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陈三立的节令诗

2019-07-08刘雅静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节令诗人创作

刘雅静

节令诗在陈三立的诗歌创作中,尤其是他诗歌创作的后期,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与友人唱酬诗、咏物诗、山水记游诗等题材的诗歌相比,节令诗更加突显出一种时间感。结合戊戌变法之后陈三立的行藏出处,可知诗人的家国之痛,身世沉浮,时不我予的深沉情感,皆被寄予在这些对于时节的歌咏中,带有十分强烈的时代悲感与个人特色。本文主要分析陈三立所创作节令诗百余首,重点剖析其除夕诗、元旦诗、人日诗等,通过诗中所展现的内容,深入理解诗人陈三立的精神世界与诗歌内涵。

据陈三立《诗录》、《散原精舍诗集》、《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以及一些集外诗歌所载,节令诗在散原诗歌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即诗人48岁以后的时光中,陈三立大量创作节令诗,其中某些年份,尤其是在除夕与元旦必有诗作。考察陈三立的节令诗创作,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晚清以迄于民国时期的节令文化,而且由于其节令诗创作在某段时期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我们更能以此为线索,分析陈三立精神世界的变化。并结合其中年以后的行迹交游,对其人其诗作更深一步的理解。

1 陈三立节令诗创作总览

在陈三立121首节令诗中,涉及除夕、元日、人日、上元、立春、春分、上巳、花朝、清明、立夏、端午、立秋、七夕、中秋、重九等15个节令,创作数量以除夕(28首)、元日(24首)、人日(17首)、中秋(11首)为最,其中除夕、元日两个节日隔岁但相连,诗人常在此时连日作诗,可以算是其节令诗创作的代表。

其中《除夕》、《除日大雪,叠韵柬节庵》、《除夜念山园梅株冻未花,再次前韵答节庵》、《元日》、《癸巳元夕述怀,次前韵》、《人日送吴尧光游江南》、《人日得易仲实镇江舟中寄诗,感和二首》、《癸巳人日鹤梅堂探梅作》、《立秋夕寄怀易郎中一首》、《立秋夕寄王君豫武昌督幕二首》《立秋日闻蝉,同黄笃恭、赵启林、范钟》等节令诗载于《诗录》,创作于1880至1896年间即陈三立二十八岁至四十四岁十六年间,此一部分节令诗在诗风与情感上当与其后期作品还是有一些出入的。

2 除夕诗与元旦诗

散原所作节令诗中,除夕与元日诗数量最多,而且大多是两日连作。除夕与元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传统节日,岁末感怀,在所难免,可以明显看出,在陈散原诗歌创作的后半期,其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常常寄予于这两个节日所作的诗歌中。

统计可知,光绪十六年(1890)年至民国十九(1930)年间,散原创作于除夕的诗歌共计26首。从“岁除将以诗,岁岁视成例”(《除日讯季词》),“万念到除日,如了一生事”(《除日喜闻沧趣师由滬车夜至》)中可见,除夕之时,总结心绪,感怀世事,已是诗人惯有的习性。这些诗作中,有些是与友人的唱酬,如《除夕得周印昆由张家口税关寄诗和酬四绝》、《乙丑除夕次韵答倦知同年》这样的作品,有些则是闲叙心情,而其中较为可论者,是那些将沉痛与悲愤浸入到时节之感的诗句。陈三立留下的大部分诗歌,创作于其48岁之后,其诗中“荒城”“冷月”“孤村”等词十分常见,而除夕诗中如“远海微微春在水,荒城莽莽雪吹风”(《除日雪中书感》)这样的诗句,就是其萧索心境交织着兀傲气势,从而显示出的一种苍茫排奡的气势来。此是一年尽时,诗人岁末感怀,往往比平时沉挚深痛些。如“四十无闻垂老大,愁从明日说新年”(《武昌提刑观廨除夕》)、“浮生千劫匆匆尽”“灯前世界百无成”(《除夜》)、“对烛涕无从”(《除夕二首》)、“残阳断角立茫茫”(《除日柬季词》)、“夷歌暖杯酒,摇入万方愁”(《除夜》)等句,直接表达了壮志难酬,时不待我的悲慨。

