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财务数据的我国商业银行在险值研究

2019-07-08杨确

江淮论坛 2019年2期

杨确

摘要:在险值(VAR)作为金融业目前最重要、最通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文在考虑到风险管理中数据获取困难、口径不统一等问题的前提下,构建了以财务报表数据预测银行在险值的匹配模型,采用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从2007年—2017年的财务数据,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运营风险和整体风险价值的分布分别进行分析。进一步地,我们将对银行业的研究结果与证券业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这种方法下的在险值不受置信区间的影响。

关键词:银行财务信息;风险度量与集成;在险值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9)02-0051-006

一、引 言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是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1]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主席霍华德·戴维斯(1999)曾说:“客观上讲,整体上在1997年和1998年的危机中幸存下来的金融机构都是非常出色的,因为他们的风险管理并不都是那么糟糕。”在巴塞尔委员会1999年进行的一次调查中,40家银行当年的业绩显示,尽管一些银行经历了异常,如在250天内出现5~10天异常,但它们都没有超过其资本要求的损失。而另一些银行交易虽然损失巨大,但都没有对银行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有人认为,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带来两种结果:乐观投资者认为风险管理技术对于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它对风险预测和干预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迫使从业者加强自身风险监管的意识;而悲观的投资者认为银行间的风险管理制度引起系统性风险。[2]

Black-Scholes(1973)和Meton(1974)提出的基于待定权益方法来测量债务的违约风险,运用估计损失分布高分位数的极值理论EVT研究运营风险,以及Bollerslev提出的描述市场风险的波动特征GARCH模型等。但是如何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一直是学者和业界关注的问题。直到近年,学术界和业界对于金融风险集成和全面管理方法的研究才日益丰富。[3]有效的银行整体风险集成度量方法一般是将各风险的分布和敞口以一定的方法连接起来,通常采用的是方差-协方差的方法计算。这种方法在极端的条件下线性相关可能低估风险的相关关系。[4]如Copula等集成风险技术是将不同数据来源的风险用Copula函数连接起来。但Copula在函数的选择上主观性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opula模型的客观性,从而也削弱了模型在金融实践中对风险测度的应用价值[5]。另一方面,风险数据基础决定了集成的效果。目前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性风险等来自不同的数据源,数据来源的不一致,使得风险集成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都减弱。

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风险,受到银行之间风险网络传染的影响。例如,流动性风险受各银行的资金拆借负缺口大小影响,偿付性风险受各银行资金拆借正缺口大小的影响。王晓枫,廖凯亮,徐金池[6]和冯超,王银[7]等分别研究了银行间风险的网络化影响。彭建刚,童磊[8]对我国银行间同业市场上分类交易商之间的流动性风险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梁丽丽发现银行间业务对于缓解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发挥重要作用,但同业间负债和流动性呈现非线性关系。[9]从时间上看,2010年前研究我国银行间业务的学者认为我国的系统性风险较低,传染范围有限。[10]而之后的研究發现,我国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正在逐年增大,偿付性风险传染效果更明显。[11]

李建平[12]采用以分位数概率为依据的风险值(VAR)为理论基础,充分利用财务报表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一性的优点,对财务报告中的损益数据进行分类与不同风险匹配,使得这种方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充分挖掘了财务报表中的损益数据所蕴含的风险信息以及各组成部分的VAR之间的相关性,在建立财务报表数据与不同风险之间的匹配关系的基础上,预测我国证券业企业的各类风险以及整体风险集成。其采用在险值的历史模拟法,是将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推测出未来风险值的变化趋势,具有结构简单明了等特点。

本文借鉴这一方法,考虑到风险值在银行业风险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采用商业银行利润表所记载的损益数据,集成度量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类风险,并将研究商业银行的结果与证券业企业的风险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出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特点和应注意的方面。

二、基本理论与研究视角

(一) 在险值的基本理论

在险价值由J.P.Morgen 在1995年由均值-方差统计方法中发展得来。在险值表示资产组合偏离均值的程度。设X*为置信区间下的损失值,E(V)是资产组合的期望值,则VAR=E(V)-V*。

