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孩子的童声合唱教学与训练
2019-07-11陈瑜
陈瑜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2-0202-01
童声是美好的、纯洁的,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声音都无法比拟和取代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儿童的音乐教育依赖于她们的指导者,因此,她们必须是最好的音乐家、教育家。可见,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提高合唱教学的方法也尤为重要!以下结合实际经验一起来分析探讨下。
1.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歌唱是学生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和权利,如何保护这种权利,发展这种能力,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教师要做好对儿童音乐启蒙的工作。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让学生接触优秀的儿童歌曲。例听儿童合唱曲;看学校合唱团演出;介绍在合唱团中愉快的事情,在平时课堂上,还可以给孩子们尝试简单的合唱曲。如单音的长音、节奏的训练、简单的轮唱,通过这些活动的练习,让学生从小对合唱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听到合唱美好的声音,从而产生合唱的欲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
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一些歌唱的要求,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比较,自发地建立起科学的歌唱状态,尊重学生自己对歌唱的理解和表现,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的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歌唱习惯。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逐步培养良好的歌唱感觉,尽可能做到“高、松、通、透”四个要求。
2.1 “高”指的是位置高。
要做到高位置高头腔共鸣——眉开、颜笑、抬高颧骨、喉头自然打开。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不能要求过分的气息,多用意念来训练,如吸气用“闻花香”、呼气用“吹蜡烛”等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讲解。在每次训练中有意识的练习深呼吸、喝水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为了能取得高位置,我经常在训练中引导学生用闭口音找捷径,用母音“U”找轻声弱小的高音位置,鼻子均匀的透气,音量由小到大慢慢加强。其实很多作品只要改变一下训练方法就可以达到轻声高位的效果。
2.2 “松”指把握假声的训练。
很形象的一个比喻:米饭兑水的比例,水多一点米饭就松一点。我们从出生以来真声就一直在使用。但是假声就不同了,那是一块对许多人来说还未被开发过的“土地”,如果从童声开始就能科学地、有计划的训练,声音条件将会得到提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换气练习,要求轻声、高位多用“U”来哼鸣,也可以找一些作品的名句,通过不同音高位置的变化进行假声训练。
2.3 “通”指演唱时气息流畅、通透。
有两个方法可以做到“通”。一是用共鸣使喉咙自然打开;二是让气息流畅。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很粗很粗的大树,叶子茂密,学生便能马上找到感觉,自然而然打开了喉咙,找到用位置唱歌的感觉。
2.4 “透”指对音色起到装饰作用。
怎样让声音透出来呢?需要处理好头腔与面罩的关系。训练中先要从解决母音开始,从低到高循环进行,注意每一句的换气口和结尾母音的落脚点。
3.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音准概念
想要唱好合唱,唱准音是学生的基本条件。但考虑到过分地训练单一的音阶会比较枯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歌唱、游戏、律动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不失机地对学生进行音高、音准、节奏感等培养,让学生从最简单的训练开始,从“低起点”开始,逐步达到“高落点”的方式来进行。
4.培养学生声音和谐统一、互相合作的意识
在合唱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出和谐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会采用聆听和模唱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有一个好的“音乐的耳朵”对演唱好合唱是至关重要的。我在长期合唱教学训练中,发现刚进队的大部分学生都是个性突出:张扬、隨意、任性和不配合。针对他们的这些个性,我经常在训练之前带他们做一些需要相互配合的小游戏,在开心快乐中让他们体会到团结协作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这样耐心的讲解和多次磨合歌唱训练,她们慢慢懂得了合唱的精髓,声音的高度和谐统一是合唱中的灵魂。明白了合唱并不是个人声音的炫技,而是整个合唱队声音的和谐统一。
合唱教学能给人以审美享受,能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情,最终达到人格的感化。能让他们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向善的内容、磅礴的气势,让人们在美的感化中使思想道德得到激活和升华。因此,合唱训练不仅是教学生唱歌的一项活动,更是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群体意识,进行亲情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演唱一系列健康向上的合唱歌曲,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热情,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培养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在合唱训练中既培养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控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 《音乐教育合唱活动的作用》.
[2] 《浅析中小学生童声合唱训练》.
[3] 《中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