“俯仰有余悲,万方祸犹酷”(《己巳山居除夕适登恪自武昌至》)、“碾梦车音违隐隐,埋云兵器尚重重”(《除夜得诸真长书题以寄兴》)表达的是家国战乱之悲;“催老杯浇终古恨”(《乙丑除夕次韵答倦知同年》)、“老眼乾坤望起衰”(《除夕》)的句中表达的则是叹愁叹病的身世之感;而“厌世忧天百无用,看围高烛倒深卮”(《除夕》)、“羁海四除夕,泪眼为之枯“(《除夕作》)、“念乱伤离独撚髭“(《除夕得周印昆由张家口税关寄诗和酬四绝》)、“淚痕吞作酒”(《丙寅除夕》)、“所忧直纳无穷世,敢死翻余自在眠”(《除夕作》)等句中,诸如“厌世”“泪眼”“伤离”“泪痕”“所忧”等字眼,就是交织着各种悲痛的诗人心境的直接传达。

所有这些心情,集中宣泄在《除夕被酒奋笔书所感》一诗中:

“纪年三十日已除,儿童鹅鸭相喧呼。高烛照筵杂羹饼,被酒突兀增加长吁。国家大事识一二,今夕何夕能追摹。西南寇盗累数载,出没蹂躏骄负嵎。东尽黄海北岭徼,蛟鲸搏噬豺虎趋。雌雄彼此迄未决,发祥郡县频见屠。群岛万酋益嬲我,阴阳开阖方龃龉。当今事势岂不了,奈何余气同尸居。自顷五载号变法,卤莽剽窃滋矫诬。中外拱手循故事,朝暮三四绐众狙。任蒿作柱亦已矣,僵桃代李胡为乎。宏纲锯目那訾省,权限立宪供揶揄。何况疲癃塞钧轴,嗫嚅淟涊别有图。剜肉补疮利眉睫,举国颠倒从嬉娱。公然百日受贿赂,韩愈所愤犹区区。吾属为虏任公等,神明之胄嗟沦胥。极念禹域数万里,久掷身命凭鞭趋。朋兴众说有由致,欲扫歧异归夷途。士民覆幕出至痛,地方自治出前模。事急即无万一效,终揭此义开群愚。岁时胸肊结垒块,今我不吐诚非天。闻者慎勿嗤醉语,点滴泪血沾衣襦。”

此诗作于光绪三十年(1904),据《陈三立年谱》:“时杨概为赣抚令入红十字会观日俄战局,公闻而益滋忧愤”, “五月,……右铭公与公倶得开复原衔……而公已绝意仕途,终韬晦不复出”,并于九月开始筹划南浔铁路“九月,江西籍京官李盛铎、蔡钧、陈田等一百余人联名呈请由绅商自办南浔铁路,并公举前江宁布政使李有棻为铁路总办,得旨俞允,公亦被推举为协理,遂返江西与诸绅商集议修路事宜”,这一年正值日俄战争爆发,陈三立拒绝了朝廷的复官,开始协办南浔铁路。这长篇七言诗将陈三立年来的复杂心情宣泄尽净。以“纪年三十日已除,儿童鹅鸭相喧呼。高烛照筵杂羹饼,被酒突兀增加长吁”起句,写除日节氛,转而长吁感慨,由“国家大事识一二”往下,历数对于国家沦丧、山河破碎的愤慨,对于自己所参与的戊戌变法失败的无奈,且历数清廷预备立宪的揶揄、政治腐败的流毒,以及举国嬉娱的麻木,充满了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与有志难申的愤懑,这种心情可以说贯穿了陈三立的后半生,直至次年的除夕诗中的“隔年今夕愤摛辞”(《除夕》)诗句犹自记得隔年的心情。

