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 赋予儿童数学智慧生长的动力

2019-07-10杨海花

新课程·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深度学习生长

杨海花

摘 要:数学是发展学生心智的学科。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迸发思维火花,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从深度设计、深度思考、深度应用的角度,探寻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智慧的生长。

关键词:深度学习;数学智慧;思维品质;生长

数学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智慧生长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迸发思维火花,使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产生有思维含量的数学思考,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积极地进行数学思考,数学认知逐步由表及里,数学理解由模糊到清晰,这样学生的知识建构就更全面、更合理、更深入。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取决于教师的教。教师不仅要关注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真做好教学内容的分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适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不断把学生的数学理解引入深处,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一、深度设计——深度学习的必要

学生的数学认知是由浅入深,逐步展开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就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层次。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层次性,形成阶梯式的认知过程,让学生的学习由未知走向已知,从易到难,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由浅入深。

如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师以“学生体验”为设计主线,以“学生感悟”为设计落足点,精心设计“角的度量”认知过程。

1.为什么要量角

教师先从角的大小比较出发,溝通学生已有认知和新知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各自在练习纸上画出一个角,尝试比一比画出的角,谁的大?交流比较角的方法,可以把两个重合在一起,看哪个角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大的角比小的角大多少呢?学生用语言描述得五花八门的。由此,引出探究的内容:要比较角的大小,需要用一个统一的测量单位来测量角的大小,也就是角的度量问题。

2.用什么来量角

教师结合课件和量角器的实物,尝试把量角器动态化,使学生充分认识量角器,探索量角的方法。出示一个半圆形,把一个半圆形以圆心为中心点可以看成多少度的角?把平角(180°)平均分成18份,说一说每份所对的角是多少度?让学生认识10°的角。如果需要量比10°还少的角,就需要把10°的角再细分,平均分成10份。这样,半圆就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其中1份所表示的角就是多少度?让学生观察1°的角,感悟1°的角的大小,建立1°的表象。

3.怎样量角

让学生从量角器上找角。找内圈的角,先找出右边的零刻度线,依次找出10°,30°,50°,90°,120°的角,观察角的另一条边的位置。再用相类似的方法找外圈的角。在找角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量角的活动,适时总结量角的方法: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从0刻度线数起,找到另一条边所过的刻度。

二、深度思考——深度学习的关键

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思考。深度的数学思考是建立在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师要理清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组织教学,设计的数学问题应引导学生产生思考的欲望,适当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理解。

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来建立“二分之一”的表象。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一一交流并展示学生的表示方法。

师:同样的长方形纸,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和大小各不同,为什么都是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呢?

学生明确:是把同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都是其中的一份。

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在同样大小的圆片中涂色表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

引导学生思考:同样大小的圆,你可以想到什么?

生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生2: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

生3:二分之一里有两个四分之一,四分之一里有两个八分之一,二分之一里有四个八分之一。

……

教师通过问题适时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含义,通过直观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大小,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操作、分析、概括等思维过程,获得数学知识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促使学生的认知不断清晰、理解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收获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获得数学智慧生长的动力。

三、深度应用——深度学习的价值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巩固已有认知,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知识的深度应用,拓展延伸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价值,积累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品质,丰富数学学科素养。

如教学“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教师出示:小红要把一根木条钉在墙上,她钉了一个钉子,结果发现木条会转动。这是为什么?如何固定木条?

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过1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钉了一个钉子相当于经过这点,有无数条直线,所以能转动。要固定,需要再钉一个钉子,两个钉子就确定了两个点位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表面现象中找寻本质,感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发展数学思维,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要从“教知识的课堂”向“发展数学素养的课堂”转变,引导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立足于深度的数学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深度学习,提升数学思维品质,促进数学智慧的生长。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深度学习生长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