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帛书《老子》中“不”的思索

2019-07-08唐成名

知识文库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圣人老子万物

唐成名

1973年12月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种写本的帛书《老子》,世称帛甲本、帛乙本。帛书甲本《老子》以介于篆隶之间的文字抄写,帛书乙本《老子》以隶书抄写。由于帛乙本避汉高祖刘邦讳而不避汉文帝刘恒讳,而帛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讳,结合抄本字体,一般认为,帛甲本抄成于刘邦称帝以前,帛乙本抄成于刘邦称帝后刘恒称帝前。帛书甲乙本两相对照,文本存在几十处差异,一般认为,帛书甲乙本抄自不同的《老子》传本。

帛甲本与帛乙本均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均没有章节序号,且甲乙本帛书《老子》文本排列顺序相同。为了研读和引用的方便,一般依据通行本的体例和章节形式对应地给帛书《老子》标记章节序号。经过对照,帛书《老子》第二十二章在通行本移为第二十四章,第四十章在通行本移为第四十一章,第六十七、六十八章在通行本移为第八十章、八十一章,其他章次相同。

据考古报告,帛乙本存放在漆盒中,帛甲本卷在木片上,可能由于存放条件的差异,帛甲本比帛乙本残损严重。帛甲本德篇残损919字(/3069),残损率为30%;道篇残损398字(/2410),残损率为16.5%。帛甲本共残损1317字(/5479),残损率为24%。帛乙本德篇残损564字(/3053),残损率为18.5%;道篇残损86字(/2441),残损率为3.5%。帛乙本共残损650字(/5494),残损率为12%。帛甲本与帛乙本合校互补后,德篇尚缺损182字,道篇尚缺损9字,全本共缺损191字,缺损率为3.5%。五千多字的帛书《老子》,只缺损191字,应该说是相当完整了,更何况,可以根据通行本相关章节,准确补齐帛书《老子》缺损文字。

帛书《老子》保存了汉初《老子》的原貌,与通行本《老子》比较,文本差异较大。很显然,通行本《老子》文本经过了二千多年的改易。一方面,为避历代皇帝讳而改易文字;另一方面,历代注家以己意揣度而改易文字,致有千家《老子》之说。现代注家朱谦之《老子校释》,引百家而无定说。以致我们读《老子》读成了老大难。自帛书《老子》发掘面世以来,我们总是以帛书《老子》文本来助读通行本《老子》,而没有对本身完整的帛书《老子》的研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文,以帛书《老子》文本为基础,以《老子》文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不”字为中心词,通过“不”义的揭示,为读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不”(193),作为《老子》文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我们需要给予应有的关注。如果再加上文本中的“无”(89)、“弗”(40)、“毋”(16)、“勿”(4)、“莫”(19)、“失”(18)等表否定的字,《老子》中否定词的字数占到文本总字数的百分之七以上,几乎每句都有否定词。可以说,《老子》用否定词实现其意象的指认。这些否定词,一部分作为否定限定词,表示对动作的禁止或对象的否定,实现一种由彼及此(“去彼而取此”)的新的意象的指认,另一部分,用作名词,完成其意象的直接指认。如“无”:“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四十六章),此处的“无”是对象的限定词;“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处的“无”,是作为一个名词,用作我们认知对象的指认。我们在阅读《老子》时,首先应该对“无”的用法进行细细的分辨。也就是说,对于《老子》文本中“无”,一部分是作为否定词,是一般常用的用法,另一部分《老子》赋予了它新的特定的用法和含义。这一点,历来的读者和注家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审察。但是对于“不”,我们似乎完全忽略了它作为名词、作为对象指认的存在。这就造成了我们对《老子》某种程度的不理解,因为这种不理解,我们在传写《老子》文本时对这些 “不”做符合我们自己想法的改动。如帛书《老子》“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十五章),王弼注本变成了“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十五章);帛书《老子》“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六十五章),王弼注本变成“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也”(六十五章)。

在《老子》的语境中,上述名词性“不”,是逆于情感认知方向的认知对象的指认,而不是对实践活动本身的否认或禁止。这种名词性“不”,一方面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单独出现,具有与“无”当量相当的哲学指认;另一方面与其他名词构成复合的名词性固定结构,如:“不知”,“不欲”、“不学”、“不道”。

1 “知”与“不知”

在《老子》的语境中,“知”所表达的是主体的个体情感认知,是一个具负面价值判断的概念。

人多知,而奇物滋起。(57章)

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65章)

知者不溥,溥者不知。(68章)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10章)

知快出,案有大伪。(18章)

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19章)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唯知乎大迷。(27章)

知人者,知也。自知,明也。(33章)

“绝圣弃知”(十九章),故“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圣人所不能执着的私情,如果以这种私情来治理邦家,是对邦家的戕害, “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六十五章)。

