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绘本开启学生阅读的旅程
2019-07-09张维娜许红
张维娜 许红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呵护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绘本情节简单又跌宕起伏,画面生动又色彩丰富,能让小学低年级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近年来,绘本阅读深受广大一线教师喜爱,但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或误区,缺少阅读策略的渗透指导。笔者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及学生认知特点,在多年的低段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发现了绘本阅读在读前激趣、读中指导和读后延伸各教学阶段中的有效指导策略,为学生开启人生阅读的旅程。
关键词:低年级 绘本阅读 指导策略
2012年,学校一年级与幼儿园联谊举行课堂教学幼小衔接活动,笔者与大班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的绘本阅读课《风到哪里去了》。那是第一次走进幼儿园的课堂,也是第一次接触绘本教学,孩子不认识字,拼音也帮不上忙,该安排什么内容呢?笔者把它看作一节语文课在准备,企图带着他们一句一句地朗读故事,还安排了简单的识字环节。结果一群坐不住的娃娃完全与我不在一条道上,30分钟的课上得笔者一头汗。
课后参加了幼儿园的绘本阅读研讨会,笔者才发现,笔者没有从绘本本身出发激起阅读兴趣,也没有运用有效的策略去指导阅读故事情节,导致课尾的拓展说话空泛而不着边际。这哪是学生不对我的路子,分明是笔者没有找准绘本阅读教学的路呀!
回来后笔者便想:小学低年级正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呵护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绘本情节简单却又跌宕起伏,画面生动、色彩丰富,如果把绘本阅读带进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不更加能让小朋友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吗?于是笔者上网寻找中外优秀绘本,列出书单,开启了班级绘本传阅专列。近年的实践中走过弯路,也做出了尝试性的改进,找到了指导低年级绘本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读前:绘本阅读的兴趣引入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小,所以他们更喜欢亲子或师生共读的方式。在阅读中切不可把大人的理解强加给孩子,但可以在聊书时渗透书中不可忽视的信息,来帮助他们读懂绘本。
(一)关注封面上的讯息
当孩子拿到一本绘本,决定他翻开读还是放下不看的重要因素往往就是封面。封面上书名、封面图画都是经过绘者和编辑精心设计的,所以,一定不要忽略封面带给读者的信息。
绘本的封面大多是取自书中的一幅图画,一幅能表现这本书主题的画面,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通常是引发孩子阅读好奇心的第一要素,值得在读前引导学生观察和猜测。如《糟糕,身上长条纹了》的封面就是小女孩卡米拉·克莉姆得了怪病后躺在床上,脸上身上布满了彩色条纹,嘴里含着温度计,一脸忧伤的表情,这样的画面一下子就激起了孩子寻根问底的兴趣。
还有很多绘本的封面是根据书中内容精心创作的。如《小老鼠的漫长一夜》的封面,虽然在内文中没有将这一页单独呈现,但看到封面上这只小老鼠躲在被子里一脸紧张的画面,一下子把整本书的精华都表现出来了。
图画与书名交相呼应,不禁让孩子们好奇书中会讲些什么?是否和自己猜测的一样?从而迫不及待地翻开绘本进入阅读。
至于作者和绘图者,建议在孩子的识字量和阅读量都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引导关注,慢慢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创作者的风格,也能帮助孩子根据喜好去选择读本。
(二)探寻环衬中的秘密。
有些设计师很善于利用环衬进行构图,在孩子翻开书的第一页时,就已经走进了故事的情境中。如《我爸爸》《我妈妈》的环衬是书中爸爸妈妈的衣服图案,每一页中都会有相同的图案,有时变成家里的沙发,有时变成犀牛角上的蝴蝶结,这其实是一条爱的线索。《糟糕,身上长条纹了》环衬是绿色,这是故事中小女孩不爱吃的青豆的颜色,而挑食正是身上长条纹的原因。《地下100層的房子》的环衬是土黄色,让读者翻开第一页就似乎闻到了泥土的芬芳,想要去探寻地下的秘密。
环衬无论是图案或是单色,都在暗示或渲染着作品的审美基调或情感氛围,千万不要忽略。在进入故事阅读前,我们要舍得给孩子时间在这里短暂的停留,感受封面和环衬等页面中表达的主题和传递的其他信息。这停留就像起跑前的热身,为孩子之后的有效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读中:绘本阅读的策略指导
绘本阅读教学追求的也是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文本和图画特点,采取恰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来涵养并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品质。
(一)在预测中丰富故事
绘本是图文并茂的特殊读本,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文字与图画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图画对故事进行合理的推测。如《再见,电视机》这本书里的里昂一家是超级电视迷,使得电视片刻不得休息,终于有一天,电视坚持不住了。里昂一家把电视送到了海边去度假了,电视躺在吊床上怡然自得,但里昂一家却无聊至极,没有电视的日子,里昂一家可以坚持几天呢?结果里昂一家能不能醒悟,不再那么痴迷电视呢?读到一半,让孩子们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进行预测,不仅对故事的情节产生更浓的兴趣,还使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再如绘本《咔嗒,咔嗒,哞》,这本书里有着典型的美国式幽默。当奶牛们用谷仓里翻出的旧打字机给农场主留言说想要电热毯,没能如愿又贴出“今日停奶”的告示来相威胁……无论大人孩子都被一次次爆笑的翻转情节给逗乐了。不过,从头乐到尾的阅读是不会留下太多印象的,故事中许多地方可以停下来带孩子预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奶牛们和农场主又会怎么应对呢?
