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保赤丸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2019-07-11高艳,梁帆,高翔
高 艳,梁 帆,高 翔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 300134)
近年来儿童便秘发生率逐年提升,与儿童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及排便习惯等密切相关。2006年公布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指出,小儿便秘的门诊量占儿科消化门诊的25%,占儿科门诊量的5%~10%[1]。可见便秘已成为儿科疾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2]。其中功能性便秘占90%~95%[3]。功能性便秘是指缺乏器质性病因,没有结构异常或代谢障碍的便秘[4],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粪便硬结、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以及排便未尽等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肠胃疾病[5]。本文以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运用王氏保赤丸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在本院门急诊收治的106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 例,女62 例,年龄范围为1个月~10岁5个月。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给药前大便的初始性状与频次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
1.2便秘诊断标准 本研究按照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为依据,其依照年龄不同分为以下两种诊断标准[6]:4岁以下儿童至少符合以下两点达1个月:①每周排便≤2 次;②能自己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发生1 次便失禁;③有粪便过度潴留史;④有排便疼痛或费力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⑥有大块粪便堵塞厕所管道史。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排除大量粪便后,伴随症状很快消失。4岁以上儿童必须符合以下至少两点或两点以上至少2 个月,每周发作至少1 次,且不满足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①每周于厕所内排便≤2 次;②每周至少发生1 次便失禁;③有保持体位或过度克制排便史;④有排便疼痛或费力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⑥有大块粪便堵塞厕所管道史。
1.3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②患儿服药依从性好,监护人知情并同意按治疗方法操作。排除标准:①先天性便秘;②器质性便秘;③患儿或监护人无法配合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①调节饮食,适量补充水分,加强粗粮、蔬菜水果及含渣食物的摄入,减少精细饮食喂养,忌食辛辣油炸食品;②训练定时排便;③每日安排适量户外活动;④母乳喂养期患儿,其母亲饮食按上述要求进行调整;⑤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与治疗便秘相关药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服用王氏保赤丸进行治疗。其给药剂量如下:1~2次/d或遵嘱医嘱。 ①6个月以下5丸/次;②6~24个月:每超过1个月加1丸;③2~7周岁:每超半岁加5丸;④7~14周岁60丸/次。
1.5Bristol粪便分型标准 Bristol 粪便分型及评分标准[7,8]:Ⅰ型:粪便呈颗颗硬球;Ⅱ型:香肠状,表面凹凸;Ⅲ型:香肠状,表面有裂痕;Ⅳ型:像香肠或蛇一样,表面光滑;Ⅴ型:断边光滑的柔软块状;Ⅵ型:粗边蓬松块,糊状大便;Ⅶ型:水状,无固块体。Ⅰ型记1 分;Ⅱ型记2分;Ⅲ型记3 分;Ⅳ~Ⅶ型记4 分。Ⅰ~Ⅲ型提示为便秘,Ⅳ~Ⅶ型提示为排便正常。每周排便次数及记分标准:1 次/周,记1 分;2 次/周,记2 分;3次/周,记3 分;4 次/周,记4 分;5 次/周及以上,记5 分。对两组患儿给药前及给药7和14 d后,粪便分型及排便频次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
1.6 临床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儿给药前及给药7和14 d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疗效判定标准如下[9]:①痊愈:大便1次/d,便质为成形软便或糊状便,排便困难及其他伴随症状基本消失;②显效:排便次数每周4次以上,软便,排出顺利(偶尔困难),其他症状改善明显;③有效:排便次数比原来每周增加1次以上,但仍显困难,其他伴随症状有改善;④无效:排便情况及伴随症状治疗前后基本不变。
2 结果
2.1粪便性状评分比较 治疗7和14 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的粪便性状评分均显著提高,治疗组治疗14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7和14 d后的粪便性状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粪便性状比较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排便频次评分比较 治疗7和14 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的排便频次评分均显著提高,治疗组治疗14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7和14 d后的排便频次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排便频次比较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7和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便秘诊断标准 本研究符合便秘诊断标准的106例患儿中,均满足“每周排便2次及以下”和“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史”两项诊断指标。
“大便失禁”是指粪便或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的流出肛门外。给患儿的身体和精神造成极大痛苦,干扰其正常的生活。大便失禁是功能性便秘严重程度评价及持续监测的客观指标[10],也是本文诊断功能性便秘用到的指标之一。
“是否有大量粪便潴留”主要依靠医生就诊时对患儿腹部的触诊来判断,对时间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较少用到此标准。
“直肠内有巨大的粪块” 这项指标在本研究诊断标准中也用之较少,因该指标需要辅助以X线检查来完成,除非必要一般未给患儿做该项检查。
本研究患儿依据的诊断标准中,未出现“排出的粪便粗大致下水道堵塞”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罗马Ⅲ便秘诊断标准来源于欧洲评价标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中含纤维素食物少,含蛋白质成分较多,所以易引起更为严重的便秘。加之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小龄患儿为主,故该诊断标准在本研究中未曾用到。
3.2功能性便秘病因及常用药物 目前,西医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致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多归结于膳食不合理、胃动力异常、胃肠激素水平异常、肠道菌群失调、遗传因素、排便习惯不良、缺乏运动及精神心理等因素[11]。目前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促动力药、微生态制剂[12]等,但大多远期效果不理想,易复发,且不良反应较大,易致腹泻、电解质紊乱、药物依赖[13]等,长期使用不利于儿童健康。
3.3王氏的组方及治疗机理 中医认为,儿童功能性便秘以饮食积滞、痰热内盛居多[14]。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后容易化热,热结津伤,肠道失于濡润导致大便干结[15];加之饮食不知自节,“脾常不足”,乳食易停滞肠胃,传导失职,秘结不通而成便秘[16]。
中成药组方复杂,成分繁多,其机制的研究更增加了复杂性和多样性[17]。可避免部分药品疗效单一的缺陷,通过多途径改善胃肠功能[18]。纵观王氏保赤丸,主要成分由大黄、黄连、巴豆霜、荸荠粉、制胆南星、川贝母等组成。其中大黄、黄连可泻热通肠,用于实热便秘;巴豆霜能峻下消积,用于寒积便秘、二便不通;对于热积和寒积便秘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荸荠粉能利尿通便、消食除胀;制胆南星燥湿化痰;川贝母清热润肺,肺与大肠相表里,有助于大肠清除积滞。诸药合用,具有较好的健脾胃、助消化、泻火解毒、消积导滞之功。
通过分析病史发现,本研究106例患儿中,多为学龄前儿童,且多数患儿偏食。因膳食中含大量蛋白质、而较少食用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缺乏正常排便习惯训练及运动。且体内多有积滞实火,脾胃功能失调,胃热伤津,肠燥失润,多为本研究患儿导致功能性便秘的原因。
腹痛、腹泻是通便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9]。服用王氏保赤丸后,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如腹泻或者药物过敏现象,很多排便费力的患儿可相对自主轻松排便,疼痛感也随之显著缓解,治疗组在大便性状、排便频次及临床疗效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服用王氏保赤丸后,治疗组对粪便性状、排便频次、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王氏保赤丸组方严谨,药物性质平和、配伍得当,且剂量明确,易于服用。在便秘儿童合理膳食、培养运动及良好排便习惯的基础上,服用该药,具有健脾、泻热、消积化滞之功,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为临床治疗儿童便秘的常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