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2019-07-09梁伟
梁伟
【摘 要】两极分化的现象遍及初中教育的几乎每一门学科,两极分化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在教学一线工作学习的老师、同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更加明显地体现出分化的严重性与可怕性,这种不容乐观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细想之,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在哪?如何预防严重分化? 是目前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两极分化;成因
两极分化问题一直是制约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其不但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对两极分化问题的研究。只有了解两极分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够更好地寻找到解决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对策,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初中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对数学学习情感的培养,态度的评价以及价值观的认同,忽略了学生作为数学学习主体的存在,老师一课讲到头,学生则一课听到底,缺少思考,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这样丧失了学习主体地位,单一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机器进行操作。新课程的实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的三维目标来进行,其目的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这门枯燥、乏味学习中,如果没有了情感目的的潜移默化,就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和学习的信心,那么两极分化现象就一定存在。
(二)学习兴趣低,意志力薄弱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知道,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大多是由于自身学习兴趣缺失,从而导致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神学习,不善于和老师交流互动,在小组学习或者合作型学习模式中,懒散不积极,课后练习也经常拖延时间或者敷衍了事。一般而言,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一方面来源于学生本身,学生自身的基础较差,学习比较吃力,长此以往,就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来自教师,有的学生极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的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与心理期望,故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相对较低。
(三)学习目标不清楚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心智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与父母的指导,才能使数学学习有效开展。然而,成绩差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得这些学生的学习行为没有规范要求,从而变得懒散不爱学习。同时,这些学生还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学习中的效率不高,制约了成绩的提升。
(四)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数学认知结构
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二、解决学生两极分化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点
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推动力,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学习兴趣。那么其就能够形成较强的求知欲,能够让自己自觉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初中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主要办法。就目前学生的情况以及素质教育的现状来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可以采取鼓励式教学,又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采取吸引式教学。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教師都必须要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贵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强调开发有力而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在课堂上能够达到有效互动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改变教学思路;给予情感关注,引发精神互动;优化教学过程,引发学习兴趣等策略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师生双方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全面理解,以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知局限所导致的理解障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正确处理好讲练关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实施,或者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都要从学生出发,知识的衔接也要从学生出发。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断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和求知欲望;讲课要有趣味性、系统性和幽默感;教态要自然并和可亲,使学生敢讲、敢问、敢于接近。要根据不同内容更新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设计多种课型,使学生学得活、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有趣;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些习题课、自习课、答疑课,有计划地安排复习课和练习课,这样既帮助系统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三)鼓励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学习
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常会出现一些这样的情况,有时小组活动初中优生一统天下,几乎包揽所有的任务,学困生很难真正参与到合作交往中;性格外向的学生抢着发言争着表现,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当听众;有时也会发现小组讨论看起来似乎非常热闹,但实际上有些讨论与学习无关。为避免这样局面的产生,教师一定要将学习任务分到个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且注意探究的内容是学生可以达到的境界,切忌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实效。此外,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应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低下身”来和学生交流,形成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多向互动,提高课堂的交流效度。
(四)加强心理健康的指导,尽快适应身心发展
教师要多观察,多注意学生的身心变化,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谈话、家访、活动、与学生交朋友等方式,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在学习上,让学生了解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中学学习和小学学习的不同方式,尽快适应中学学习,适应新的变化,跟上整体的进程。
(五)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
在子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无法取代家长第一教师的位置,因此,要想杜绝两极分化问题的产生,教师就必须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首先,要让家长明确认识到,对于子女来说,要想让其拥有一个好的未来和前程,就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到思想教育和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要认清自己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子女教育。其次,在可行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及时地找家长进行谈话。交流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才能够更好地杜绝两极分化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情况的关注,避免学生产生家长和教师相互串通的想法,致使其产生叛逆心理。
三、总结
我们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要以全体学生为本,通过多种渠道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 “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灵聪.关于初中数学学习两极分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肖永松.初中生学习自主性及其发展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郭广坦.如何解决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这一顽疾[J].中国教师,2007(7).
[4]李华.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