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门诊护士怎样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2019-07-09钱瑞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护患护士病人

钱瑞华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220-0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各医院的服务理念迅速更新。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防病治病意识的逐步加强今天,人们渴望得到知识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在护理实践中还做不到有意识地抓住机会主动与患者沟通,尤其是门诊的接诊工作中,在与患者短暂接触中如何做到主动分析来院就诊及候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突出优质服务,主动改善医患关系,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满意服务。

1 沟通的目的

1.1 通过沟通这一过程可使护患双方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1.2 通过沟通可将医院的医疗信息及优质服务传递给患者。

1.3 通过沟通降低不确定信息,开展有效地工作。

2 影响和阻遏沟通双方接受的因素

2.1 沟通的欲望:护患双方要有沟通的愿望。

2.2激烈的言辞:作为门诊护士除需有适当的言辞外,还需要有动听的声音。柔和悦耳的交谈对其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完美的心理安抚。

2.3 思想不集中:精力要集中,表情要专注,切勿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并不时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同时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不同心理特点给予适度引导。

2.4 偏见:对身有残疾的患者,不应采取讥笑、讽刺的态度,护士应以自然平静为宜,态度庄重。避免谈论病人的私生活以免造成患者心理性负担,从而产生情感交流的抵触感。特别是对病人的隐私及生理缺陷应严格遵守医疗保护制度,以免伤害病人自尊心。

25 沟通双方对彼此的评价与双方自我评价不同: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素养,不同性别,不同疾病的患者内心反应、思维范围、交谈内容都各有异。

26 谈话环境:安静、舒适、优美的环境易于沟通。

3 掌握不同病人的心理反应

31 焦虑和恐惧心理:这种恐惧是非常强烈的,而且从心理上、精神上折磨着病人。这是为他们对即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无法控制[1],也可能来自医院环境的不熟悉,因此护理人员应进行耐心解释以解除其心理状态。

32 主观感觉异常:病人的主观感觉常出现异常,如同办公室工作人员患肝炎后,自己也感觉肝区痛、厌油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等。

33 猜疑心加重: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等不良疾病,护理人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导、解释。

34 自尊性增强:希望别人尊重他,注意了解他的痛苦,受到照顾。

35 情绪容易激动不稳定:遇小事易发怒,特别是甲亢病人及更年期的病人,护士应充分理解予以谅解。

36 依赖性增强:感觉需要别人照顾,被动性加强。

37 孤独感:病人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常有孤独感,护士应主动接近病人并与病人进行交流。

4 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1]

41 创造—个舒适就诊环境,绐患者—种愉快.舒畅的心理感受。

42 安全感的需要:初诊患者对医院环境陌生,心情紧张、急躁。当病人感到护士了解他、尊重他、照顾他、帮助他时就会感到安全放心。

43 被認识与尊重的需要:护士要看到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人,要尊重他、让他有说话和被了解的机会。

44 被接纳与友好的需要:患者在生疏的环境中,护士应热隋、主动地接待病人,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关心病人的疾苦苦,使病人愿意将心中话谈出来。

45 提供信息的需要:病人进人一个新环境,对情况不熟悉,病人需要了解的问题很多。如新技术、新仪器、新的诊疗方法等等多方面的医疗信息。当护士提供给病人需要的信息,将 会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及对医院的信任感。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除了掌握不同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还要通过信号、词、符号、手势或其它动作配合才能完成这一过程,护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护患沟通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动还能更全面地了解病患者的整个病史,做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及时性的治疗,从而使病人得到更满意的服务,达到病患者健康需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20152,43一44

猜你喜欢

护患护士病人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谁是病人
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儿科护士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病人膏育
寻找护士哥哥
还能活多久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