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爱国主义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

2019-07-08闫旭

赢未来 2019年13期
关键词:爱国教育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闫旭

摘要: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求将爱国主义贯彻落实到课堂的教学实践当中,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爱国主义的渗透引导,而中学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实现爱国主义深刻走进学生的脑海里,以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和当今世界形式的知识形式让学生进行接受。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把握好爱国主义在历史教学中的定位,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为依据,设计好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从而实现爱国主义以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本文将从爱国主义与历史课堂教学实现整合的实际意义和实现有效整合的具体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爱国教育;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教材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引导性,在对培养民族称职的继承者上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塑造作用,而且在当下对爱国主义思想意识的教育重视之下,初中历史教师更要利用自己的实践行动来助推爱国主义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发挥历史课堂的优秀人格培养和价值观教育作用。爱国主义是对现代中学生情感态度上和价值观念上的一种民族化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观能够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一批思想上合格的继承人,而在历史教学中重视爱国主义观念的影响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上做出良好的改造。

1实现整合的实际意义

历史学科的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爱国性质,因此,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举措是让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一个选择。

一方面,爱国主义,可以借助历史课堂教学所提供的一个实际载体进行自我传播,还可以让青少年对爱国主义意识的树立更加具有推动作用,让爱国主义在青少年群体当中形成一股普遍性的观念潮流,从而让爱国主义教育贯彻落实在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

另一方面,初中历史的教学所选取的内容几乎都是关乎中国历史世界和中国与世界形势之间的关系类型的,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学生的爱国意识得到激发和强化的情况下能够让初中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也能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充满更多的斗志和兴趣。这样下来就能使初中历史的教学在借助爱国主义驱动下的学生,对历史学习更加上心,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更加上进。

2具体措施分析

2.1有效利用教材内容

初中历史学科的教材设计上就对爱国主义的宣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为不仅向学生介绍了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相关历史,还介绍了外国的相关历史和世界的形势,从而让学生树立一个全面、客观、完整的历史观,因此利用历史学科的教学素材上做功夫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而且九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在面临毕业考试,因此,在对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上要求有一定的整合能力,这样就方便学生用一个系统的目光去对历史事件进行梳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更加系统的概括和了解。

在这种独特优势下所进行的历史教学更应该做出行动来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比如,在学习《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这两个课时的教学课堂上,历史教师应该对学生详细的介绍中国古代先进于世界的科技文明,和中国科技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上的推动作用展开说明,这种状态下,能够让学生树立一种民族自豪感从而容易形成一种爱国情,而且当学生知道自己的国家在以前是如此优秀和强大的时候,也会对现今祖国的所在国际形势进行一定的思考,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也奠定了学生的民族情怀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潜在培养。

2.2利用历史任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生的特殊心理发展阶段也可以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因为他们正在处于一个心理发育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一个好的榜样能够起到一个正确的引领作用,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向学生详细介绍一些发爱国主义正能量的伟大人物,也可以通过试题材料向学生介绍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在潜移默化之中利用正面人物的爱国情怀实现对学生进行人格上的感染。

3结语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教学的融合是顺应大教育环境的潮流所趋,当今教育环境对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就为爱国主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重任的实现要求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与爱国主义意识的渗透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爱国观。从而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在爱国主义思想的驱使下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爱国教育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大学军事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
大学军事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
面古怀今 展望未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