帛书《老子》中的“知”在郭店楚简《老子》中全写为“智”。据高明《古文字类编》,“知”与“智”为古今字,也就是说,两字写法不同,实为一字,春秋晋国荀瑶称“知伯”,也称“智伯”,“知”与“智”互通。

在《论语》中有117个“知”,明显可分作两类,一类读作zhī,作动词,同于现代语义的“知”,另一类读作zhì,作名词,同于现代语义的“智”。

在通行本《老子》中,注家沿《论语》故事,根据自己的判断,将部分“知”改写为 “智”,将帛书《老子》中的“知”与现代语境中“智慧”的“智”相联系,以期使《老子》文义昭明。

《老子》文本中的“知”按词性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动词的“知”,一类是作名词的“知”,我觉得,不论是作动词还是作名词读音都应以“zhī”音为宜。将《老子》中名词性的“知”与现代语义的“智”相联系,是我们对《老子》的误读。

《老子》文本中的“不知”,是“不之知”,与“知”相对,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理性认知的指认,是圣人治国平天下的认知基础。我认为《老子》中这种名词性的“不知”与现代语义的“智”含义相近。

六十五章: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

七十三章: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

上述第七十三章的文本,历来令人迷惑,通行本《老子》作:“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帛书乙本作“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我疑心乙本错漏“不”字),一般的解读,将“知”全作动词解,什么“知道表现为不知道,这才是高明;不知道表现为知道,这就不够理智”,令人费解。我疑心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或惑于此而欲发明之。善则善矣,只是《老子》之义更难明。本人只将“不知”作固定名词结构看待,再稍加说明,其义自见矣。

一个事实:在所有发现的《老子》传写本中,仅帛书甲本《老子》表述为“不知不知”,其他写本都是“不知知”。

显然问题来了:谁是谁非?

我觉得:帛书甲本是。我认为:①六十五章名词性“知”与“不知”的相对存在,《老子》确实把“不知”作固定名词性结构;②帛甲本的“不知不知”是以“不ニ知ニ”呈现,重文符号“ニ”的添加比书写文字应该更难出错些;③只要把“不知”作名词性固定结构理解,帛书甲本的表述,文义是最通达的,也是最符合《老子》本义的。

当然,“不”不作名词看待,“以不知知邦”就不可读,通行本《老子》改作了“不以智知国”(改“邦”为“国”字是避汉高祖皇帝讳);“不知不知”也不可读,通行本《老子》改作了“不知知”,也就遗漏了“不”字。

我认为,在帛书《老子》文本中,“知”局于情限于私, “不知”通于理而达于公。

2 “不欲”

三十九章: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五十七章: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七十九章: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十五章:葆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欲”是實践活动的价值追求。“不欲”,是“不之欲”,圣人治国平天下之大欲存焉,是“有欲者”之欲也。“欲不欲”是以“不欲”为欲, “我欲不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六十四章),而非通行本《老子》改易的“无欲”。“不欲”是对逆于个体情感的反向价值追求的指认,是如顽石般硌(gè)得人生痛的价值存在,这种价值的社会作用却莹彻如玉般令人受益无穷,“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三十九章),近俗语之“苦口良药”。

3 “不道”

五十五章: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三十章: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不道”,是“不”之道,是逆于人的情感认知方向或逆于万物生发方向的道。

“无”道(道恒“无”名),是“弱也者,道之用”;“不道”,是“反也者,道之动”。“无”道与“不道”是道的两个层面,是道化物的两个阶段、两种形式。

万物归于自然是命定的,而归于自然的方式对于万物来说,是有价值要求的。“物壮则老,谓之不道”,物壮则使之老,使物受用和呈现其成熟之美,是德之功,亦是道之化,此道我们谓之曰“不道”。如果没有“不道”之功,物壮则强良,“强良者不得死”(四十二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一章),“不”上有道,才能“不”上得德。“不道”,实实在在就是一种道,这种道逆于人的情感认知方向或逆于万物生发方向,不是一般所说的“不合于道,逆于道”。在万物的自然历史进程中,“无”道使万物生发,恒道使万物张扬,“不道”使万物完美,每一种道主宰万物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不道”在万物的生发阶段是不起作用的,故“不道早已”。

4 “无”与“不”

“无”“不”逆于知识而归于大道。

“无,名万物之始”, “无”与“始”同,无道则善始;“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不”与“终”连,不道则善成。

在《老子》的语境中,“无”与“不”具有当量相当的哲学指认。根据认知能力我们把存在二分为“有”与“无”,根据情感认知方向我们把“有”二分之:同于情感认知的“有”的指认,即“知”、“欲”所把握的存在;逆于情感认知的“有”的指认,即“不知”、“不欲”所把握的存在,亦即“不”的指认。在对一般性认知的超越和突破的方向上,“无”与“不”具有相同相通的属性。故“无”与“不”既具有各自特殊的指认,又相互指代和补充。《老子》文本中许多“无”与“不”比邻而居:或出现在前后的并列句中,或以“无不”的复合结构出现。“无不”是两个名词对象“无”与“不”的复合,而非现代语义的两个副词的否定之否定。把“无不”理解成“都”的意思,是对《老子》的误读。

