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模型特征 提升解题能力
——“动点路径”中考试题归类解法思考
2019-07-08张建华
张建华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
动点路径问题倍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这类试题能考查学生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活动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这类问题常是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中的压轴题.动点路径是隐性的,需要根据动点的运动特征,抓住变化过程中不变的规律.因为动点所经过的路径长可求,所以常见的动点所经过的路径有直线和圆弧两类.虽然点的运动路径是隐性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起点、过程点和终点确定其形状,进而通过五步解决问题:(1)画.画出动点的起点、过程点和终点.(2)看.观察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3)猜想.在一条直线上是线段,不在一条直线上是圆弧.(4)验证.直线型动点路径常用平行基本事实、角的定义解决;圆弧型动点路径常用圆的定义、圆周角有关定理及推论解决.(5)计算.常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知识进行求解.本文列举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进行归类剖析,分析、归纳模型特征,提炼破解之道.
一、直线型
类型1:动点与定直线距离不变时,动点的路径是直线
我们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根据这个基本事实,当一个动点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不变时,动点的路径为直线.
例1(2017年安徽卷)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5,AD=3.动点P满足.则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PA+PB的最小值为( ).
图1
解:如图2,作PE⊥AB于点E.
图2
所以PE=2.
所以点P在平行于AB的直线m上.
作点B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B′,
则BB′=2PE=4.
连接AB′交直线m于点Q.
则当点P运动点Q时,PA+PB最小,为AB′的长.在Rt△ABB′中,由勾股定理,得
故选D.
例2(2016年江苏·无锡卷)如图3,▱OABC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x=1和x=4上,O是坐标原点,则对角线OB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
图3
解:如图4,设直线x=1与x轴的交点为点D,过点B作BE垂直于直线x=4,垂足为点E.
则易证△OAD≌△BCE.
所以OD=BE.
所以BE=1.
所以点B的运动路径为直线x=5.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得OB长的最小值为点O到直线x=5的距离,即为5.
故答案为5.
图4
【评析】此题依据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添加辅助线BE,构造△OAD≌△BCE,得OD=BE.因为OD=1,所以BE=1.从而可得点B到直线x=4距离为1,根据当一个动点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不变时,动点的路径为直线,可知点B在直线x=5上运动,将对角线OB长的最小值问题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的问题.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等知识,难点是判断点B经过的路径.
类型2:动点与定线段端点连接构成的角度不变时,动点的路径是直线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根据角的定义,动点与定线段端点连接构成的角度不变时,表示动点在角的边上运动,即动点的路径是直线.
例3(2017年江苏·扬州卷)如图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P,过点P作PC的垂线交AD于点E,以PE为边作正方形PEFG,顶点G在线段PC上,对角线EG,PF相交于点O.
(1)若AP=1,则AE的值为__________;
(2)①求证:点O一定在△APE的外接圆上;
②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点O也随之运动,求点O经过的路径长;
(3)在点P从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APE的外接圆的圆心也随之运动,求该圆心到AB边的距离的最大值.
图5
解:(1);
(2)①略;
②如图6,连接OA,在⊙M中,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OAP=∠OEP=45°.
所以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点O始终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且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O与点A重合,当点P运动到点B时,O为AC的中点.
所以点O经过的路径是一条线段,且长度为AC的一半.
所以点O经过的路径为.
图6
(3)略.
【评析】此题第(2)小题第①问是第②问的基础,根据“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得∠OAP=∠OEP=45°是解题的关键,即动点O与定线段AB端点连接构成∠OAP=45°,根据动点与定线段端点连接构成角度不变时,动点在角的边上运动,即动点的路径是直线.故点O经过的路径是一条线段,再根据点P的运动起点和终点确定出点O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从而求出点O经过的路径长.此题图形简洁,问题设置有梯度,层层递进,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正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等核心知识,综合性强.第一个难点是判断点O经过的路径是何种类型,进而根据类型求路径长,第二个难点是圆心到AB边的距离的最大值,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来建构二次函数求最大值,区分度高,具有选拔功能.
二、圆弧型
类型1: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不变时,动点的路径是圆
在同一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端点A运动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根据圆的定义,可知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不变时,动点的路径是以定点为圆心,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
例4(2017年江苏·连云港卷)如图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2,0)的直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B,将直线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D,C.
(1)若OB=4,求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
(2)连接BD,若△ABD的面积是5,求点B的运动路径长.
图7
解:(1)y=2x+4.