设某一金融资产组合的初始值为V0,持有期为 Δt,R为年化报酬率,年均值和方差设为μ和σ2,则期末价值为V=V0(1+R)

本文对于在险值更为确切的定义是:在正常的市场波动下,资产在T时期内和给定的置信区间α下,某一投资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或者最小收益,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α是给定的置信区间下,V为某一金融工具在给定持有期T内的损益(包括最大损失或者最小收益)。本文采用历史成本法,下文在99%、98%、95%和90%的不同置信区间下给出各风险的VAR。

(二)财务数据与风险的匹配

我们将银行的财务数据与银行的风险分类来做匹配。本文的匹配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将风险敞口精确分配到风险因子,例如以衍生品价格为风险因子的函数,价格函数的偏导数即为风险因子敞口的解析表达式。第二种方法是当风险敞口在某些情况下只能通过估计得到,这时就只能根据行业规律和普遍情况进行人为划分。本文的实证研究中对上述两种映射方式都有应用。

银行的风险蕴含在银行日常运营和银行间的业务往来中,而财务报表记录了银行的绝大多数日常工作。财务报表的作用既是为使用者提供银行当前的财务状况,又向投资者反映出各种可能的风险,帮助他们预测风险。因此,通过银行的财务报表来观察和评估银行的风险具有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但是如何利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科学地测量出银行的各种风险和整体风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量化工具。与一般企业相同,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这些主要的报表既分别记录了银行经营的某一方面,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表之间具有关联项,使它们能综合地反映银行的经营业绩。例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部分组成,它反映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具体来说,银行资产的数据说明银行是怎样使用它吸收来的资金,负债代表了非所有者对银行资产的某项权利,所有者权益等于资产价值减去负债价值。现金流量表用来反映银行在一定的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根据现金流量产生的原因,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银行财务报告中的现金指银行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各种存款包括现金、存放在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存放系统内存款等。现金等价物指银行持有的短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一定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银行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它可说明年初与年末资产负债表数据之间数据变化的一些内容。利润表的结构是有一定规则的,与利率相关的账户安排在前面。这是因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财务特征为大多数资产和负债是金融合约。银行盈利性资产的利息收入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了获取资金而付出的利息费用通常是银行的主要成本。通过阅读银行的利润表,我们对金融中介的报酬可以大致地了解,同时也容易将市场利率波动对银行经营状况所造成的影响独立出来分析,这也有利于银行管理层了解意外的经济环境变化对净收入的影响程度。银行利润表的财务信息是最能体现银行在外部环境的变化过程中各项经营的损益情况,因此我们将银行的利润表作为研究载体,来研究银行的财务数据是如何反映银行的各项风险的。

银行的利润表主要由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总利润、净利润等会计内容组成。银行的利润表中的具体会计科目虽然与普通企业的具体会计科目不同,但是银行的利润表中会计科目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与普通企业利润表是一致的,其数据最能体现银行财务各方面的损益关系,因而涵盖了较为全面的风险信息,便于管理者对银行的风险进行监控。最终净利润金额除以普通股总股本数得到“基本每股收益”,再将净利润除以稀释后的总股本,得到“稀释每股收益”,这些数字又与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变化息息相关,反映企业股票基本价值变化,亦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成体现。

表1是商业银行的损益与风险的匹配关系,表中对银行利润表中税前利润之前的全部科目按照其不同的风险属性,归类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营运风险或者整体风险,并以加项和减项区分。

关于表1的几点说明:1.利息净收入和投资收益是利润表中的加项,包含有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本文将这一科目下的数据按1∶1的比例匹配到流动性和市场风险中。2.资产减值损失是利润表中的减项,包含流动性风险、运营风险和信用风险,因此本文将这一科目下的数据按1∶1∶1的比例匹配到流动性、运营风险和信用风险中。

三、数据来源与分析结果

(一) 数据来源及结果特征

由于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业产生的深远影响,针对这一金融环境,我们选择的数据样本从2007年到2017年12月。截至2017年12月,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共有22家,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我们选取了14家数据完整的商业银行从2007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数据,它们是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这14家银行在样本区间内数据齐全,且涵盖了我国所有具有代表性的银行(其中农业银行因为数据不全没有采用),将这14家商业银行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所有财务报表数据均来自各上市银行的官方网站及Winds数据库。本文将所有损益数据除以公司总资产,除去了资产规模对商业银行风险测量的影响。

