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毫厘之间尽显大国工匠
2019-07-08刘锦鑫
刘锦鑫
徐伟就是这样,扎根于建筑工地,用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从当初的小学徒一步步成长为测量放线的业界专家,一步步地实现着自身的价值,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和先锋模范作用。
测量放线是给高楼定位、为建筑施工提供依据、确保设计意图和施工质量的关键岗位,是建筑施工的第一道工序,是建筑业的排头兵、先行军。因为工种的需要,这个岗位的人员要长期坚持在工程项目的第一线,因此,不少刚入门的年轻人觉得,在工程施工现场一辈子干测量很没前途。
然而,他在这个普通岗位上坚守了40多年,以忘我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为城市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凭借质朴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测量技艺,成为了拥有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北京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北京市优秀党员标兵等诸多荣誉于一身的“国宝”级测量放线专家,他就是北京建工集团三建公司测量中心徐伟。
40多年执着测量零差错
1974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徐伟来到北京建工集团三建公司做测量工作,此时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测量放线的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40多年。
徐伟刚刚接触测量放线工作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用徐伟的话来说,当初测量工作是一个经验型工作,基本都只靠跟着老师傅学,靠的就是耳传心授。虽然当时他也会买很多书看,但很多东西都看不懂、看不明白。“那时候跟着师傅学,师傅让这么干就这么干,但是为什么这么干,老师傅说不清楚。”
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徐伟利用业余时间到中国建筑大学进修了测量放线的课程。而此时又正好赶上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工程,由于这项工程造型复杂,给测量放线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这就给了徐伟很好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工程结束后,徐伟结合工程实际,完成了论文《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工程施工测量》,分别获了北京测绘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和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从此,徐伟的工作开始由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的知识技术型转变。
在这以后,从北京东方广场到首都机场航站楼,从国家大剧院到国家会议中心,从汶川地震过渡安置房到多个高铁站,徐伟相继主持了各种重大高精尖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累计施测建筑面积超千万平方米,差错率近乎为零。
用周围同事们的话说,测量放线已融入徐伟的生活。干起活儿来,徐伟会很较真儿,每遇到看上去较难的工程,即便跟自己没关系,也总喜欢琢磨琢磨,跟人切磋切磋。当年国家大剧院开工,徐伟就干过这么一件“奇事”。当时,国家大剧院工程的施工方并不是北京建工集团,然而,罕见的椭球体建筑形状却引起了徐伟的浓厚兴趣。每天下班之后,徐伟回家就开始琢磨,如果是他,他要如何攻克这个没有直线条的异形建筑。后来,在一次北京市测绘协会学术交流时,徐伟和专家们谈起了自己对该工程的方案设想,没想到,专家们听后连声称赞,“徐伟的方案想得更为周全!”这样爱琢磨的习惯,他一直坚持到现在。
首都机场扩建工程任务下来后,徐伟义不容辞地担起了这项大型工程的测量放线任务。面对庞大的工程和复杂的仪器操作,徐伟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在工程开始的那段时间,徐伟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向机场出发;早上7点,要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开碰头会研究当天工作;接着是十几个小时的现场测量操作;晚上7点,现场部分测量工作结束,马上又要组织召开当天的研讨会,解决当天问题,讨论第二天工作安排。那段时间,徐伟没有了时间概念,回家最早的一次,也是晚上10点钟才从工地离去。首都机场工程的庞大超出人的想象,从东到西800米、从南到北又是800米,在工地进行测量,一天下来走多少个来回,数也数不清,真可以说是“放长线”。每天走数十里路徐伟觉得算不得什么,最让人怵头的,是在太阳底下连站十几个小时不动位置的定点观测。一天忙下来后,回家时再走200米路,徐伟都要歇上好几回。
像这样的工作状态,在徐偉的工作中屡见不鲜,在新机场建设的项目中,徐伟开的工程车从早上进工地到晚上出工地一天就要跑180公里。
2009年11月,徐伟所在的北京建工集团中标了京沪高铁新建天津西站站房工程,工程事关重大,公司派出了这位老将,确保工程万无一失。寒冬腊月,天津最低温度有时低至零下17摄氏度。50多岁的徐伟为了工程按期开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走路不下30公里。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在操作仪器时,他坚持不穿长大衣,不戴手套,在两米高的测量平台上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
大家心疼这位功成名就的老专家,劝他别这么拼命,可徐伟却说:“我干了一辈子放线,第一天是这个干法,干到最后一天我还是这个干法。全力以赴把好关,不给后续施工造成麻烦。”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徐伟没有一丝怨言。“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支撑,还有精神指引”,施工现场的同事这样说道。他这种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打动着、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最终天津西站这项工程完成了“三维激光扫描钢结构网壳提升安装测量应用技术”,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
徐伟就是这样,扎根于建筑工地,用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从当初的小学徒一步步成长为测量放线的业界专家,一步步地实现着自身的价值,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和先锋模范作用。
