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

2019-07-08王泽琼

求知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程实验课程

摘 要: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文章作者对理论及实验课的授课内容及方式进行了改进,加强了此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改进;理论课程;实验课程

一、基于问题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应用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高效且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PBL教学法的应用需要经历问题提出、假设构建、深入分析、辩证和总结等五个环节。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最难把握的是问题的设计提出环节。一个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重点,能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要能从问题中推进,进而总结出结论。

以酶化学章节为例,高中已介绍了部分酶学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会以提问的方式唤起学生的记忆。如酶是什么?酶的作用有哪些?你所知道的酶有哪些?身体中有哪些酶?另一方面,这些问题也可以围绕某个知识点来组合设计。比如酶与一般非生物催化剂的区别这一知识点可以从酶的定义,身体中酶的作用速度、作用条件等方面来一步步提问,分析得出。在提问中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训练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种课堂提问的方式,问题设计和引导很关键,需要反复推敲。因为教师是在已有知识框架和预设答案中设计的问题,而学生很可能回答的思路和答案过于宽泛和发散,总结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多种可能的答案,尽量做到问题的精细化,指向的明确性。除课堂提问之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作业形式查阅资料完成,也是比较好的方式。对医学专业学生,常见疾病及症状发生机理或是某些生理现象就是很好的问题类型[1]。

二、以实例作引导,理解相关知识点

生物化学与医学联系紧密,疾病的机理、诊断、药物及治疗手段等都与生物化学知识息息相关。因此,在医学生化的讲授中,可以实例作为引导,理解并应用生化知识。比如蛋白质章节中,疯牛病的致病机理与二级结构的关系,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病与一级结构变化的关系;酶章节中同工酶,酶活力测定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竞争性抑制剂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等;代谢各章节中与代谢相关的疾病发病原理,代谢失调相关疾病等都是很好的素材。用实例授课,最好是以常见的疾病来举例,学生略知一二却不明白原理,更能激发求知欲。

三、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串联知识点

在生物化学的发展史中,伴随着诸多重大发现。为了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及融合思政教育,可在课程讲授中加入重大科学成果的研究经历或是研究者求学历程等小故事。

四、实验课教学的改进

在实验内容开设上,为突出医学检验专业性,又区别于后续生化检验课程,在原有实验项目基础上删除与医学专业相去甚远的项目,加入血清中胆固醇的测定,肝脏酮体生成和浓度测定等实验。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改革还在探索之中,可以参考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2],在教授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开展一到两个设计性实验,同时将原有两个学时改为四个学时。

五、结语

医学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课进行一系列改进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得到提升。最关键的是不再认为生物化学是一门枯燥难学的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也得以加强。

参考文献:

[1]罗晶婧,胡梅,蔺婷,等.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模式在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19(1):60-62.

[2]仇灏,高上上,郭琳,等.转化式学习体系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8(12):1054-1056.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指导性项目(B2015398);武汉市高校产学研项目(CXY201434)。

作者簡介:王泽琼(1981—),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理论课程实验课程
论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未来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安全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以会计学为例建设财经类实验课程体系
电视新闻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