一个个的悬念,一个个的转折,孩子们的推测看似颠覆常理,但更符合他们的逻辑,激发起他们骨子里爱玩的天性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轻易地把孩子们牢牢地吸引进故事中。
(二)在联结中体悟情感
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却不喧闹,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却不说理,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却不教条。
例如,著名的绘本《我爸爸》《我妈妈》,撰写文字的手法非常相似,它的图画语言和文字并没有直接表达出作者的用意,而是借着孩子天真幽默的口吻,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呈现出了爸爸和妈妈无所不能的日常。两本书都是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母亲的热爱和崇拜。
《再见,电视机》读后让如今同样患有“电子产品中毒症”的孩子们根据生活实际,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发展进行评论,使得孩子们领悟到“中毒”的危害,比起严肃的说教一定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几乎每一册绘本中都有一个潜在的情感或习惯培养话题。如《小象勿忘我》中的“友谊”,《胆小鬼威利》中的“自信”,《喜欢大的国王》中的“知足”,《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中的“环保”,《糟糕,身上长条纹了》中的“不挑食”……要让孩子读懂绘本蕴藏的“画外音”,就需要教师从绘本的特点和孩子的经验基础出发,为孩子搭建与绘本对话的桥梁。
三、读后:绘本阅读的拓展迁移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阅读不仅是一个文本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文本理解和再创造的过程。
(一)假设更换故事的情景或人物
一个孩子们已经熟悉的故事,采用更换情景或更换人物的方式,就可能有不同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练习用同样的思路讲述一个新的故事。如《拼拼凑凑的变色龙》讲的是一只变色龙明明很有本领,却仍对自己不满足,异想天开地想让自己具有所有他喜欢的动物优点。更神奇的是,它居然实现了愿望!愿望实现了,可它真的快乐了吗?变色龙似乎开始怀念起自己原本的样子了……这个故事充满童真,同时发人深省。我们可以设计话题:假设变色龙变成了其他的动物,假设不是变色龙而是你自己会变成不同的身份,故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孩子在想象中开怀大笑,最终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学会了解自己、肯定自己。
对于这样一些寓意深刻的绘本,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展开合理豐富的想象,对绘本的故事进行多元化的探讨。
(二)阅读后的想象再创造
很多绘本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让人脑洞大开,如日本铃木典丈的《我的神奇马桶》一书中,把家里一成不变的马桶画得千奇百怪:弹簧马桶、飞天马桶、胶囊马桶、机器人马桶、移动式马桶……还有为每个好朋友设计的专享马桶:图书馆马桶送给喜欢看书的阿雪,50米跑马桶送给飞毛腿阿健,捕手马桶送给喜欢棒球的浩二……最后,惊险有趣的过山车马桶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又一个马桶的世界!小朋友看了这本书后,一定觉得上厕所变成了有意思的事情,不再单调孤独,充满无限乐趣。那是不是也有了设计新式马桶的冲动和灵感呢?如果带着孩子们来一场“马桶设计大赛”,又是一本《我们的神奇马桶》要问世了呢!
不同的绘本运用不同的方法,积极让儿童参与想象、表达、创作,创造性地开展制作小图书、绘画日记、创编新故事等活动,放飞了孩子想象和创造的翅膀,表达了他们对作品的心得与感受。
我们常常期望通过一节课、一个故事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什么,获得正能量。在绘本创作中的确隐藏着这样的思想,但实际教学中切忌把这作为唯一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思想固化,磨灭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多角度地理解绘本。我们希望并坚信,在低年级坚持使用适当的策略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孩子们一定会爱上绘本,爱上阅读,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自主阅读,收获阅读的快乐和丰富的成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