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促进学生乐学道德与法治的道法

2019-07-08石雪珍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乐教乐学新教材

石雪珍

乐学是学生学习的力量源泉。孔子就曾经这样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乐”和“知”是密不可分的。“乐”是“教”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乐学品质,才能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教材内容思想性强,还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爱”上这门学科。为此,道德与法治老师如何解决让学生“乐学”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我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乐学品质,提出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尝试运用,以下摭谈几点“道法”,仅是管中窥豹,以飨同仁。

1 要让学生“乐学”,老师还得“乐教”

乐教是教师之本。乐教的老师,会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也会自觉研究教材,业务精湛,甚至成为学生的偶像,这种崇拜必然会激发学生乐学情感,为学生献上一味“可乐”,使之精神振作,孜孜乐学。由于我们苏州现在全部采用了部编版的新教材,我们的有些老师一方面不太适应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框架结构,另一方面苦于没有任何跟新教材相匹配的课外资料和练习。基于以上2点根本原因,有些道法老师对部编版的《道德与法治》还不太认同,甚至有排斥现象,带着情绪的授课学生是不可能乐学的。为此,我个人觉得我们的老师要克服”喜旧怕新”的心理,努力培养乐教情感。目前的形势下,乐教首先要认同新教材。只有认同了新教材,我们的老师才愿意用更多的智慧、精力去钻研、探究新教材,才会有更多的感情投入新教材,才会对新教材产生更多的思想感悟,才会用饱满的情感上好新教材,从而激发学生乐学新教材。

做一名具有教育生命力的道法老师,必须要有自己的“道法”,热爱教材,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做一个“乐教”之人。

2 要让学生“乐学”,老师还得“善教”

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一个表情丰富的演员,往往要凭借自己的“演技”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善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为此我给学生留下了很多的“表情包”,有时讲到激动之处,我的“表情包”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结果发现有好多学生都在模仿我的“表情包”,这时候我和同学们都笑了,就这样营造了一种和谐的乐学氛围。在教学语言上我也力求做到亲切、生动,用和悦的情绪体验去激发感染学生,以情促学。在做到生动的同时,我还力求自己的课堂语言充满机智、幽默,这样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我们道法课绝大多数被安排在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容易犯困。为了使个别犯困学生能专心听课,我便问:“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垂帘听政吗”?学生抢着回答,我说:“NO,闭着眼睛听政治课那才叫‘垂帘听政。”一句话引得全班轰堂大笑,犯困的学生完全清醒了。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这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

3 要让学生“乐学”,老师还得“巧教”

老师的教育生命在课堂,学生生命的充实与升华也在课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还让学生有充分的提问、发言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和我平等地一起来讨论,使教材中的较“死”的条条框框在课堂上“活”起来,让学生对我讲授的内容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也学得扎实。例如:在讲授“诚信无价”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讲清楚“诚信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我没有教条地让学生读书本、划书本,而是通过播放视频《老懒的下场》,然后打出一组图片——诚信的传统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懒”被拘留,最后提出疑问:“老懒”为什么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老赖”为什么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通过一系列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懂得了知识,明白了道理。

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认识到,乐学品德的养成来源于兴趣,而兴趣的培养又源于成功,而成功的取得又源于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有一定的梯度,既能让学生不断地达到一个又一个目标,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又能让学生随着目标的梯度,一跳再跳,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实践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花的力气与他的精神兴奋程度成正比,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愈深刻,所形成的进取精神愈持久。因此,如能不断设置一些有梯度的困难,让学生花费一些力气去克服它,使他们能感受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之后的特殊感受。这种感受犹如登山,一步步登上山顶,与坐索道上山获得的心理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当学生付出努力之后仍未能获得成功时,教师点拨一下,帮他们走出困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乐学品质不仅能持久,而且也能走向更高层次。

4 要让学生“乐学”,老师还得“懂教”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以宪法教育为主线,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整本书都在诠释法律常识。要让学生乐学,作为教师在法律常识的教学中,还应注意一些方式方法。

首先要明确法律常识这门课程授课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让学生懂法、守法、用法,让他们明白随着国家的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种社会关系都会体现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今后他们不仅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更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人。

其次,是备课。备课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要考虑到在讲解教材时学生的反应。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抓住教材闪烁的亮点,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在授课过程中的参与性。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收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材料,这些材料用在授课中能增加教材的深入性,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避免给学生留下这课程条条框框,较乏味的印象。这些课外材料的形式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如视频,挂图,或制作成PPT。平时还可以经常举一些案例,或组织学生观看法庭的庭审实况,给学生机会把学到的法律知识与实际来相互印证,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若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法官到课堂给学生做报告,让学生多学课本以外的知识,从而更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識的理解。今年我还邀请了我们班级一位法官妈妈进课堂,这让学生们倍感新鲜,学法兴趣特别浓。法官妈妈从远离不良行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等方面,结合她审判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让学生们认识到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沾染不良行为后果以及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教育引导学生们遵纪守法,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风气对自身的侵害。通过与学生互动问答、带领学生进行守法公民宣誓等活动,促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当然,授课的进程也要灵活,不要像吃萝卜那样吃一段洗一段,要注意举一反三,让学生学得扎实,印象深刻。例如:可以花一点时间专门给学会理一下法律中“人”的界定,包括监护人、当事人、原告与被告、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被继承人与继承人、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医嘱执行人、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纳税人、法人、收税人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把前后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清晰的思路。

《道德与法治》老师只有懂得了“乐教、善教、巧教、懂教”的道和法,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威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教师才能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更好地为祖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中区迎春中学)

猜你喜欢

乐教乐学新教材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课堂的乐教与乐学
“四乐教学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