(2)设OB=m,
因为△ABD的面积是5,
即m2+2m-10=0.
因为 ∠BOD=90°,
所以点B的运动路径为以点O为圆心半径为的圆弧.
所以点B的运动路径长为
【评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点B运动的路径为以旋转中心O为圆心,以OB为半径的圆弧,根据△ABD的面积为5,可求出半径为,圆心角度数为90°.根据弧长公式可求出点B的运动路径长.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旋转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弧长公式等重要知识点.
例5(2017年江苏·宿迁卷)如图8,在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点E在边CD上移动,连接AE,将多边形ABCE沿直线AE折叠,得到多边形AB′C′E,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C′.
(1)当B′C′恰好经过点D时(如图8(1)),求线段CE的长;
(2) 若B′C′分别交边AD,CD于点F,G,且∠DAE=22.5°时(如图8(2)),求△DFG的面积;
(3)在点E从点C移动到点D的过程中,求点C′运动的路径长.
图8
解:(1);
(3)如图9,连接AC′,
所以动点C′的运动路径是以点A为圆心,AC为半径的圆弧.
当点C运动到点D时,点C′恰好在CD的延长线点H处.
因为AC=AH=CH=2,
所以∠CAH=60°.所以点C′运动的路径长为.
图9
【评析】此题以折叠变换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相似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勾股定理、弧长公式、折叠变换等知识点,根据折叠变换的性质,得AC′=AC.动点C′到定点A的距离为2,点C′运动的路径为以点A为圆心,AC为半径的圆弧CH,根据弧长可求点C′运动的路径长.发现AC′=AC是解题的切入口.
类型2:动点是定斜边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时,动点的路径是圆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由此可知,动点若是定斜边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时,动点的运动路径是以定斜边为直径的圆.
例6(2016年安徽卷)如图10,在Rt△ABC中,AB⊥BC,AB=6,BC=4,P是△ABC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AB=∠PBC,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 ).
图10
解:因为∠PAB=∠PBC,
所以∠PAB+∠PBA=∠PBC+∠PBA=∠ABC=90°.
所以动点P的运动路径是在Rt△ABC内部,以AB为直径的圆弧(如图10).
连接OC交⊙O于点P,则此时CP的长最短.
所以CP=CO-OP=5-3=2.
故选B.
图11
【评析】此题以线段长的最小值为立意,以动态几何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动点P的运动路径,由定线段AB所对张角∠APB=90°,可知动点的路径是以AB为直径的圆.当圆心O和点P,C在同一条直线上时,PC的长取得最小值.
类型3:在定线段定张角时,动点的路径是圆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根据定理,动点对定线段所成的张角是定角时,动点的路径是以已知线段为弦,定张角为圆周角的圆.
例7(2014年浙江·金华卷)如图12,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接AF,BE相交于点P.
(1)若AE=CF.
①求证:AF=BE,并求∠APB的度数;
②若AE=2,试求AP·AF的值.
(2)若AF=BE,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C时,试求点P经过的路径长.
图12
解:(1)①120°;
②12.
(2)AF=BE,得AE=CF或AE=BF.
①当AE=CF时,由(1)得∠APB=120°.
如图13,动点P在以AB为弦,所对圆心角为120°的圆弧上运动.
设圆心为点O,连接OA,OB,
所以点P经过的路径长为
图13
②当AE=BF时,点P经过的路径为过点C作AB的垂线段的长度.
所以点P经过的路径长为.
所以综上所述,点P经过的路径长为.
【评析】此题以动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弧长等知识.在第(2)小题中,由AF=BE,得AE=CF或AE=BF.当AE=BF时,由(1)知∠APB=120°,动点P与定点A,B连线所成角为定角.以定线段AB为弦,构造出以AB为弦,定角∠APB=120°为圆周角的圆.
近几年中考试卷中,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的最后一两道题,常涉及动点路径问题.此类问题难在其运动轨迹的隐蔽性上,若能引导学生聚焦图形的特点,关注其内在的数学本质,根据动点的运动特征,抓住变化之中不变的规律,便可以将动点路径化隐性为显性、化抽象为直观、以不变应万变.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要留有余地,让学生有思有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从几个特殊点入手,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的过程,从中积累经验,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能满足于问题的解决,要引导学生审视问题,探究问题的本质,通过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使思维得到拓展,从而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甚至知一片的目的.让学生立足基础之上,在知识的综合中进行知识的生长、数学模型的建构、数学思想的感悟、活动经验的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