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静脉血栓并II型呼吸衰竭的护理观察

2019-07-11刘凤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下肢

刘凤娟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下肢静脉血栓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重,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其生存品质意义重大。此次研究以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44例该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下肢静脉血栓经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确诊;呼吸衰竭经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确诊。排除标准如下:合并肝肾心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内分泌代谢系统异常患者;循环功能障碍患者[1]。通过随机抽签法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n=22)男性 13例,女性 9例,年龄 35~83周岁,平均年龄(54.5±5.6)周岁,对照组(n=22)男性 14 例,女性 8例,年龄 32~86 周岁,平均年龄(55.7±5.8)周岁。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抗感染治疗、平喘解痉以及溶栓等对症治疗,同时采用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病情监测 每日询问患者患肢具体疼痛部位以及疼痛程度,观察其主动脉搏动、皮肤以及皮肤温度等情况,一旦出现足背动脉消失、皮温下降或者皮色苍白等现象立即向临床医生反馈。每日进行患肢周径测量,为患者提供肢体按摩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严格遵医嘱为患者提供溶栓治疗[2]。

1.2.2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 为患者提供鼻导管吸氧以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有助于使其通气功能得到改善,同时还能够使二氧化碳潴留以及缺氧等不良反应得到纠正。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甲床颜色、唇色以及意识变化情况,及时根据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血生化指标、血常规和病情变化情况对呼吸机参数和模式进行调整。若患者出现唇色紫绀等现象应该立即为其提供面罩吸氧,有助于改善其血氧情况。每日进行湿化罐更换,做好气道湿化护理,叮嘱患者增加饮水量以免出现眼角膜或者鼻干燥现象。待患者呼吸状况得到改善后,逐渐由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向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过渡[3]。

1.2.3 心理护理 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后腿部会出现肿胀等不适感,同时受呼吸衰竭等病症的影响,容易产生烦躁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必须鼓励患者将内心感受和顾虑表达出来,向其介绍呼吸机治疗对于改善其病情的重要性,提高其自觉配合度,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和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摆脱和克服焦虑、恐惧等情绪,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病情并主动配合治疗[4]。

1.3 评价指标

比较2组患者肺栓塞、腹胀、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n(%)] 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s)表示计量资料,以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观察组总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为31.82%,见表1。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临床发生率较高,急性期临床表现包括患肢皮温升高、浅静脉扩张、疼痛以及肿胀等,病情严重者出现血栓脱落并引发肺栓塞的风险较高,会对其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慢性期患者出现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概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致残率。II型呼吸衰竭临床体征表现为肺换气或者通气功能障碍,气体交换无法有效进行,容易引发代谢功能以及生理功能紊乱,患者预后不佳[5]。对患者加强呼吸监测并为其提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并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同时还能够稳定其不良情绪,有助于显著提升其生理以及心理舒适感,进而可使其配合度以及康复信心得到提高,对于促进其病情好转以及生存质量改善均可发挥积极作用[6]。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n(%)]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总发生率为31.8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下肢静脉血栓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各类相关并发症得到明显减少,有助于取得理想的病情缓解和改善效果。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