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2019-07-09任强
任 强
(中共运城市委党校 经济教研室,山西 运城 044000)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乡村旅游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发展乡村旅游意义重大:1.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绿色食品、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生态、健康逐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乡村旅游项目很好地带动了乡村农产品的销售,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乡村旅游正逐步成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2.乡村旅游的行、游、食、住、娱、购等方面需要大量人员,这样的岗位很难吸引城市人口。乡村旅游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实现就业,既能够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1]。3.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乡村旅游改变了农村固有的发展模式,对农村优势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更多的应用现代科技技术,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形式在农村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4.乡村旅游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民对农业的依赖。乡村旅游对城乡文化交流起到沟通和桥梁作用,通过乡村旅游提高了农村的综合素质,丰富了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2]。
二、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多数观点认为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也有少数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对农村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早期的研究集中在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等方面。Sharpley 研究了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发展、人口就业、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影响,指出乡村旅游能够为社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机会、增加个人及家庭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为社区人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3]。Fleischer 通过对以色列乡村旅游进行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季节性较为明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但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农民的生活隐私问题无法得到保护,农村生活的独立性被破坏[4]。Oppermann 对葡萄牙乡村旅游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带来的影响很小,乡村旅游规模较小,旅游经济收入很少,容纳的就业人口有限,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广度较为宽泛,但研究的深度不够。蔡家成认为乡村旅游对贫困地区很有好处,乡村旅游可以帮助农村贫困地区迅速脱贫,乡村旅游可以平衡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逐步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5]。这种观点对于贫穷落后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落后地区脱贫致富、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很有帮助。李周重点研究了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把全国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分别研究了乡村旅游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各个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措施。王龙以安徽铜锣寨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收集铜锣寨的经济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铜锣寨乡村旅游进行详细研究,认为乡村旅游给当地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也对当地环境、资源、农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要注意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张文主要研究了乡村旅游对农村带来的不利影响,他还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开发要紧密结合当地特色,发展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顾客,增加当地居民收入[6]。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各地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规划和开发,逐步形成了很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1.田园农业模式[7]。这种乡村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风光、农产品采摘、赏景踏青、体验旅游为重点进行开发,使游客能够亲近自然,欣赏农村古朴恬静的田园风光。2.民俗风情模式。这种乡村旅游模式以民间技艺、节庆活动、农耕展示等风俗民情为重点进行开发,使游客能够感受乡土文化带来的视觉盛宴。3.农家乐模式。这种乡村旅游模式以农产品、休闲、旅游为重点进行开发,使顾客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风情。4.村寨古镇模式。这种乡村旅游模式以保存完整的大宅院、古镇、古村寨为重点进行宣传,使顾客感受到古建筑带来的震撼。5.休闲度假模式。这种乡村旅游模式以山水、森林、温泉等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出度假村、休闲庄园等旅游项目,使顾客在工作之余体验休憩、温泉、度假、娱乐等休闲项目[8]。6.回归自然模式。这种乡村旅游模式以登山、滑雪、赏景为重点进行开发,使顾客回归自然,体验大自然的奇山异水。
四、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部分乡村旅游项目缺乏规划,开发过程中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景区的饭店宾馆节能环保做得不好,一次性用品大量使用,饭店铺张浪费现象严重,污水、生活垃圾不能妥善处置,景区环境面临很大的挑战。顾客的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手丢弃,景区需要大量环卫工人清理顾客留下的塑料瓶、垃圾袋、食物残渣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2017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699.66 亿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前五分别是:化学需氧量1021.97 万吨、总氮 216.46 万吨、氨氮 139.51 万吨、总磷 11.84 万吨、石油类 0.52 万吨,水资源污染情况非常严重。
表1是我国2011年至2017年耕地面积、废水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粉尘排放量数据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2017年我国耕地面积分别为 135156.8 千公顷、134881.2 千公顷,下降了275.6 千公顷。2011年、2017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分别为6591922 万吨、6996610 万吨,增加了404688 万吨[9]。2011年、2017年我国化学需氧量分别为 2499.99 万吨、1021.97 万吨,减少了 1478.02 万吨;2011年、2017年我国粉尘排放量分别为 1278.83 万吨、796.26 万吨,减少了 482.57 万吨。虽然 2017年我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粉尘排放量数据有所下降,但废水废气排放总量仍然比较大,乡村旅游面临的环境压力依然很严峻。
表1 2011年至2017年我国耕地面积、废水废气排放量统计
(二)创新能力差、品牌知名度不高
乡村旅游项目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跟风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乡村旅游同质化非常严重,乡村旅游开发没有特色,创新能力不足[10]。很多乡村生态农业、风俗民情、红色文化、田园农场等资源非常丰富,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没有充分挖掘本地的资源优势,一味地照搬照抄,失去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品牌影响力很弱。有些乡村传统手工艺、礼仪节庆、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突出,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乡村旅游项目特色不鲜明,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
(三)服务质量不高
景区领导思想落后,没有认识到服务质量对乡村旅游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景区从业人员缺乏培训,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导致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无法真正得到提高。我国2010年至2016年开设旅游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由967 所增加到1690 所,开设旅游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至2016年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数量由59.61 万人下降到44.04 万人,在校生人数却逐渐降低。2010年至2016年旅游业在职人员培训总量由426.65 万人次到474.5 万人次,在职人员的培训人数增长缓慢,不利于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11]。旅游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不愿回农村工作,对我国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带来不小压力[12]。
