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操教学中观察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2019-07-11赵卫民赵静雯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观察力体操动作

赵卫民,赵静雯

(1.西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系,陕西西安 710068;2.西安体育学院 艺术系,陕西西安 710068)

观察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感知能力,是指人在感知活动过程中通过眼、耳、身体等感觉器官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地,准确、全面、深入地感知客观事物特征的能力。它是人类认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感觉与思维高度协调的能力,也是一种智力。这种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尤其是体育竞赛中更显重要。运动员在紧张剧烈的赛场中能否在瞬间观察到对方进攻的意图与防守出现的漏洞,并能快速做出应对反应,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平时教学训练中教练员能否观察到学生或运动员的动作技术错误并予以及时纠错;在科学检测还不普及的情况下,根据观察到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而矫正训练计划等都说明运动员、教练员具备观察力的重要性。由于体操运动的动作特点是人为属性,符合人体运动生物力学规律及美学原理,动作技术复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观察力能够促进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教师对学生动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瑕疵能够瞬间观察到并给学生指出来,这对缩短教学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历经几十年不同时期的教学观察对比和典型案例分析对观察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供大家商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大量收集阅读了观察力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书籍,定义了体育运动中的观察力及特点。

1.2.2 专家访谈法:对于体操教学中学生在观察示范时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1.2.3 观察记录统计法:对1988-2015年28年来体育系”双杠支撑前摆向内转体180度下”第一次课教学,示范效果在教案的课后小结中做了记录,并对示范和观察方面的记录做了统计。

2. 观察力的生物学基础

观察是以感觉活动为介入点开始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过程。生理学、心理学早已证实:感觉有其赖以活动的生物物质基础,主要划分为三大部分(1)感觉器官:直接接受体内、体外的刺激(信息),如肢体中肌肉、关节里的本体感受器,眼睛中的视锥细胞,舌尖上的味蕾等都是负责接收并转换能量的核心装置。(2)传入神经:负责将能量(或信息)传向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是大脑)。(3)大脑皮下和皮层中枢:接受信息并负责解释,产生相应的感觉。以上三个部分统称为感觉的分析器。在所有感觉过程中,这些分析器都遵从着同样的工作模式:感受信息、转换能量、传入神经传递信息、高级神经中枢接受信息并分析加工,产生感觉。观察力正是基于这种感知觉的生物基础而进行的一种主动的心理活动。观察力正是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那么在体操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有关引起学生注意的示范演示的动作都与其有紧密关系,并且也会产生一些其它的心理活动,这样也便于我们分析探究学生出现的问题。

3. 体育运动中观察力的特点

在心理学领域中,观察与注意是分不开的,它们二者的心理现象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所区别。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讲的是对观察对象的认知过程;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强调在某一瞬间内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对象,讲的是观察者集中精力于某个对象上的状态。在现实的体育活动中,没有离开“注意”的“观察”,也不会有离开“观察”的“注意”。体育运动中因项目的不同对运动员注意的要求而各有其特点,也就是现在研究的“选择性注意”。比如,球类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来球的飞行线路和速度;拳击运动员总是试图发现对方弱点,击中对手;体操运动员要避开所有干扰集中注意于表演等等。所以说体育运动中的观察力是在各运动项目长期系统训练中使运动员从不稳定、间断的表现,转变成为一种稳定经常的表现,并逐步变成个人习惯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成为个性心理特征的观察力,又影响和改造着观察的结构和内容。

4.“三基教育”是形成观察力的必要因素

从70年代直至现在我们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有一个动作始终保留着,即“双杠支撑前摆向内转体180度下”,这个动作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动作示范瞬间即可完成、稍纵即逝。从长期的教学当中发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学生,在观察动作示范时能够敏锐扑捉到动作完成的基本要素,看过示范后即可粗略完成动作。而素质差、底子薄的学生常常是看完示范后显得很迷茫,同他们交流后得知,他们看完示范后收获的信息很少,有些甚至没有,感觉就没有看清楚动作是怎么做的,只是一个动作轮廓,往往是要求老师再做一次并配合讲解才行。这种现象在统计的课后总结里也得到了证实:90年代之前的学生此种现象较少;90年代之后此种现象就比较常见了,尤其是进入二000年后这种现象就比较普遍了。见表1:

表1 动作示范效果课后小结统计表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中小学校逐步取消体操课程内容以及高考体育取消专项考试有一定的相关性。学生的体育课缺少了技术性的内容,基本技能也就谈不到,身体素质不够全面,并且呈现下降趋势。这就充分说明已有的动作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有助于观察的准确性。第二种现象是示范的高标准和一般标准所产生的结果:初学该动作时,年轻教师在做示范时往往力求完美,动作幅度大,标准高。基础好的学生观察完后,显得很兴奋,急于练习,并且能够做出来。对于他们来说不但看清了动作做法,而且还点燃了练习的兴奋性;基础差的学生则表现出畏难,不愿上器械的现象,并且动作十有八九是错的。对于他们来说,首先观察到的信息是太难了,根本就没有顾及到动作的做法,高标准的示范反倒抑制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初步学习有一定动作技术要求和难度的动作时,示范一定要做的轻巧、易做、幅度不可太大,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接受和观察。这二种现象都充分说明,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后在观察动作技术时往往不受其它心理因素的干扰,注意力比较专注,而且获得的信息量也大。