不同于岁末除夕,元旦是新年伊始,這两个节日虽然相连,然而岁末年初相别,时令中诗人的心情是各不相同的。陈三立的元旦诗虽有像“尚依宿酒鸣孤愤,略抚新歌得暂欢”(《乙巳元旦晴眺作》),“辟居仍有世,留命到何年”(《丙辰元旦阴雨逢日食》)这样的感慨,却也常常充溢着一种年节闲适的心情,集中表达在其元旦诗中的景物描写,如 “鹊语含春翠,蝸涎篆砌温”(《元日》),“澹日衔簾幙,新烟生薜罗”(《元日园居》),“已静溪山气,初高雁鹜风”(《丁巳元旦雪晴》),“云物当楼俨列陈,微阳在水映杯新”(《次和倦知丙寅元旦作》),“朝光殷鹊噪,海色隐龙鳞“(《倦知巽初瓶斋示元旦新句亦继作》,“疏林霞气合,阳岭雪痕微”(《庚午元旦》),这些诗句,写景清新晓畅,清丽婉转,传达出诗人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的轻松情绪。整首诗作如:

《元旦步后园晴望》

“有鹊语檐际,春晴第一晨。苔痕初错综,柳气已温驯。万象窥胸大,孤云落眼新。聊知鱼极乐,吾亦能垂纶。”

此诗写陈三立于元日散步后院,闲庭信步,观赏苔痕柳气,且生出归隐“垂纶”的心情来,另如

《元日放晴季词伯纯见过》

“晴风吹雨色,佳趣在园林。柳蕊春相动,篁丛晓自吟。海云兵气落,人世酒杯深。二子游方外,形骸肯见寻”

描写“柳蕊春相动,篁丛晓自吟”的晴日风景,同时又夹杂着“海云兵气落”的隐忧,则是在元日晴天的风景中,抒发其对于时局的感叹和无奈。

3 人日诗与中秋诗

陈三立的人日诗创作共计16首。除了诸如“声名已觉初心负,出处能令万口嘲”(《人日得易仲实镇江舟中寄诗,感和二首》)这样的时运感慨外,此节令中诗人多记人事,故大多数诗为友人间的酬唱赠答,从《人日送吴尧光游江南》、《人日得易仲实镇江舟中寄诗,感和二首》、《人日顾石公广文饮集龙蟠里至者为缪筱珊编修张次珊通参张伯纯郎中徐积余俞恪士两观察及余凡六人》、《人日石公教授酒集龙蟠里》、《人日和剑丞滬居见寄》、《人日樊园探梅限三肴韵》、《人日过仓园观仇徕之同年新营初堂》这些诗题中就可看出。如《人日宗武宅?集赋纪并示坐客吴宽仲同年》:

“邻巷吟人引酒卮,初逢上日雪消时。浓花照坐惊催发,侧帽摇灯欲自奇。醉语漫存人物论,老怀最忆草堂诗。襄阳耆旧风流在,千里蒪羹恋滑匙。”

此首七律写人日酒集,浓花照坐,文酒流连,充满一种闲适自在的心情。另外,陈三立的人日诗中 “连岁偷为挑菜会”(《人日石公教授酒集蟠龙里》)“岁岁今晨挑菜节”(《人日遣兴》)的诗句还记载了人日的节令习俗,《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圣以相遗,登高赋诗”,陈三立于人日与友人聚为挑菜之会,是对于节俭之风的一种提倡。

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中秋赏月抒怀更是千载之下永恒的主题,这一点在陈三立的中秋诗中也不例外。陈三立的中秋诗共计11首,其中《中秋夜同肯堂喆甫恪士泛舟清溪榘林次申亦各携妓至遂登复成桥步月次肯堂韵》、《中秋夕百花洲水亭玩月》、《中秋园夜看月》、《中秋对月》、《中秋夕看月》《病山同年和病中原作韵见示时值中秋于月下诵之复次韵却寄》、《中秋雨霁?集剑丞宅夜泛湖还蒋莊舟中看月》、《中秋夕楼居看月》、《中秋夕山居看月》这9首诗皆言赏月事,可见中秋节与月意象在诗人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关联。而陈三立笔下的月景也具有其独特的意境和诗味。“谁悬大月辉天东,万柳桥头视濛濛”(《中秋夜同肯堂喆甫恪士泛舟清溪榘林次申亦各携妓至遂登复成桥步月次肯堂韵》),“西山吐孤月,愁向故乡看”(《中秋夕百花洲水亭玩月》)“微醉寄孤艇,巨浸浮凉月”( 《中秋雨霁?集剑丞宅夜泛湖还蒋莊舟中看月》),“大月”“孤月”“凉月”是陈三立笔下的独特意象,尤其是描写中秋之月,鲜明的区别于其他诗人。如果此种描写是将情感融入诗景的含蓄表达,那么“分来湖为衔觞月,曾照家山战骨寒”(《中秋夕楼居看月》),“一生阅世丹心破,万里传辉白骨残”(《中秋夕山居看月》)等句则直接传达了陈三立的情感,“战骨寒”“丹心破”所表达的仍旧是时代与命运赋予给诗人的一种悲慨,这种伤心怀抱遇上中秋佳节,所形成的荒寒诗境,是对于传统中秋节月之诗境的一种创新与变动。

