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2019-07-08刘明旺
刘明旺
【摘 要】目的:研究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2019年4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70例直肠癌患者分别成立两组,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开放直肠癌根治术与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将两组间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则具有明显优势,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首先考虑实施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其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肠蠕动恢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促进康复,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此方法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直肠癌;开放手术;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直肠癌为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疾病,且发病群体主要为45岁左右患者[1]。相关资料显示,导致直肠癌疾病发生的原因可能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饮食因素,而食物纤维摄入不足可能为该病发生的高危因素[2],因多数患者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因此,随着该病的发展,会逐渐引发里急后重、腹泻、消瘦以及排便梗阻等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3]。为进一步探讨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我院70例直肠癌患者,分别实施开放直肠癌根治术与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皆在探讨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开始时间为2017年4月,研究样本结束时间为2019年4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70例,经确诊后,均诊断为直肠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35)与实验组(n=35)。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17例,女18例;实验组35例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基本均衡(P>0.05),可以开展临床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放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于手术治疗前指导患者禁食,对其进行麻醉后,于患者腹部正中皮肤实施切口,对其癌变部分进行切除,同时,将肿瘤周围淋巴结节进行清除。实验组实施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方法如下:①术前准备与对照组相同。②给予患者截石位,对患者进行纵向弧形切口,其位置为脐上缘,给予患者15mmHg人工气腹压力,并将腹腔镜置于腹部。将手术器械置于腹直肌外侧的弧形切口,先通过超声刀切断左侧结肠膜,并分别将肠系膜下静脉与下动脉离断,通过腹腔镜观察,将直肠系膜的脏、壁两侧进行分离,并游直肠,划定直肠远端预切缘,并使用灭菌蒸馏水使远侧肠道进行清洁,将肠腔进行离断,通过髂棘穿刺孔置入保护套,将肿瘤与乙状结肠8cm处进行离断,取出瘤体,③清除肿瘤周围淋巴结,并于穿刺孔将吻合器置入,收紧荷包,使结肠-肛管吻合,于吻合切口入放入引流管,观察患者术后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患者术中出血量、手術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3.2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以及腹腔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出血例数+切口感染例数+肠梗阻例数+腹腔出血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核实无误后将其输入SPSS14.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应用n(%)描述,组间经χ2检验,计量资料(年龄、手术指标)应用(x士s)描述,组间经t检验,差异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对比后发现,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则具有明显优势,P<0.05。
2.2 对照组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35例患者中,发生间吻合口出血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肠梗阻3例,发生腹腔出血1例,共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6/35);实验组35例患者中,发生肠梗阻1例,无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以及腹腔出血情况发生,共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86%(6/35),经对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χ2=3.9683,P=0.0464)。
3 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近些年,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为恶性肿瘤中的第三位[4]。而目前,临床上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为临床新型治疗手段,通过腹腔镜镜头对患者直肠内进行观察,可清晰观察到肿瘤情况[5],且手术视野更清晰,使手术中操作更精准,能有效避免术中因操作引起的神经损伤和血管损伤,从而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因此,该手术治疗具有创口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势。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皆在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突出优势,因此,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临床上,在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首先考虑实施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其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促进肠蠕动恢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促进康复,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此方法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刘岳.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3):82-83.
张明初,王程虎,徐永超.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保留生理功能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8,38(07):21-23.
王立伟.研究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4):59.
贺志强,裴明祥,张波涛,么甲超.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2):215-217.
陈波,黎信金,伍斯贤,欧阳红飞.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