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输血应用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评估价值探讨

2019-07-09耶小伟孙园园洪毅刘静赵强李泽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2期

耶小伟 孙园园 洪毅 刘静 赵强 李泽孟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输血应用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评估价值。方法:从本院确诊为实体肿瘤住院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这些患者在输注红细胞前1h以及输注之后的2d内的枸橼酸钠抗凝实验样本。在样本采集的整个过程中,这些患者都没有应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对比不同条件下,患者输血前后血液样本中D-二聚体水平。结果:这些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有显著的增加,输血量越多,输血次数越多,其含量升高更加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治疗中,可将血浆D-二聚体含量作为依据,能促使输血更加科学和合理。

【关键词】肿瘤患者输血;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评估价值

肿瘤疾病不能通过一次性治疗而康复,需要接受长期治疗,这一期间患者有慢性机体消耗问题,也面临着放疗和化疗之后,其外周血三系细胞逐渐减少的问题。针对此,肿瘤患者不可避免要进行输血,可是输血之后,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会出现一些变化,进而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和评估结果[1]。本文作者就肿瘤患者输血中应用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评估价值研究,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从本院确诊为实体肿瘤住院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全部患者男性与女性比例为47∶39,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56.98±5.68)岁。患者基本资料没有顯著差异性(P>0.05),可做对比研究。患者、家属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具体对比标本是这些患者在输注红细胞前1h以及输注之后的2d内,所采集的枸橼酸钠抗凝实验样本。在样本采集的前后,这些患者都没有应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1.2方法

检测设备为本院最为先进的法国斯塔高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器,抽取患者静脉部位2mL的血液,做离心处理15min,转速设定为2500转/min,检测血浆标本,具体操作过程以说明书为准。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运用免疫比浊方法,0~255ng/mL是正常参考值[2]。

1.3观察指标

对比肿瘤患者输血之前同输血后,血液中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比肿瘤患者输血有无效果下,输血前后血液中该指标含量;对比肿瘤患者不同输血量下,输血前后血液中该指标含量;对比肿瘤患者不同输血次数下,输血前后血液中该

*孙园园为本文通讯作者

指标含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s),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输血前后D-二聚体检测结果

这些患者中输血治疗之后,有52例检测出输血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异常;34例输血前该指标正常,输血前后该指标变化存在着差异(P<0.05)。见表1。

2.2输血效果不同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

输血有效和无效的患者,输血前后的D-二聚体含量,存在着差异(P<0.05),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见表2。

2.3输血量不同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

输血量小于2U的患者,输血前后该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输血量大于等于2U的患者,输血前后该指标存在差异(P<0.05),输血量多,该指标数值越高。见表3。

2.4输血次数不同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

即使输血次数不同,但患者输血前后该项指标含量都有差异(P<0.05),多次输血患者指标增加更明显。见表4。有12例患者输血3U,有1次进行的,有多于2次进行的。

3讨论

临床治疗工作中,常常将D-二聚体作为纤溶亢进和疾病高凝的敏感性指标,其是一种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肿瘤患者一般都会存在纤溶异常和凝血问题,因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常常会增长,检测该指标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患者高凝或者容易血栓的状态,进而避免或者减少肿瘤患者的血栓问题,还可能避免出现DIC问题,这对于长期控制肿瘤生长,以及控制肿瘤生长,有着积极的意义[3]。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应用到放疗或者化疗的方法,这一期间不可不免需要输血治疗,为肿瘤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输血治疗能够有效防止因为携氧能力低下和红细胞减少所引发的急性缺氧症,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表现为影响到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影响肿瘤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最为严重的就是影响到患者出血后凝血功能。所以必须找到一个能够为患者制定科学输血方案的指标依据,进而提出了监测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通过对该指标的检测,可有效地提示出输血会促使肿瘤患者出现高凝状态,还可能出现纤溶亢进状态。当患者输血量超出了2U之后,血浆中该指标含量上升更加明显,尤其是多次输血之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的提升越加明显[4]。可见,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肿瘤患者科学化输血。

此次参与研究的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有显著的增加,输血量越多,输血次数越多,其含量升高更加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肿瘤患者治疗中,可将血浆D-二聚体含量作为依据,能促使输血更加科学和合理。

参考文献

[1]刘建全,彭政.非小细胞肺癌中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6,(03):497-499.

[2]王丽丽,刘峰,张燕捷.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相关性[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09):1427-1431.

[3]朱海生,王仁生.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影响术后复发[J].肿瘤,2016,36(11):1254-1259.

[4]方美华,陈丽珠,冯建捷.子宫颈癌、子宫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05):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