4 其他节令诗

陈三立其他节令诗创作数量较少,这些诗中,有些是应节而作,没有与节日本身产生特别的关联,有些是师友酒集结社的唱和之作,由此可见其文酒无虚的生活。除此之外,仍有不少诗句如“百优千哀在家国,激荡骚雅思荒淫”(《上元夜次申招坐小艇泛秦淮观游》)、“歌舞升平吾老矣,令辰賸有酌醪倾”(《上元日雪中刘龙慧梁公约相过》)等表达着其对于岁月流逝的感叹与对于家国兴亡的体认。

其中清明诗存五首。清明节因“物至此时,皆以洁其而清明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而得其名,在寒食节后三日,正是人们踏青扫墓的日子。父子亲情在陈三立的生命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其父陈宝箴就在其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陈三立有著名的崝庐诗,专以表达其痛失慈父的悲伤,并深入到对于理想破灭、家国兴亡的体认之上。而其清明扫墓诗也同样充斥着这样的情感。如其《请明日祭墓》:

“一宵雷雨垂,晨仰天墨色。狞飙号空荒,篁苇互靡抑。牲醴列墓所,吁告儿在侧。隔岁如隔世,活国计安出。黍离悲已沉,诸夏亡无日。预恐吞鲸鲵,匪独持蚌鹬。宿昔绸缪意,事往谁复恤。到今五运尽,诡荡毁天则。寸衷斗群嬉,备归留一息。山压愁云低,万松向宵直。衔纸寒雨中,饥鸟作行疾。”

此诗作于民国四年(1915),以“一宵雷雨垂”为起首的四句,写清明祭墓之萧索景象,接下去“活国计安出”“黍离悲已沉”表达的仍然是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并以山压愁云,饥鸟衔纸的凄凉景象作结,将郁结于心中的情感表达的十淋漓尽致。

5 总结

由上述可知,陈三立的节令诗创作主要集中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到民国十九年(1930)间,此时的陈三立已过半百,身经戊戌风波,且处在山河动荡的时代大潮中,其诗歌的悲剧性是复杂且多重的。其节令诗为我们深刻了解陈三立诗歌创作与精神世界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途径。首先可以感受到的,是诗人处在人生与诗歌创作生涯的后半段,面对岁去年来,时光流逝,这种时不我与的悒郁之感鲜明的反映在其节令诗的创作中,因为时令昭昭,往往鲜明的昭示着春去秋来,时光流逝。另外,诗酒酬唱也是陈三立节令诗的重要内容,可见其诗友众多,文酒无虚的生活。还有,有关于节令中的民俗内容,比如节日风俗与活动,在其节令诗中反映的比较少,这一点有别于其他朝代如白居易等善于纪录风俗的诗人,也是陈三立独特的诗风所致。最后,陈三立的节令诗有着其较为独特的诗歌风格。我们从中能看到其“生涩奥衍”的诗风,也能欣赏到某些“文从字顺”的作品,可以说,由时令诗这个独特的角度切入,对于我们认识陈三立的诗风的复杂性,了解其繁复的精神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猜你喜欢

节令诗人创作
立 秋
Jazz
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遍地开花
《古人吟佳节——,节令诗三百首》
咏荷
“诗人”老爸
愤怒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