表2是我国2000年至2016年开设旅游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在校生人数、在职人员培训总量数据统计,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开设旅游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逐年增多,除了2012年、2013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年份都呈上升趋势。2000年至2011年我国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多,2011年达到59.98 万人,之后旅游专业在校生人数逐渐减少,招生院校不断增加,在校生人数反而不断减少[13]。
表2 我国2000年至2016年旅游业服务数据统计
(四)缺乏规划、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堵塞、景点设施不完善、宾馆饭店不能满足顾客需求,大大降低顾客的旅游满意度[14]。基础设施老化现象较为严重,缺失设备维护人员,设施设备损坏非常严重。有些乡村旅游缺乏娱乐场所、购物中心,顾客旅游间隙娱乐项目较少,影响整体的旅游效果。我国2013年至2017年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658.4 元增加到33414 元,2013年至2017年西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919 元增加到20130.3 元。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不小差距,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投入到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费用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
表3是我国2005年至2017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统计,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别不大,增长速度也几乎相同[15]。
表3 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由图1可以看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非常接近,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 11.18%、11.11%、11.18%[16]。
图1 2005年至2017年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图
五、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做好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前期的论证工作,确保乡村旅游项目的可行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乡村旅游的无序发展。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对当地本土特色进行保护,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要做好监督工作,秉公执法、奖罚分明,对破坏资源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坚决惩处。坚持用低碳环保理念对乡村旅游进行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中时刻注意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乡村旅游景点游客承载量、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严格限制景点游客数量,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对景区道路、水资源、空气质量、区域环境噪音等因素加强监控,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17]。黑河市五大连池景区日最大承载量12.7 万人次,瞬时承载量2.02 万人次,其中龙门石寨景点日最大承载量2 万人次,瞬时承载量0.5 万人次;药泉山景区日最大承载量1.2 万人次,瞬时承载量0.17 万人次;黑龙山景区日最大承载量3.8 万人次,瞬时承载量 0.56 万人次。
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分为日承载量和瞬时承载量,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1.景区日承载量计算公式:
其中:
T:开放时间;
t:平均游览时间;
Z:日平均周转率。
2.景区瞬时承载量计算公式:
其中:
Xi:可游览面积;
Yi:旅游者单位游览面积。
根据上述景区承载量计算公式,对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景区各个景点日承载量、瞬时承载量进行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黑河市五大连池景区最大承载量统计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加大道路交通、饭店宾馆、景点设施、娱乐场所、购物中心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通过尽善尽美的旅游体验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乡村旅游收入[18]。旅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非常明显,我们把居民旅游花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作为研究对象,贡献度是指当年居民旅游花费增加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比重,我们通过收集1998年至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旅游花费、农村居民旅游花费、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结论:城镇居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农村居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小,2010年之后,二者的差距在逐渐变大。我们要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口到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9]。
表5是我国1997年至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统计,从表5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相当于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的四倍左右。
表5 我国1997年至2017年可支配收入、国内旅游花费数据统计
图2是1998年至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旅游花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变化趋势图,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年份城镇居民旅游花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农村,2010年至今农村居民旅游花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基本保持在1%左右,城镇居民旅游花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基本保持在7%左右,农村居民贡献度与城镇居民相比,差别非常明显[20]。乡村旅游吸引很多城市人口前来观光旅游,城镇居民对农村旅游经济增长贡献很大。
图2 1998年至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旅游花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变化趋势图(单位:%)
(三)突出特色、塑造品牌
在乡村旅游项目设计时,避免跟风模仿,要紧密结合当地的地域优势、生态农业、风俗文化、本土特色等乡村资源,开发独居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品牌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21]。合理定位、突出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要着力打造休闲农场、民俗文化、观光购物、森林公园等各种模式,让顾客能充分亲近自然、感受农村田园风光,体验农村的恬静生活。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锦林佛手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该园区以佛手种植为特色进行开发,形成独居特色的佛手文化园,佛手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基地多次登上央视二套、七套节目,经过央视、省级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每年到此旅游的人络绎不绝[22]。
(四)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我们要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大服务技能的培训,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技能为顾客提供服务,让顾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也能体验到星级服务带来的舒适感。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时,要重点对乡村旅游的品牌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培训,使顾客真正体验到乡村旅游的不同特色[23]。乡村旅游项目要吸引高校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加入其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的整体水平。把乡村旅游与农村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让顾客体验农村田园风光,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24]。通过生态农业产品、旅游工艺品等吸引顾客,增加乡村旅游的产业链,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六、小结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但环境破坏严重、乡村旅游无序发展、品牌影响力较弱、服务质量不高等现象始终困扰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25]。本文在以下方面实现了突破:1.通过研究城镇居民旅游花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农村居民旅游花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找到我国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为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提供可靠依据[26]。2.通过对乡村旅游景区游客承载量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