根据前文建立的匹配关系,我们对14家上市银行的总股本以及各风险对应损益的资产回报率进行度量,得到整体风险以及各风险的经验分布,同证券业企业的风险特征相似,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呈现一定的右偏、厚尾现象,而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则呈现左偏。表3是各风险及整体风险对应的总股本的资产回报率(ROA)在不同置信区间的经验分布数值,即商业银行的各风险及整体风险的VAR值。

(二) 商业银行风险与证券行业风险的比较

银行业与证券业同属于金融行业,但由于业务与市场的不同,它们的风险特征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以本研究的银行风险与李建平研究的证券业风险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我们找到两类企业风险的不同之处。

表4以各风险占整体风险的比重为例分析两类企业风险的特征。首先,银行的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小于证券公司,而信用风险大于证券公司的信用风险。在99%、98% 、95%和90%的置信水平下,银行的信用风险显著高于证券公司的信用风险,应该予以重视。其次,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四种风险的差别在不同置信水平下没有明显区别。从这一结果验证了不同的置信水平下,这种方法得到四类风险的占比十分稳定,说明该方法对于置信水平不敏感。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财务报表的功能在于为使用者提供公司财务状况的信息,并对未来的风险预测提供依据。但是长期以来,学者对于财务报表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研究较丰富。相比较而言,对于量化分析财务报表数据反映的企业风险的研究十分欠缺。而在金融领域,风险的测量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在险值(VAR)的计算,已经成为银行界普遍采用的风险测量和控制的方法。对于银行业的财务数据,由于其客观性和全面性,可以作为风险测量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李建平(2012)的方法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测量具有简洁实用、数据可得且客观一致的优点。这些优点使其也可以作为银行业的整体风险预警测量和银行间的比较。

根据上文中我国商业银行在险值的研究结果,我们对我國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银行风险管理体制

财务数据既能反映企业的资金状态,还能预示可能的风险。但同时它又是最好的测量银行风险的实证数据。财务数据既能反映银行内部的风险又能反映银行间业务往来可能存在的风险,运用在险值(VAR)的方法将银行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各类风险和整体风险进行较科学的量化。VAR将量化的结果更好地运用到银行风险管理中。从我们的分析结果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仍是防控的重点工作。如果做好这两类风险的防控,可以从相关的资产源头上进行清理和监控,预防较大的风险发生。尤其是信用风险,相关的会计科目单一,但涉及的资产种类较多,对这类风险的防控应该予以重视。建立完善的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不仅有助于监管机构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归类和管理,也有助于防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跨国境传染,同时还更加有利于实施有效的事后审查及绩效评价。[13]

(二)提高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中对在险值的应用

提高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理论水平,灵活应用在险值的计算方法。使在险值的计算方法与财务数据预测风险的功能相结合,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网络,将风险管理的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为关键。在险值在银行业风险管理中在提供管理信息、确定限额、分配资本、评价绩效等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在险价值产生以后,受到银行业的普遍接受,国外许多银行采用在险值度量技术加强银行风险管理。这是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范例,也应该在实践摸索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往的在险值多用于市场风险的预测,且采用股票价格等单一数据进行分析。而本文采用的是财务数据,对银行的多种风险进行分析,对实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可分为单一客户、集团客户和个人类客户三类客户的管理。在对单一客户进行管理时,应注意将客户进行识别和分类,可以根据客户的情况分为单一经营企业客户、多元经营企业客户、经济联合体客户和集团企业客户,这样便于银行根据各类客户的经营特点和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督。在对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状况进行分析时,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现金流量等反映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指标着重分析。同时,对于客户所处的行业、经营业务、管理规范性及其他非财务因素也应及时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客户提供的贷款抵押品的资质要严格把关,加强抵、质押品的所有权、资质、物品价值、变现能力等多方面的审核。针对集团客户业务特点,应严格执行审核标准,力求对集团客户的经营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此外,还应做好资产组合风险的识别,做好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的评估。

