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课堂“真问题”,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2019-07-11杨安平
杨安平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年级越高,课堂主动发言者越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巧妙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发散点巧设问题。
一、避免“伪问题”,减少低效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低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表面性提问。如教学《爱莲说》一文时,有教师设计“这是什么课文?这是一种什么花?可以用什么词形容这种花?”等问题,还有老师动辄“好不好”“是不是”等“口水问题”满天飞,学生回答“齐呐喊”,表面上气氛热烈,实则与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关系不大。
2.盲目性提问。如“读完本文,你感受到什么?你读出了什么内容?”这样的问题太宽泛,缺乏指向性;再如教学《台阶》,初读后就问“这篇文章与别的文章相比在语言、构思、表达技巧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难度太大,学生不知从何作答。
3.频繁性提问。碎问碎答,满堂问,随口而出,没有边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问题数量太多,效果却不好,学生忙于应付,难以思考,对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意义不大。
4.急切性提问。有些老师赶时间,抢进度,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马上回答,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也就没有表现的机会,课堂成了老师“自问自答”、 展示脱口秀的舞台。
二、预设“真问题”,实现深度对话
深度对话的基本指标为:深入学科教学本质,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渐次推进学生理解,释放教学的多重内涵与教育价值。笔者认为,有价值的“真问题”主要有以下特征:
1.有效。设置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主问题”,带动整个文本理解,开发学生思维,培养语文素养。如特级教师袁卫星教学《祝福》时,首先在黑板上写下“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著鲜血,然后他转身说道:“上一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的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地死了。一个人的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那么,你们认为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呢?” 学生感到很新奇,阅读文本,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后,袁老师又问:“是他杀?那么,谁是凶手呢?”然后他在黑板上写下“谁是凶手”四个字,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读文本。
2.有质。问题要有探究性,在关键处提问,提关键性问题,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杠杆作用。如于漪教《孔乙己》,在探究孔乙己的命运悲剧根源时,提问:“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以此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实现思维的螺旋式提升。
3.有趣。教师通过活问、曲问、趣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钱梦龙老师教学《愚公移山》,为引导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中的“孀”“遗”二字,钱老师并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学生:“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听后略一思索,笑着说:“老师,他没有爸爸!”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且印象深刻。在《五柳先生》教学中,笔者特意问:“五柳先生虽“好读书”,却是个穷鬼、酒鬼,你喜欢他吗?请结合文本内容及你对作者的了解谈谈看法。”以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4.有度。问题要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文本,同时兼顾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如经典课例《孔雀东南飞》中,老师渐次向学力低、中、高的学生抛出三个问题:(1)刘兰芝和焦仲卿是否真心相爱?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2)刘兰芝和焦仲卿是真心相爱,为何他不敢违抗母意而遣她回娘家?(3)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笔者在《童趣》教学中,围绕 “趣”字设问:文中叙述了哪几件趣事?“趣”从哪些地方体现?作者为何能体会到“物外之趣”?三个问题既有梯度,又有广度、深度,学生可以“拾级而上”,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教给学生提问的策略,就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