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究

2019-07-08寸银焕

赢未来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双师型中职学校教师队伍

寸银焕

摘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文化建设,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对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充分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有符合社会需求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发展,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受到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但在于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现诸多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才能让中职学校摆脱困境,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民族贫困地区服务,让学校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课师资队伍打造的新模式,即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但具备理论教学能力,更要具备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操作技能,是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体的特色型人才。不仅能传道受业解惑,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符合实际需要的职业技能,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就业创业,迅速适应社会的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技术学校创新发展模式,但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现如下问题,急需解决。

1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1.1贫困地区缺乏资源投入,人才缺失严重

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政府主要保证中职学校的教师工资,其它经费投入不足。中职学校的公用经费主要是每生2000元的免学费资金,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规模小,学生少,获得的经费也少,除正常办公开支外,结余资金才能购买实训设备。实训设备设施落后,数量严重不足,落后的教学环境难以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的实训课变为理论课,实训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双师型”教师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源保障,相应的实训教学内容要有相应的实训设备设施,相应的操作环境。但是贫困地区中职学校的职业培训环境落后,设备设施不足让教师难以开展先进的技能培训工作,学生所学的操作方式也落后于社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降低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双师型”教师人才紧缺,贫困地区中职学校缺乏足够的资源福利挽留人才,导致优秀“双师型”教师流向发达地区,难以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1.2缺乏激励机制,降低了工作效率

民族地区相对保守,競争意识淡薄,激励机制落实困难。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非常照顾,在职称评审方面论文、教学成绩等方面都没有作硬性要求,对基层单位中高级职称岗位也给没严格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基本都可评到中高级职称。教师工资主要与职称挂勾,工资总额中有近半为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应按工作业绩分配,当重新分配时会引起部分教师的不满,影响安定团结。

2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2.1端正教师教学观念,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缺乏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竞争,缺乏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因此在自我提升方面需要具备更加坚定的信念和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教师要有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立足实情开展教学,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处于社会的先进水平。学习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职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这要求“双师型”教师活到老、学到老。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提升自己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

2.2与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带动自身发展

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掌握大量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职业技能经验,通过相互联合,能够利用发达地区中职学校闲余的教学资源弥补自身经验不足的问题,吸收其职业技能经验,提升民族贫困地区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倡教师交换教学,城市教师下乡教学能够提升其教学素养和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提高综合教学水平。贫困地区进城教学可以吸收发达地区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了解目前社会所需的专业技能要求,带回民族贫困地区可以起到带动发展的作用。民族贫困地区与城市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共同进行双师型教师建设,借助城市发达地区的优势带动自身发展,双方进行经验交流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发展,让人才队伍更加庞大和稳定。进行校企联合发展,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职业兼职,在实践中吸收先进经验,同时有利于为学校和教师创收,缓解生活负担。同时为学校和教师可以解决贫困地区企业的人才缺乏问题,带动企业的发展,改善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

猜你喜欢

双师型中职学校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德育工作浅谈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