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7-09杨虹秀
杨虹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等慢性病变,造成肺动脉压力升高,随着疾病进展,累及心脏,造成右心室扩张、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的疾病类型。目前此病尚无治愈方法,常用保持呼吸道畅通、控制感染、降低肺动脉压、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措施改善心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1]。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退化,耐受性及免疫功能降低,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除积极治疗外,有效的护理干预也十分必要[2]。本研究将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其对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心力衰竭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3]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模糊者。根据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62~87岁,平均(75.84±4.96)岁;病程2~12 a,平均(6.89±2.26)a。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63~88岁,平均(76.06±5.07)岁;病程3~13 a,平均(7.02±1.37)a。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健康宣教。
1.2.2 观察组 接受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成立针对性护理小组,组内成员收集患者现病史、既往史等资料,根据患者病情状况,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1)心理干预:及时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及治疗流程,指导患者活动、休息,疏导其不良心理。(2)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对于合并或有心律失常倾向者,严密监测心电图、脉搏、心率等指标;对出现消化道出血及休克者,增强患者体温、精神意识等监测力度,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情况。(3)心肺功能锻炼:当病情稳定时,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及深呼吸锻炼,10~20 min/次,3次/d,教会患者腹式呼吸方法,依照患者锻炼情况,适当增加有氧运动,以促使心肺功能提高。(4)积极预防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在呼吸道感染等基础上发病或加重,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将感染风险控制在最低。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定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5)饮食生活干预:限制食盐摄入量,以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饮食为主,戒烟戒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少食多餐为原则。
1.3 评价方法
(1)统计对比两组心肺功能锻炼依从率。完全依从:患者能按医护人员要求,保质保量地进行心肺功能锻炼。部分依从:护理期间患者偶尔出现心肺功能锻炼次数减少或锻炼时间不足。不依从:护理期间患者经常不按医护人员要求进行心肺功能锻炼。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计入依从率。(2)干预前后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4]从体力、情绪、社会能力、呼吸困难程度等方面评估两组生活质量,0~105分,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分析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肺功能锻炼依从率
观察组心肺功能锻炼依从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肺功能锻炼依从率比较(n,%)
2.2 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
两组干预前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39 67.17±8.74 48.18±7.97 10.026 <0.001观察组 39 68.23±9.02 36.46±5.17 19.084 <0.001 t值对照组0.527 7.704 P值0.600 <0.001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尘肺、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等肺部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往往可使心脏功能受累,导致全身水肿、胸腔积液、心慌气短等心力衰竭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洪明花[5]研究指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可明显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目标策略理论是由彼得·德鲁克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整套管理激励制度,此理论重视让每个人参与其中,将组织的整体目标细化到各单位及每个人,进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及质量。本研究以目标策略理论为基础框架,将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其优势在于:(1)护理人员可根据疾病特点及治疗需要,合理配置护理资源,使护理工作分工更明确,责任更清晰,护理服务更具针对性;(2)本研究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最大目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病程较长,且病情危重,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积极疏导其不良情绪,可帮助患者树立疾病治疗信心,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心肺功能锻炼,加之及时预防感染及各种并发症,调整饮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心肺功能锻炼依从率较对照组高(P<0.05),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心肺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