(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管理

通过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建立起风险防火墙,防止新技术融入带来的跨界风险,有针对性地对各个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这不仅是响应国家控制金融风险的号召,更是商业银行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14]对于市场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分清市场风险的来源,如期限错配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外汇交易风险、折算风险、股票价格变动风险等。根据不同标的和资产产生的风险进行管理。商业银行应该用好控制市场风险的工具和手段,如对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的控制,设计好金融衍生产品和运用风险对冲,利用远期、期货和期权等产品在期限和金额上的差别规避风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衍生产品本身是一把“双刃剑”,他在为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和投机手段,也提供了风险管理、存活管理和资产组合管理工具的同时,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此外,对风险对冲的管理也极为重要,例如采用现货卖空、股票期货和股指期货的管理。另外,商业银行还应该设置有一定的经济资本(CaR)的管理。经济资本是在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完善监督资本框架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资本管理办法,并被国际上一些领先的银行采用。它试图反映银行自身的风险特征,并通过风险损失映射资本承担,从而在性质上与作为可用资本的银行账目资本和作为资本底线的监管资本相区别。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采用VAR管理风险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首先,VAR并不能提供一个绝对的最大损失额,而只能预测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损失。因此,置信水平越低,VAR方法的预计损失就越容易发生超出VAR估计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回测模型是VA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而在本文中,由于数据和时间跨度的限制,暂时不具备进行VAR回测的条件。另外,VAR假设未来情况是重复历史的。但事实上并不能保证未来能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继续。意外事件,例如一次性事件或结构性的变化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模型在这样的变化发生时就会出现严重问题。某种程度上说,通过让风险随时间变化或预测未来损失的波动率,VAR可以反映出结构性变化。当研究经济剧烈变化对投资组合风险的影响时,稳定性风险可以通过压力测试来评估。头寸作用类似于转变风险。VAR生存基础是其分析方法是假设数据是可以衡量风险的。对于金融行业的一些新兴业务,例如不经常交易的新兴市场股票、非公开发行、首次公开发行募股、外来货币等,模型的说服力就受到限制。如果没有合理的其他信息支持,无法通过历史数据来衡量风险。当然,通过匹配信息、映射等方式,能够较大地缓解这一问题。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将商业银行根据不同性质(例如,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类进行比较。目前这些分类数据还不充分,例如,当前我国已涌现出大量城市商业银行,但是其中成为上市银行的只有三家,研究这三家商业银行的数据不能代表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特征。另外,本文对于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损益数据与风险分类的对应关系的界定是否符合商业银行的实际,还需要进一步检验,例如进行VAR回测(Back-test)。

参考文献:

[1]寇佳琳.互联网金融促进供给侧改革的路径与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17,(2):98-103.

[2]谢非,谭朋.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4):58-64.

[3]朱世香,张顺明.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的替代研究[J].经济经纬,2017,(5):147-152.

[4]周艳菊,彭俊,王宗润.基于Bayesian-Copula方法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J].中国管理科学, 2011,19(4):17-24.

[5]王宗润,汪武超,王小丁,等.基于条件概率积分变换的多元Copular函数选择[J].管理工程学报2012,26(3):102-108.

[6]王晓枫,廖凯亮,徐金池.复杂网络视角下银行同业间市场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5,(3):71-81.

[7]冯超,王银.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处置研究——基于银行间市场网络模型[J].金融研究,2015,(1):166-176.

[8]彭建剛,童磊.同业拆借视角下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15(5):141-145.

[9]梁丽丽.同业负债业务缓解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吗? ——基于 213 家商业银行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15,(1):35-41.

[10]黄聪,贾彦东.金融网络视角下的宏观审慎管理——基于银行间支付结算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0,(4):1-14.

[11]肖崎,阮健浓.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4,(3):65-73.

[12]李建平,李刚,丰吉闯,李铭禄.证券公司整体的度量方法与实证[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 (3):574-579.

[13]贺小丽.风险控制性金融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我国银行理财市场为例[J].理论学刊,2018,(5):56-62.

[14]陆岷峰,徐阳洋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实践路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5):84-95.

(责任编辑 张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