用生命守护测量阵地
“5·12”汶川地震,徐伟亲赴灾区负责全国首个过渡安置房示范小区——京安小区的放线测量工作。2008年5月22日,他作为建工集团三建公司第一批援建职工奔赴灾区,以最快的速度顺利完成京安小区的测量定位工作,为十天十夜建成交用奠定了基础。“我负责测量放线,就得先到现场。只有放好线、定好位,才能建好房,才能让群众早日安居。”
2018年5月25日,徐伟为了寻找测量放线的最佳位置,和两位同事爬上了一幢布满裂痕的5层危楼楼顶。6.4级余震突然来袭,整栋危楼不停晃动,危楼在余震下摇晃得厉害,随时都可能坍塌。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徐伟立刻将全站仪死死抱在怀里……
余震过后,当问到徐伟为什么第一反应是护住仪器。“可能是本能吧。”徐伟回答道。然而就是现在他回想起当时的情况也感到十分后怕:“当时我离屋面护栏也就二三十公分,余震时护栏、女儿墙一下子就倒了,哗哗地往下掉,要是再晃个几秒,真是不知道结果了。”
当问及为何要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测量放线时,徐伟给出的答案令人动容。“当时现场比较大,在高处测量半天就能完成,要是不上那座危房测量,工作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快点干完,灾民们不就能早点住进安置房么?从危楼下来,虽然十分后怕,但是看到当地群众为我们鼓起掌来,觉得这么做是十分值得的。”
正是由于徐伟用最快的速度顺利完成了测量放线,为援建工作抢出了两天时间,北京建工仅用十天十夜就建成了全国首个过渡安置房示范小区,创造了留名史册的“花精神”“花速度”。
创办测量中心传承工匠精神
近十年,徐伟开始将自己测量的工作从技术型向科研型转变,通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2010年以来,徐伟共计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项、国家级工法3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省部级和行业科技成果奖7项,完成工具书2本,参编国标1项。
他首创了间接偏心测量法,扩展了全站仪的测量功能,为大型球网架结构的空间变形监测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说到这个徐伟特别向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当时工程需要测量球网架球心的三维坐标,来判定球网架的安全性能,徐伟前后思索了很多办法,但总是行不通。大概有半个多月,突然有一次在食堂排队吃饭时,一下有种顿悟的感觉,答案瞬间就得出来了。“遇到工作中的难题,虽说不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但是我时时刻刻会惦记这事,直到把它解决。”徐伟说道。
因为工作向科研型转型,徐伟率先应用推广数字化测量技术,使工作效率提高两倍。“20世纪80年代初,2秒经纬仪算是放线工能用上的好设备。现在,我和徒弟们出门干活,带的都是几十万元一台的测量仪。”徐伟和团队引进和普及了全站仪、GPS、精密水准,主持的“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应用技术研究”“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控制技术研究”“近接既有线基坑及路轨监测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如今,无人机测量技术点数据、云数据也将在他的地形图绘制和土方测量等测量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曾經在大型场地控制测量、钢结构安装测量、土应力对测量点位的影响、温度对测量的影响、非圆曲线测量、测量方案编制和数字化测量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究,完成了《全站仪应用技术研究》《温度变形对测量的影响》《基坑支护体变形监测要点》等27篇学术论文,创新23项测量放线技术、工艺及方法,独立完成《北京市建筑技术管理规程》测量部分的编写。
徐伟针对建筑测量管理体制薄弱环节撰写的《关于建筑施工测量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还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他建议并组织制定的《测量仪器实行集中管理和内部租赁办法》,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上百万元。
徐伟说:“工匠精神,不仅是要求自己在本职工作上做好做专做精,还要体现在工作以外的服务意识上,通过自己掌握的技术,主动适应企业发展,为企业服务,干一行爱一行。”
2011年4月,北京市总工会和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下发通知,徐伟工作室成为百家职工创新工作室之一。徐伟发挥其在放线测量工作中的领军人作用,他说:“我干了一辈子了,要将我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
徐伟凭借其“厚德”的精神品质,成了一名国宝级测量大师。为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带动测量专业技术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在徐伟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筹划组建专业集约的测量中心。
早在十几年前徐伟就对建筑施工测量管理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形成了一整套符合科学发展理念的管理体系。2013年,北京建工集团三建公司在北京市行业中成立了第一家实行集约化管理的测量中心,打破了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模式的壁垒,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化,为建筑施工测量管理技术的发展和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测量中心的组建,为徐伟提供了发挥劳模价值的新平台。经过6年的摸索、实践和不断完善,三建测量中心已成为显示集团技术实力的名片之一。
“测量中心是一支朝气蓬勃、理论与实践并存的创新型团队,先后涌现出多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技术能手等高精尖人才。”北京建工集团三建公司负责人介绍,徐伟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徒弟们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北京第三届、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冠军都是徐伟的徒弟,还有3人代表北京市去美国参加技能比赛,另外在北京市测量专业的比武前十名中,他的徒弟就占了5个。
“我就是要将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传给更多的人,为建筑事业做点事。”徐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