5. 观察力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5.1 观察力的培养途径 观察力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才能增强。除了教师有计划培养外,学生自己也应该有意识地自我培养。

5.1.1 树立观察意识,随时随地观察 生活中处处有知识,事事有学问,细心观察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而且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要结合所学的项目及学生各自的特点而能够甄别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在课堂上不只是注意教师的讲解、示范,同样也要观察其他学生的练习情况,他们的动作是否准确原因在哪里。这样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观察力,长期而为就会增强自己的观察力,反之又会提高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

5.1.2 加强课堂实践教学 我们知道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观察力的基本因素那么课堂实践教学就是培养观察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的技术教学中一定要扎实学生的基本技术,使他们达到能够区分正误动作的程度。体操动力性动作的肌肉做功特点是爆发性收缩,所以有时间、方向、身体局部发力及其他部位协调配合等许多因素组成。因此在建立动作概念及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都会或短或长地出现泛化、分化的过程直至动作巩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动作的表象由初期的模糊也随着动作技能的逐步形成而逐渐清晰起来,能看清动作的过程并不说明具备了观察力,只有看清动作并能指出问题所在,才能说观察力建立了。

5.1.3 充分利用智能工具,布置课后作业 在课堂之外充分利用多媒体、书籍和现代通信工具扩展学生的观察范围,充实观察的力度。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他们观看动作教学视频,并要求他们做出观后感,即对该动作的理解。在课堂实践教学时给见习生一个任务就是运用智能手机拍摄讲解示范的视频,便于课后复习观察。同样拍摄学生动作过程视频与教师示范视频反复对比观看,以提高其对动作的理解力和观察力。

5.1.4 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运用具体的方法,并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中,有目的的实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下几个较为实用的方法。

5.2 重视演示、准确示范 动作教学示范是体操教学中,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教法手段。准确的示范,才能得到正确的观察效果,这样的演示才具有观察的价值,才有利于观察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呢?上文已提到动作示范要以大多数学生观察并获得的信息量大、基础差的学生看后无压力感为前提,要做到技术准确、动作轻巧自如,动作幅度依据学生的普遍情况而定(这就要求教师对所带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身体素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5.2.1 提出问题、引导思维 观察是手段,皆在发现和探索。是要将观察到的信息,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达到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目的。在所有的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讲解与示范都是不可分割的传授动作信息的最佳结合。在动作示范之前提醒学生观察动作的重要环节、及肢体发力的方向及方式,这样便于学生看清动作。随后提出为什么在这个时机发力及发力的方向,明示动作原理可以加速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在动作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也要时常提醒学生互相观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去思索引起该问题的原因,这样可以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

5.2.2 处处留心、提高专业素养人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有心观察的学生获得信息多,领悟早,掌握动作就快一些。因此我们要长提醒学生多看,多想,把自己学过的理论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观察的能力。要在专业方面独具慧眼还要提高专业素养,而专业素养则包含了基本技术、基本理论等。总之就是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我们常说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丰富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同观察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在观察时注意力的集中度以及扑捉关键环节的准确性也会随之提高。

5.3 观察力的培养要注重以计划性和自觉性、持续性和精确性为原则,贯穿到教学计划之中。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有能动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善于把自己的注意力有意识地集中和保持在观察对象上。那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在观察前教师要把观察的对象、内容如动作过程、动作环节、运动方向等交代清楚,也就是说影响动作的因素交代的越清楚,学生收获越大。在观察时,学生只有明确了观察的目的任务,才能集中注意力把直觉导向观察的对象,使观察成为独立、主动、积极的认知过程。所以观察力的培养要贯穿到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并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要将学生的观察行为从不稳定、不自觉经过长期的有计划训练变成为一种稳定、自觉的行为,并逐渐转变成个人习惯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我们都知道体育教学中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是“先安排学习内容,后安排复习教材”,也就是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候,他们的兴奋性合适、注意力集中、观察动作示范精准有助于建立动作概念。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有些学生会出现疲劳,相应的就会出现兴奋性降低、注意力不够集中,观察力就不够精确,这都是很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耐久力和意志品质,在学生出现疲劳的时候有意安排正误对比的方式进行观察,诊断出技术错误,有助于观察精准性的培养。

6. 总结

综上所述观察力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是竟赛场上扑捉战机的法宝、是教师纠正学生错误的重要依据。在体操教学与训练中通过课上、课下二种途径,采取常用的示范、语言等方法,但却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贯彻进观察力培养的意识。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观察能力。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及日后的实际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观察力体操动作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动作描写要具体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