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训练法在高职体育舞蹈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7-10陈战永
陈战永
摘要: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分摩登舞项群和拉丁舞项群两个项群,共十个舞种。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体育舞蹈将体育、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对学生思维记忆能力和四肢运动的发展具有相当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各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由于表象训练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巩固和加强运动技能水平,改善动作技能学习效率,稳定自身运动技能水平,因此在高校体育舞蹈普修课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表象训练法;高职体育;普修;舞蹈
1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体育舞蹈动机分析
首先是增强体质,体育舞蹈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系统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对疾病的抵抗力。其次是健身健美,体育舞蹈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够消耗脂肪,塑造健美的身材,也能强健身体,可以让学生体质越来越好,是一项比较好的健身运动。然后体育舞蹈能够调节心理,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借助体育舞蹈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在体育活动中放松减压,缓冲压力。由于当代大学生普遍空闲时间比较多,利用这些空余时间去从事体育舞蹈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规划课余时间。最后体育舞蹈是一项群体性社会体育活动,学习体育舞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能让学生多一项人际交往的技能。
1.2表象训练法的有关概念
心理活动往往与运动技术的形成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因此表象训练法在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普修课教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作为心理训练方法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运用主要是从心理训练与技术教学的角度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进行课程相关的表象训练,使学生在头脑中不断回顾、修正和创作来完善自己的体育舞蹈动作,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这一训练方法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自学、观察和自我锻炼等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国内学者陈学东认为:人们在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情景和运动动作并有意利用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在大脑中进行想象练习,从而唤醒运动感觉,增强动作技能和控制情绪能力的过程就是表象训练。
1.3表象训练法的应用前景
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就好象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也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心理演练等。由美国心理学家苏恩教授首先提出,是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最有效最常用的一种训练教学方式,他规避了传统的机械化的体育舞蹈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在大脑中重现已经形成的表象来提高、巩固所获得的技术、战术或者调整心理状态,对学生的思维巩固和情绪调节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但是随着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技术水平的额不断提高,表象训练法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巩固和完善自身。教师也要发挥表象训练在高校体育舞蹈普修课中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在进行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先进行体育舞蹈动作的讲解的动作与示范,让学生通过想象在脑海里来构建初步的体育舞蹈动作的表象,从而提升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肌肉控制水平。在进行身体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给予鼓励与帮助使学生感受到成功体育的乐趣,帮助学生形成体育运动的爱好和习惯。在动作的泛化和分化阶段教师应该使用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完成技术与动作的配合,以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表象训练法的程序是:表象练习--技术动作练习--重点动作表象练习--改进技术动作练习。
1.4表象训练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4.1体育舞蹈学习方法设计
体育舞蹈需要动作在多方面都要合格,这需要老师对舞蹈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老师要在学生身边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及时纠正,使学生对舞蹈进行自觉的掌握和创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分为以下几点进行实施。
1.4.2掌握动作阶段
由于刚开始学生对舞蹈动作不熟悉,所以又老师给学生播放舞蹈视频,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再由老师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然后给学生说明舞蹈动作的重点,来规范学生的舞蹈动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安排,两个人的对照练习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不足并加以改正,能对自己的舞蹈动作更好地了解和规范在再次观看舞蹈录像的时候,更、借助直接地观看舞蹈动作,对于学生掌握舞蹈动作有极大的帮助。
1.4.3提高动作完成度阶段
教学过程在进行到这里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舞蹈动作,在初步掌握舞蹈动作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對舞蹈动作进行提高练习,提高动作的流畅性和熟练度,让学生在脑海里对舞蹈动作做出进一步抽象的分析,在这个动作的初步形成的阶段加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印象,能够使同学之间配合的更积极默契,同时通过一起分析动作,提高了对动作的印象和流畅性。
1.4.4完善动作阶段
提高了舞蹈动作水平之后,我们就要在此基础上做出动作的创新,对舞蹈的整体进行完善,通过表象训练,在同学之间可融合收纳每个人的创新动作,提升创新能力,老师可以在旁指导,并适当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去练习舞蹈,对体育舞蹈产生兴趣和感情,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入社会打好基础,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社会上有好的发展。
2表象训练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2.1使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在体育舞蹈中音乐节奏很容易影响学生对舞蹈动
作的施展和学生的情绪,舞蹈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换动作,所以、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才能更好地跳好舞蹈,对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可以体现在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熟练掌握上,掌握音乐的节奏感对于体育舞蹈教学至关重要。
2.2教师间接指导
老师的间接指导也很重要重要的,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老师的指导,能学生对体育舞蹈产生新的认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很容易的理解体育舞蹈要表达的意思,并在体育舞蹈动作中展现出来,以此更好地提高对以后各种舞蹈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2.3表象训练法在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意义
2.3.1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表象训练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自主自觉进行对动作的思考和体育舞蹈动作练习,能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督促。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并且更加关注自己的技术动作,主动体会分析动作要领,同时开发大脑当中动作处理部分达到来更好学习的目的。表象训练法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技术、体能三者有机结合并且合理协调,达到提高体育舞蹈舞者的动作技术技能水平的目的
2.3.2有利于动作的记忆和提高
在体育舞蹈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在进行表象训练后,会把视觉听觉等知觉的记忆转化为运动的信息,来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对于身体运动的支配力,形成从简单认知到完整动作的理解。在训练后教师应该及时激发学生对动作的感想,通过重现体育舞蹈动作来加深学生对体育舞蹈动作的印象,此时对学生再一次进行表象训练,从而使学生更加生动熟练地掌握舞蹈动作技术。
2.3.3符合客观规律,易于掌握
虽然表象训练法十分符合当前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客观规律,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掌握客观规律,这样才能使得学习到的东西更扎实,首先对舞蹈动作建立初步的认识,然后又利用各种感官强化记忆、其次在脑海中反复进行动作的记忆等使练习者渐渐掌握动作技术要领,这一整套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习者才能接受,渐渐地地掌握好每个动作的要点。
3结语
表象训练法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更加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轻松的体育舞蹈学习环境中,也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和接受体育舞蹈的动作,使学生们主动接受知识的程度更高,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愉悦的心情以及主动学习的主观驱动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肖志艳.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表象训练法的运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5(36).
[2]陳新.表象训练法运用于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的实验研究——以滨州学院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S2).
[3]白冰.应用表象训练法进行有氧舞蹈教学的实验研究[J].教书育人.2011(15).
[4]庞志宏.表象训练对体育舞蹈训练效果的影响[J].运动.2010(08).
[5]索烨,李柏,罗丽俊.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运用音乐表象教学法实验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