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涵建设带动专业发展的思考
2019-07-09李国栋
李国栋
【摘 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品牌意识、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专业建设;双师素质;一体化
为更好的服务于聊城区域经济关于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适应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我院电气工程系积极贯彻学院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推进项目化教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精神,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措施,较好的适应了形势的变化,为进一步促进专业升级,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现代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品牌意识、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推动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周边中职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树立专业建设目标
1.形成先进的专业教育教学理念。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清晰的改革思路和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2.建成高质量的“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使本专业具有深刻的企业背景,与行业经济或区域经济密切相关。针对岗位群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进行课程设计,按照真实性和开放性的环境标准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按照紧密性和共享性的目标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将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一项制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3.建设一流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使专业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合理,有良好的科研或专业技术背景,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以上;依托专业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着力提高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形成专业优势和品牌特色,鼓励教师参与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服务等,增强为行业或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4.专业教学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经费投入满足持续发展需要。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条件满足实践教学要求,与相关行业、企业或职业界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专业建设有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强力支持,学院在政策、资金、师资等方面对本专业予以倾斜,科学规划。
5.带动专业群发展,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整合校内各专业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学科及专业自身优势,实现交叉融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带动专业群发展;开放生产实训资源,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示范性,积极探索社会服务新模式,更多的服务于社会。
三、制定加强专业建设的措施
1.深入贯彻“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践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理念
创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接轨、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通过实施“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在提高了技能培养效果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企业环境,极大提升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形成了“出口畅带动招生旺”的良性循环。
2.构建适应教学目标的、基于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突出针对性,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是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是按学科要求来安排,而是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要来确定,而建立在项目化教学方法上的课程体系则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3.构建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基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在于建立符合中职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可调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项目化教学形式,教师尽可能在实验室或实训场所组织教学,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建立基于项目化的课程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進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的基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4.以精品课程建设提升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水平
在优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构建精品课程体系,是提升本专业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要始终以“精品意识”打造“品牌专业”,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体系,为在校生创造一流的专业教育课程资源。我们今后要紧紧抓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中职专业定位”这条主线打造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教学模式、学生考核,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而带动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二是对课程进行高度概括与凝练,体现课程特色和创新项目,使其能充分体现职业特点,进而形成成果,在同类课程或在专业中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最终提升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乃至专业建设水平。
5.提升师资水平,建设一流教学团队和教学设备设施
打造一支一流的“双师”专业教学团队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根本保障。继续实行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共同制定互培互聘、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一方面,学校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参加企业培训、赴企业实践锻炼、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另一方面,企业将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师傅,到校兼职授课,将真实的生产经验与技能传授给学生,部分企业专家兼职学校专业带头人,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体系的开发工作。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建设以“双师”结构为特征的专业教师队伍,从而促进特色专业发展。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些可以在建设过程中较为轻松的得以解决,但对于建设过程存在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尚需时日进行梳理、深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品牌专业建设切忌急功近利,它需要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和踏踏实实的工作,逐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专业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一照.借力校企合作的一体化课堂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1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