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匀市城区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调查与分析

2019-07-11江声策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都匀市教案心率

江声策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是科学体系的课程,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根据上课时间、课的类型、季节以及学生在课中能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来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才能达到以发展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在上课过程中,掌握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的内涵,通过观察,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加以调整,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身体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运动。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处于连续下降趋势,这与体育教学过程中追求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不重视运动负荷息息相关的。树立科学运动的思想,遵循一定的要求在体育课中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做好课前运动负荷的设计并在课中良好的调控运动负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正确的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与合理的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都匀市城区内的都匀二中、三中、六中三所学校初、高中体育课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2个班,每个班各选男女各1名学生,共104个学生为测试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法

制订观察设计方案,观察并记录每节体育课各部分时间分配、课堂各环节所占时间,教师课堂组织与管理等。

1.2.2 实验法

在随机抽取52个班中,每个班再随机抽取男女各1名学生,用polar v800型心率表记录整堂课心率变化,测试结束后将所测数据通过USB连接线传输至计算机Polar Flowsync软件进行分析,同时记录每堂课各环节所占时间。

1.2.3 内容分析法

对52份体育课教案进行分析,观测教案中是否有各部分运动量安排、预计最大心率、平均心率、心率变化曲线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有关内容指标进行分析。

表1 都匀市城区中学体育课各部分时间分配统计表

1.2.4 文献资料法

通过数字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研究文献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5 数理统计法

对各项测试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课中各部分时间分配

每节体育课的时间为45min,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个部分,组织结构要严谨充分利用一堂课45min,必须周密考虑整堂课中的各个部分时间分配,通常认为准备部分所占时间比为15%-25%,基本部分未60%-70%,结束部分未10%-15%[1]。从表1可以看出,开始部分时间占比为8%,所占时间过多,主要是因为上课集合时学生有拖拉现象,集合整队过慢而导致时间消耗过多;准备部分时间占比为25.5%,与参考值比较,比例偏高,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做完徒手操后,又增加游戏内容,使准备部分时间稍长;基本部分时间占比为53.6%,远低于参考比例;结束部分时间占比为12.9%,和参考比例比较吻合,结束部分时间安排合理。总体来说,都匀市城区中学体育课开始部分和基本部分占用时间过多,而基本部分时间过少,结束部分安排合理。

2.2 体育课中各环节运动密度

表2 都匀市城区中学体育课各环节运动密度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相互观察与帮助、休息、组织措施等时间分配与参考比例相吻合,安排比较合理;教师指导时间虽然在参考范围内,但是几乎接近参考值的上限,相对而言所占时间稍多;而学生做练习时间只有13.4分钟,只占整堂课的27.6%,与参考比例相比明显偏少,导致学生练习时间不够;不合理时间平均为4.2分钟,占到了整堂课的9.3%,主要原因是课堂中教师讲解不精练、队形调动拖沓、场地器材准备时间过长,加上学生拖拉不积极、临时突发状况处理等导致浪费时间。

2.3 体育课各部分运动强度情况

表3 都匀市城区中学体育课各时段心率变化统计表

从表3可看出,从学生体育课各个部分的脉搏变化情况来看,随着体育课的进程,学生的心率随之上升,到基本部分时心率可达到整堂课的最大强度,男生的心率达到了145.5次/分,而女生的达到了150.2次/分;则到结束部分时心率逐渐下降男生到117.8次/分,女生124.7次/分,课后10min,男女生的平均心率接近安静时心率,分别为92.1次/分和94.3次/分;整堂课男生平均心率为114.2次/分女生为118.6次/分,通过公式:运动指数=课中平均心率/课前安静心率,计算出整堂课生理负担指数男女生都为1.3,经查表[2],得出生理负担运动强度为较小。

2.4 体育课教案

表4 都匀市城区中学体育课教案情况统计表(n=52)

教案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对都匀市城区教师的体育课教案进行观测得知(表4),大部分教师的教案中有各部分预计心率、预计平均心率、预计最大心率、练习密度和心率曲线图等内容,少部分教师教案中则完全没有相关内容,缺乏对运动负荷的考虑和安排;在对运动负荷等内容仔细分析后,发现虽然大部分教师教案中有关于运动负荷的内容,但是写的比较随意,有的甚至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而有的教案只是流于形式,只是为教案中有所体现,但是缺乏认真设计,有的对预计心率估计不准确,与实际的运动负荷相差较大,甚至有的有悖于体育可基本规律。

3. 结论

3.1 体育课各部分时间安排不太合理

都匀市城区中学体育课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占用时间过多,基本部分安排时间过少,结束部分时间安排相对合理。

3.2 体育课练习密度偏小

都匀市城区中学体育课学生练习密度偏小,教师讲解指导时间过多,存在一定的浪费课堂时间现象。

3.3 体育课总体运动强度偏小

都匀市城区中学体育课平均心率偏小,运动强度偏小。

3.4 教案中没有重视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

都匀市城区中学体育课教案大部分有运动负荷的内容,少部分基本没有运动负荷的内容,有的教案运动负荷存在比较随意、流于形式,缺乏认真的设计和思考。

4. 建议

4.1 教师要掌握运动负荷原理,认真设计教案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运动负荷的有关知识和原理,根据体育课特点制定相适宜地运动负荷,在编写教案中应写出各部分预计心率和运动量、最大心率、平均心率等指标预估,预计心率曲线、各项运动密度安排等内容,同时课后及时总结、调整,只有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体育课才能达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效果。

4.2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身体反应的观测

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测量学生各阶段的脉搏、血压等,同时观察学生的面色、表情、呼吸频率、动作、出汗量等指标,询问学生主观感觉程度,了解学生的运动负荷是否合适,及时调整。

4.3 加强课堂组织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容易出现拖拉、不积极,教师讲解不简洁、动作示范过多,加上场地器材限制等因素,导致基本部分的时间过少,学生练习的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新意,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教师要注意语言简练,教学结构严谨,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堂调动和衔接要合理。

猜你喜欢

都匀市教案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野猴闯入蛋糕店吃“霸王餐”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都匀市挂牌成立老干部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