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发展的文化学视角探析
2019-07-08许晶刘宝根
许晶 刘宝根
语言是人们思想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言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个体对社会、文化的认识。瓦西纳认为,人是文化环境的产物,语言发展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儿童早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是儿童早期的主要活动场所。父母在家庭中营造的活动情境,与儿童的互动方式都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
1 引言
语言在儿童早期的智力发展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幼儿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1995年Betty Hart和Todd R. Risley招募了美国堪萨斯州的42个有孩子的家庭,从这些孩子9个月大时开始跟踪研究,持续观察每个家庭两年半,并通过拍摄记录这些家庭的对话。研究者们发现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在三岁时听到的词汇比贫困家庭多三千万个。而这三千万单词的差距是这些孩子在9岁时成绩好坏的有效预测因素。研究人员指出,儿童在一日生活中使用的词汇有86%-98%都是与父母一致的,这也意味着,在不同的收入群体中,父母词汇的差异预示着儿童个体间的词汇发展差异。
语言是儿童与他人沟通和表达的重要媒介,是儿童不可缺少的认知技能之一。儿童早期词汇发展的差异成了发展过程中贫富分化的起点,对其终身发展影响深远。文化学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儿童作为活动情境的参与者,其语言也具有社会性质。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儿童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Hart和Risley的研究也表明,家庭间的差异是引起儿童词汇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因而了解儿童的语言发展以及家庭如何影响儿童的语言是非常必要的。瓦西纳与维果斯基都强调人是环境的产物,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因而本文将主要从以他们为代表的的文化理论出发,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探析。
2 文化理论视角下儿童的语言发展
2.1 语言:促进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符号中介
瓦西纳认为,处于社会中的人是文化环境中的人,个体的机能自发展中产生后,其性质就是文化的。人类通过文化(符号)进行建构,将自身与所处的环境产生距离,但始终身处于环境之中,是环境的一部分。例如某天你回家,看到一直等待你的猫向你扑来,你不仅感知到了它的存在和运动,而且会立刻附上自己的感情,依照自己的个体文化来了解这个事件的意义,在自己与猫之间建立联系,称这只猫为“贴心的小猫”。每一个人类生存环境都是由文化组织的,哪怕只有一个人去过一处偏僻之地,如沙漠,这个人也按照他的个体文化对环境进行了重构。文化发展心理学理论强调人类功能不能与活动的情境相分离,其行为与发展随着文化情境而改变。
发展中的个体是通过符号对文化环境进行重构的,卡西尔将符号活动视为人类生活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认为文化的所有发展与这一活动是分割不开的。根据瓦西纳的理论,人具有制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和倾向,并且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能力和倾向,人们才能与周围的环境保持距离。
维果斯基提出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也是通过符号中介来实现的,个体通过符号对记忆、感觉、思维、行动等高级心理过程建立控制,从而进行自我调节。语言作为最有效的符号,是最重要的中介工具。对维果斯基来说,语言不仅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借以发展的工具,更是其内容。学习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是心理机能发展的基本条件,便于个体进行指导和思维活动。
2.2 儿童语言的功能:自我调节
语言是一种高级符號系统,对人的心理具有表征作用。在儿童三岁前,可能建立起对低级心理功能的调节作用,差不多三岁时,儿童开始出现以语言为基础的对行动的调节,儿童说话的同时也在通过言语调节自己的行为。瓦西纳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想要接近室内的盆栽植物,父母曾无数次地阻止孩子抓起花盆里的泥土松紧嘴里。现在,孩子单独在家,就快要抓到泥土时,孩子却对自己大喊一声“不”,停止了已经开始的动作。孩子的这一声“不”反映了他已经开始吸收父母的劝阻行为,主动使用语言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通过这一例子,我们也可以推断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也就是对符号进行个体文化建构。儿童的语言发展的过程是吸收所处文化环境中的外部言语,发挥其主体性加工形成自己语言的过程。处在社会文化之中的儿童,最初受到社会承认的影响和指引,通过语言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作为社会符号的集成者,成人将自己对所处世界的一切意义的理解传授给儿童。儿童利用语言从成人中介者那里逐步学会了对外部世界的意义建构,并将已获得的符号意义与自身感知觉、记忆、注意等本能的心理功能进行碰撞或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对符号的特有理解。儿童将形成的这种个体性的意义理解内化到心理活动中,帮助理解和阐释其他的事物。总之,儿童的语言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通过学习并伴随着模仿而产生的,但这种学习模仿并非机械模仿。童年早期,个体的自主性已缓慢显现出来。从出生至儿童六岁,个体的自主性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无数活动被建立起来,其过程是缓慢的。儿童的语言便在自主性发展的条件下的自我建构,儿童借助语言进行主动的自我调节。
2.3 儿童语言的社会性质
“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缩影,语言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文明和个体智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感知、记忆和思考中,都离不开语言。”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来自于其所处的社会或文化,人际间的交互可以实现个体的认知发展。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不能与人类社会和文化活动相分离,儿童的认知发展,尤其是语言能力的发展也要通过和周围环境以及人际间的交互来实现。
