籍、图片、影视作品及最新研究和创新成果,现场播放广西文场曲目和相关的活动。让观众了解广西文场的历史与发展,感受广西文场的风采和魅力。还可以在广西非遗馆内设置单独的广西文场体验的场馆,开设讲座、现场演绎和开展活动。既可以让观众有亲身体验广西文场的机会,又可以为广西文场爱好者提供教学和推广的场所。另外,在旅游点的活动项目中融入广西文场,让游客在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风光的同时,也能享受和体验广西文场风采和魅力,进一步拓展广西文场的传播空间,为广西文场走出去打下基础。最后,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加强广西文场的传承传播的力度。例如建立戏曲知识交流群、戏迷活动群等,在信息的传播和沟通上实现快速便捷。建立属于广西文场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今日头条”账号等,建立起中外戏迷学习、交流的新渠道,让更多对广西文场感兴趣的人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了解广西文场文化,欣赏广西文场曲目,从而扩大广西文场的影响力。
3.3 创新传承新人的培育机制与选拔方式
(1)在当地中小学中开设广西文场选修课。通过以兴趣性、实践性、探究性为主的选修课将广西文场根植于本地新一代人的心中[11],发掘学习广西文场的好苗子进行专业系统的培养,艺术与文化学习两手抓,为广西文场培育一批又一批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更好地传承与传播广西文场。
(2)扩大文场进广西高校校园专业的范围。目前广西的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文场进校园活动,但往往仅限于艺术类专业开展以艺术文化为背景的讲座或者课程,注重艺术方面的研究与展示。虽然对广西文场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受众还是有一定局限性[12]。2021年桂林学院分别组织的文场与彩调进校园活动是一次跨专业的新尝试,讲座与课程对象都是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高涨的学习欲望。这充分说明广西文场传承与传播应当让更多的专业的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多专业学生的特长参与非遗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为广西文场注入新鲜的血液,助力曲艺的推陈出新,有利于广西文场的传承、传播和发展。
(3)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文场教学和普及。文场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盲艺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第一代文场代表传承人中,著名大师王仁和与刘玉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文场代表性传承人何红玉与陈秀芬师从两位大师)就是盲人,在以他们为代表的“瞎派”文场艺人的智慧与努力之下,最终嬗变成华美的广西文场[13]。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文场教学既能为特殊教育群体带来生活的希望与信心,倍感社会的温暖;也能挖掘他们的艺术潜力,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创作不同风格与层次的文场作品。正如2005年春晚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那惊鸿一瞥,惊艳了全国与世界。
(4)组织文场专业人才与高校大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走进乡村,发放文场资料、举办文场讲座、进行文场演出、定期开展文场培训与调研活动[14],挖掘、收集、加工当地新的文场资料及文场作品,帮助村民组建文场演出团队,利用传统节日、婚嫁葬丧、祝寿添丁、店铺开张等契机进行文场演出,也可举办戏曲擂台赛等,为乡村文化振兴做出贡献。
3.4 建立乡村文化振兴产业生态链
3.4.1 建立乡村文化振兴产学研基地
大力拓展文化创意,把桂林的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转化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提高桂林旅游与特色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层级。产学研基地应由文化类企业、地方高校与戏曲研究中心等多方协作,利用文化类企业的市场经济经验与优势、地方高校的多种专业人才和广西文场的非遗文化与桂林旅游城市的天然优势相结合,使文场文化产业专业化、产品化、项目化、系统化。戏曲研究中心与文化类企业为创新的文场传承新人培训机制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与指导,培育出高校中的文场专业与非专业人才,而这些人才利用各自专业优势反哺,为文化类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5],同时为广西文场的研究与创新添注入新鲜血液,共同促进文化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3.4.2 打造文旅小镇与康养小镇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桂林市考察调研时就指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天生丽质,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格调品位,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宜居城市[16]。推动文化旅游与生态、康养、运动、田园等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地方戏曲为核心的文旅产业,定期举办戏曲节,既注重短期游客文化旅游体验,更强调长期的康养,努力成为珠三角独具特色的健康旅游胜地。通过打造文旅小镇与康养小镇,不仅可以提高桂林旅游的档次和质量,还能与本地戏曲融合,为桂林的山水增加光彩,使桂林古城更加古香古色,使桂林旅游进入新的境界。
4 结语
广西是多民族地区,民风淳朴,文化特色鲜明,广西文场就是历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对广西文场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任重道远,不仅需要传承人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也需要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更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投入。为其拓展传播的环境和空间,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使其在保护、传承、传播的过程中能得到可持续创新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出力,为民族文化振兴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