在万物每个个体的自然历史进程中,有物始、物壮、物老的三个阶段,“无”道、恒道、不道分别为之主。

5 “不”与“大”

“大”:在《老子》文本中,也是一种哲学表达。在《老子》的语境中,我们可以把“主体当前个体的知欲表达,即主体私的表达”名之曰小。“大”与“小”相对,在《老子》中“大”至少包含如下几层意思:①关于不知、不欲的价值指认;②圣人对百姓个体知欲的省察,“弱之者,道之用也”; ③关于“道”、“德”、“无”、“不”正向的价值表达;④圣人追求的使个体圆满,使社会归于治,“去彼取此”的彼岸。

“不”是达成“大”的手段和方法,“大”是“不”的价值确认,是结局与归宿。

六十三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三十四章: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上述“不”指代万物自然历史进程的阶段和层面以及圣人“为大”的手段和方法。

三十四章的文本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帛书甲本:道□□□□□□□□□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为主可名于大是□声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帛书乙本: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命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帛书甲乙本互补后文本: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王弼本: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不难看出,通行本(如王弼本)文本与帛书本文本差异巨大。在传承中,帛书本《老子》比王弼本《老子》时间在先,可以想见,帛书本《老子》比王弼本《老子》更接近《老子》原文。王弼本的巨大文本差异,应该是注家以己意为之。不言而喻,帛书本文字难读。

回归到第三十四章的文本,①在帛书中,“弗”和“不”应该是含义不同的两个字,“弗”表否定,表示对动作的禁止,“不”应该另有所指。在通行本中,无差别地将“弗”全改作了“不”,并全将这些“不”作否定副词理解。②帛书乙本中,“大”与“小”的分际看不分明,不管“大”与“小”,都是“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分辨不出“大”与“小”,显然,帛书乙本文本存在矛盾。③第三十四章開始文本的含义是说,道象洪流一样推动着万物发生发展以完成其自然的历史进程,施加一个外力可以使万物的历史进程发生或左或右偏移,这个外力就是德(51章:道生之而德畜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在万物历史进程的现场,除了道、万物本身,还有第三者在,那就是德。德用力作为则“为大”,德不用力不作为则为“小”。 ④如何“为大”?上德是“不”上得德(38章:上德不德),上德作用于万物,并为万物之主,是“为大”。 ⑤因此,我们须用“而不”而不能用帛书乙本“而弗”补帛书甲本对应的缺文。帛书《老子》中这种特定的“不”在帛书乙本第七十三章中也发生了遗漏,有理由相信,“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此处的“弗”当是错文,应改正为“不”,联系本章结尾的文本“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不”与“大”紧密相关。第六十三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应该是它们意义贯通处。

不揣愚昧,校定第三十四章文本为: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6 “不”

“夫天下,神器也”(二十九章),“不”,亦神器也。我疑心,《庄子》中“鲲鹏”的意象就是《老子》“不”的意象,“大”的意象。《老子》文本中,“不”作为名词性对象:①“不”可以使万物化,“不道”也;②“不”上我们可以得德,上德也(以率众以治民);③我们可以知“不”,“不知”也;④我们可以用“不”,获得“不”的价值,“不欲”也;⑤我们可以获得别人关于“不”的价值体验,“不学”也;⑥“不”能教化我们,“不言之教”(我认为,“言”的解释当如“诗言志”中的“言”); ⑦“不”使我们成长,使我们圆满,“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十五章);⑧“不”刺痛着我们,使我们回返初心,“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三十七章);⑨“不”使我们戒慎恐惧,如履薄冰,也使我们困窘劳顿,如芒刺在背,“塞其兑(患),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兑(患),济其事,终身不棘”(五十二章);⑩“不”上可以为“大”,“不”实实在在构筑了我们生命中“大”的层面,“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

在《老子》语境中, “不” 究竟是什么?概括地说,“不”是逆于情感认知的关乎道、德、有、无的对象的总称。从价值判断角度来说,禁、忌、戒、惧、风俗、道德、规则、法律是“不”的价值的具体呈现。《老子》赋予了“不”丰富的内涵。可以说,“不”是一切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立意之本。

《老子》文本中的“道”、“德”、“有”、“无”、“不”、“大”等词,一个个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是构筑《老子》思想体系的神器,旨宏而意远,词浅而义深,有如吴承恩之写《西游记》之神魔,个个神通广大,法力无边,非凡人可以想象,但时见其生物原形本性,可捉可摸,或形态憨厚,或面目可憎。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猜你喜欢

圣人老子万物
非暴力
当万物有了表情
万物构成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漫画
我来添画
道不远人楼难弃
智者老子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