皮亚杰在儿童语言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言语现象,三四岁的儿童在一起游戏时,每个人会陷入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中,各人说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会在乎同伴是否在听,也不会去在乎他人在说什么。这一现象被称为“集体独白”,即儿童在他人面前大声对自己说话的一种独白方式。对于儿童的“集体独白”现象,皮亚杰和维果斯基有着不同的看法。皮亚杰通过观察认为,“集体独白”是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语言失禁现象。即使在儿童周围有他人在成,他们也不能(或不想)调节自己的言语,其独白没有交际功能,不是在进行真正的交谈。维果斯基针对皮亚杰关于“集体独白”的看法曾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发现每当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产生困难时,其自我中心言语就会大幅增加。这使得维果斯基确信“儿童自我中心言语并不仅仅作为儿童活动的一种伴随物。除了称为一种表述手段和解除紧张的手段以外,它在特定的意义上很快成为了儿童寻求和规划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也因此,在儿童自我中心言语问题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与皮亚杰不同的解释,认为这种语言不是完全没有社会功能,儿童自出生起就是一个社会实体,语言作为儿童与成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具有交际功能,其自我中心言语也是一种社会性言语,实质是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言语的交际功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功能转化的中介。
3 家庭对儿童语言的影响
个体语言的获得来源于遗传活动和环境输入的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交往背景与语言环境有着更重要的影响。家庭是儿童入学前接触最多的场所,父母是儿童的主要陪伴者,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3.1 家庭中的活动情境影响儿童语言发展
不同社会、社会阶层中的家庭活动情境不同,儿童感受到的语境及语用观念等会有差异。不同社会中有着不同的言语使用规则,某一社会中支持的日常必要的表达方式在另一社会却可能被禁止使用。比如,在哥伦比亚的mestizo社会,人们不让孩子在口头上表达感谢、感激之情,说“请”、“谢谢”之类的话语只会说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又如,美洲印第安族的Apache人要求儿童与成人交往时能保持沉默,以此表示对他人的尊敬,而百人则坚持让儿童能更加主动活跃地与他人谈话,以示礼貌,且谈话双方的地位似乎是平等的。处于不同家庭活动情境中的儿童,接触到的言语规则不同,词汇发展相应地也会有所不同。
儿童也是在由集体文化调节的语言环境下不断发展的,是活动情境的参与者。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中,“参与”涉及人们的行动与活动情境之间的融合联系,儿童参与家庭生活,其语言运用受到家庭活动情境的影响。在儿童两岁左右,北美的中产阶级父母会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词,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现低俗、骂人的言语。而在其他阶级中的很多家庭并不会考虑自己的言行,认为两岁时的儿童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还不能吸收外界信息。可见,儿童在处于不同的家庭活动情境时接触到的语言环境截然不同,学习到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存在差异。家庭中的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表达出来的词汇多是在家庭中偶然习得的,儿童入学前主要接触的活动情境是家庭中的活动,常常在无意中听到家人的对话,并将所听到的对话方式重复模仿,逐渐发展形成自身的表达方式 。
在瓦西納的情境理论中,儿童与环境之间具有形成外在持久特质的相互作用,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动力性和变换性。其理论核心基于两个假设:儿童的经验范围由他们经常处于其中的环境界定;这些环境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儿童的照看者的控制。在儿童早期,其经常所处的环境无疑是家庭,不同环境下的儿童经历不同的情境,感受不同的语言习俗,也有着不一样的身心发展,当然,也包括语言。因此,家庭往往会通过信仰、习俗、氛围等家环境因素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在语言的速度、方式、重点等方面的发展也因此会有差异。
3.2 亲子间的互动方式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
关于“词汇鸿沟”现象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往往较高,注重与孩子的良性沟通。也许父母会知道要和孩子多说、多交流,但如果只是低质量的对话,只能解决儿童语言发展的表面问题,儿童并不会受益很多。也因此,“三千万”产生的根源并不在于家长和孩子说话的“量”,而是源于知识的差距。让儿童知道某个单词远不及让他们知道这个单词包含的概念和意义来得重要。
瓦西纳曾就交流与元交流的关系进行探讨,强调元认知的概念包含关注于对交流信息进行解释起导向作用的信息,即元交流包含信息本身解释的方向和交流者意图解释的方向(与接受者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说的话语中蕴含着很多的信息与常识,孩子在与父母对话时也在努力模仿着运用从父母那里学到的词汇。很多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会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阐释,对于一些低频词汇也会大量使用,讨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从而让孩子习得词汇,儿童也增长了更多的知识。互动中,父母注意维护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亲密性,对孩子进行引导,也能促进儿童的词汇发展。
Hart和 Risley也在他们的研究中对比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和较低的家长在与儿童对话的内容和质量上的差异,发现拥有更高教育背景的专业人士家长倾向于给予孩子更多的表扬和更少的斥责、和孩子说话时表达的意思更为复杂、也更乐于和孩子深入讨论某个话题。换句话说,高教育背景高收入家长和低学历低收入家长对比,从情感、语法、语境多个维度来看,和孩子说的“话”,在本质上就是不一样的。总之,亲子互动中,父母的语言输入特点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直接影响。
4 小结
语言是个体高级心理机能发展和自我调节的重要媒介,不仅受制于先天的学习水平,而且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儿童的语言既在社会中产生,又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发展。在童年早期,儿童的成长受社会文化导向的影响,并且更多是父母的影响。父母与儿童的交往行为包含了某种自身认同的社会文化因素,遵循不同的言语规则,在与儿童的交流互动中传递给儿童。在亲子互动中,父母除了传递其语言观念,也给儿童输入信息和知识,影响着儿童的语言发展。
家庭环境在儿童的语言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观察父母与孩子的言语互动可以看到儿童社会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他们学习与获得文化的过程,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与之共变的。因此,父母应注重自己的语言使用情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儿童感受积极向上且温馨的语境,从而习得语言。此外,父母也应学会采取良好的沟通策略鼓励儿童进行表达。重视儿童语言发展、与儿童有效沟通是提升儿童语言技能的关键,也能促进他们未来的学业发展。研究者们需要不断探索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其他因素,揭示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更好地推动儿童的语言发展。
通讯作者:刘宝根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