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2019-07-10李姣楠
【摘要】小提琴演奏教学是我国小提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演奏者两手之间的姿势问题,这些常见问题直接影响小提琴演奏教学的质量。本文就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教学;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许多学生持琴姿势的问题直接影响小提琴演奏教学的进度和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以放松的心态进行小提琴学习及姿势的掌握,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协调放松的学习体验环境,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练琴进度和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小提琴演奏教学的质量。
一、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中常见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在进行小提琴教学前,学生的小提琴基礎水平是不同的,一些学生由于家庭和儿时基础的原因已经有了一定的小提琴基础,而一些学生则是零基础入学,教师在教学时容易造成教学尺度把控不准确,太难的课程,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太简单的课程又使学生失去兴趣,降低课堂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没有基础演奏姿势的学生往往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
在基础技术中,这些水平较差的学生在持弓的正确手型上往往因为较紧张的肢体动作而过于用力,无法将小提琴演奏把控好一个良好的接触位置,使演奏效果不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存在着整体持琴手臂较为僵硬的问题,无法灵活地支撑运弓和换弦等基础操作,并且僵硬的手臂会影响到手腕力量的运用,使许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动作较为僵硬,经常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重音,影响演奏质量。
(二)学生的兴趣不足
小提琴教学需要一个入门的过程,是学生自发地从内心产生对小提琴演奏兴趣的过程。而一般的小提琴课堂学生参与度较差,不单是因为小提琴教学理念不够先进,还有着教师课堂模式僵化的原因。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的模式太过刻板,学生单一的受到知识的灌输,导致吸收效率和课堂兴趣度低下。在小提琴基础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良好的耐心,帮助那些姿势不规范的学生及时进行调整,以更为轻松的心态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小提琴基本弓法的训练要点
在练习大分弓的时候,学生要注意弓速的调整,要将整个身体的上部分形成一体。通过协调放松的姿势调节整体的运弓状态,让整个身体变成一个灵活有弹性的弹簧。
在练习顿弓的过程中,要缓慢地将弓靠近弓尖处进行发音练习,并聆听发音过程中是否出现断音。
在练习跳弓的时候,要注重手腕与下臂的联动,整体手臂要配合好弓杆做出一个类似招手的动作,并利用不断加速的弓杆发挥整体的弹性。
在练习下半弓及弓根部位时,要根据设计演奏状态不断调整肘部高度,与弓杆形成一个良好的水平面,使手腕在演奏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垂直动作,形成轻松协调的演奏姿势。
三、提升小提琴基本技术教学质量的举措
(一)强化技能与知识训练
在小提琴演奏能力培养中,学生的乐理知识是基础,是学生构建内心小提琴世界、理解和消化外来小提琴元素的重要前提。在小提琴课程教学中,乐理基础知识是小提琴演奏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理解小提琴和鉴赏小提琴的根本。在小提琴演奏教学方式中,主要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不同音阶的演奏,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基本演奏技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提琴基本技术教学的一大重点是左右手协调能力的教学。教师要保证学生运用右手可以进行持弓和运弓,通过右手的整体协调运动控制弓的力度和进行发音,并进行分弓、跳弓、顿弓等基础手法的锻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左手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持琴姿势,为演奏构成一个良好的框架,并通过手指的调节控制小提琴的音准,通过身体左半部的协调运作建立基本的小提琴演奏框架。
(二)提高音准与节奏感知
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音准和节奏感知能力的训练,在小提琴教学中,分辨不同种类的音准和感知节奏的能力是小提琴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内省小提琴听觉感知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旋律、和弦、调性等方面的培养,并加强学生感知小提琴的张驰度,以此锻炼学生的小提琴感知能力。
在小提琴音准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小提琴的音域进行划分,低把位的音域要高,高把位的音域要低。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学生在接触琴弦的过程中,不同琴弦位置和不同力度的变化带来的音准变化是巨大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以更为协调放松的姿势和心态进行音准练习,并通过视唱练耳的方式正确认识到小提琴音高的一些基础概念,从根本上提高小提琴基础技术的教学质量。
(三)完善课程理论教学
小提琴课程教学具备良好的互动性,主要课程应分给小提琴理论教学和小提琴鉴赏教学。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首先,教师要做好小提琴理论课堂教学,小提琴教学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类课程,需要理论和实践并重。在理论教学中,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不能只强调学生的小提琴技巧教学而忽略了学员的人文素质教学。
(四)利用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小提琴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效率低下,每名学生对小提琴动作和艺术类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解。为强化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和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在新时代的大网络背景下,优秀的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教师和学生得以在网络上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予教师在授课、研究等方面巨大的便利,同时也把师生关系的交流带入到整个大网络环境中。在实际的小提琴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更直观的小提琴观赏体验。
(五)转变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评价
转变思想是进行小提琴教学课程改革的先导,目前,在大部分小提琴教学课程中,任课教师往往以小提琴训练的一些专业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小提琴综合能力、艺术类人文素养的培养。小提琴课程培养应该将培养学生小提琴技能与培养他们正确的艺术类观念置于同等的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类兴趣、意识、习惯、观念,在素质教育的宏观目标下,实现学生的全面提高。在小提琴课程素质教育培养下,要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小提琴课程培养模式。在以学生为核心的小提琴教学培养模式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完善教学活动的有效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改善学生的课程学习进步,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
四、结束语
在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基础技术教学是决定小提琴教学进度与质量的重点教学部分。因此,教师要从改良教学布局、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型教学技术等方面入手,强化基础技能的相关训练,以此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演奏框架、控制好小提琴的音准和节奏。将小提琴的基础技术与乐器表现力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
参考文献
[1]聂晓.小提琴演奏教学基础技术中的常见问题[J].戏剧之家,2018(5):159-160.
作者简介:李姣楠(1978—),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二级演奏员,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