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7-06李海生
李海生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一、问题提出
我国恢复博士研究生教育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3年制培养模式,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现象并不突出。2000年,教育部提出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规定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具体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1]。大多数高校虽仍实行博士生3年基本学制,但在培养、管理中放宽了对博士生学习年限的刚性规定。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在满足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的同时,加剧了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现象。笔者[2]对2002-2009年我国博士生相关数据的统计表明,各年实际毕业生与当年预计毕业生数之比始终徘徊在0.4∶1左右,延期毕业博士生占在校博士生总人数的比例平均为23.2%。廖文武等人[3]计算了2002-2013年间我国博士生的累积延期毕业率,发现累积延期毕业率为56%~65%,且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近10年来,各培养单位采取措施以减少博士生延期现象,大多数高校将博士生培养的基本年限定为4年,但博士生按期毕业率低、超长年限延期比例较大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不断扩大的延期毕业群体,既给学校教育资源和管理带来压力,也不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探讨。
对于博士生延期问题,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曾进行过相关研究。国内研究更多聚焦于延期的特征、原因以及对策分析。国外对博士生学业完成问题的研究,以美国为代表,主要关注博士生流失率较高和最终获学位比例低等问题。
刘玮[4]基于国内某高校数据,分析了延期完成学业博士生的主要特征,认为延期博士生与按期毕业学生相比,存在科研成果发表较少,对导师指导各个方面的满意度较低,对学校各项工作评价较为负面等特征。易鑫[5]认为博士生的科研成果或学位论文无法达到毕业要求是导致延期的首因,生师比过高是第二原因,学生的自身选择,如公派留学、完善论文质量、个人婚育等是延期的第三个原因。李海生基于对42所研究生院进行的调查认为,影响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个体因素包括自身专业基础与科研能力、攻读博士动机以及学习方式等,制度因素则主要包括导师指导方式及其有效性、课程学习要求与论文选题难易度、科研成果发表的规定、学业考核制度、科研资助政策及资助方式、国家公派留学政策等[2]。王晓磊等人[6]利用哈工大机械工程学科数据实证发现,培养方式、学位课平均成绩、开题时间、入学4年内发表的SCI和EI文章总数以及入学4年内发表非SCI和EI文章总数等5个变量对博士生延期存在显著性影响。
美国学者[7]对博士生学业完成的研究可概括为两类:一类为基本状况分析,主要是对人口统计变量与博士生学业完成间关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GS)的报告指出,超过40%博士生没有取得博士学位,即便能完成学业,往往也需要8~10年的时间[8]。CGS的研究表明,在能否获得博士学位上,年龄、性别甚至种族因素都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重要变量[9]。另一类则主要集中于探究博士生辍学和低完成率的原因,如人际关系对博士生完成学业的影响[10],经济资助与完成学业关系[11],工作岗位对学业完成影响[12]。上述研究表明,院系因素、论文选题和指导、学生学习能力、学生心理和性格、学生期望、人际关系、学业资助以及学位对就业的作用等是影响博士生完成学业的因素。CGS基于跟踪调查,认为影响博士生完成学业的3个主要因素依次为资金、导师指导以及家庭支持[9]。
鉴于上述,本文试图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进一步分析博士生学习过程中与学业完成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因素,以及哪些特征或因素对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起着更为显著性作用。
二、分析框架及概念界定
(一)分析框架
获得学位是博士生学业完成的终结性标志。从学位颁发权力来源看,我国实行国家学位制度,高校需获得国家授权后方可行使授予学位权力。同时,国家在法律层面也设定了授予博士学位的要件,即学位申请人须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而且要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13]。这一法定要求由培养单位通过一系列具体培养流程来达成。梳理各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可知,一名博士生的培养通常包含参加并通过博士生入学考试,修读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开展科研训练以及发表学术论文,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位论文,论文通过同行专家评审,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等必经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导师和博士生本人是最直接相关的3个主体,学校在资源供给、制度规范和环境氛围等方面为博士生学习提供支持,导师的专业水平、指导态度和指导方式方法与博士生学习直接关联,博士生自身已有的专业基础、学术志趣、努力程度以及学习行为选择等关乎其学业结果。在3个主体中,博士生位于中心,而导师居于学校和博士生中间,发挥纽带和衔接作用。在学校给定的资源条件和制度环境下,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预定目标开展学习和研究。
基于“过程—结果”的分析思路,博士生求学历程中多主体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机制和流程,可相对划分为前置因素、过程因素以及结果3个方面。前置因素主要指博士生自身的个性特征以及相关情境等,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博士生个体身份特征诸如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学业基础、学习动机和能力水平等,而情境因素主要指博士生所处的学科领域、前置学位获得院校情况等。过程因素主要指博士生求学过程中的学习策略、学习行为、投入状况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如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学习机会选择、投入学习科研的时间以及与导师指导相关的因素等。此外,从博士生培养流程看,科研发表、论文评阅成绩等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环节和前提条件,也属于培养过程因素。学习结果主要指博士生培养目标达成度,基于时间序列和因果条件来判断,在博士生养成的完整系列中,获得学位无疑是一名博士生完成学业最直观的结果。因此,研究中将获得博士学位界定为最终输出结果,根据是否按期获得学位来判断博士生是否按期完成学业。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构建了包含求学历程中各参与主体、过程以及结果的多重因素模型,以此探索各因素对博士生是否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
(二)对“延期”界定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4年。在2013年国家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出台前,部分高校将学习年限规定为4年,而更多高校依照政府拨款机制,将博士生学习基本年限定为3年。近几年,随着办学自主权扩大和经费筹措能力增强,国内各高校大多结合自身实际和需要规定了本单位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越来越多的培养单位将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年限定为4年,并对诸如本科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等不同培养类型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作出规定。为便于研究,根据数据来源单位博士生学制规定,结合录取方式对学业延期与否进行操作界定:对以普通招考方式入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2011年以前入学的,其正常修业年限为3年,2012年及以后入学的,其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超过以上规定年限者界定为延期;本科毕业直接攻博学生,其正常修业年限为5年,超过者界定为延期;硕博连读者,其博士生阶段的正常修业年限为3年,超过者界定为延期。
三、数据、变量及方法
(一)数据来源
研究使用数据源于“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华东某校2010-2017年对该校博士学位申请人进行的“博士生求学历程问卷调查”,以及该校博士生基本信息数据、学业与学位申请相关数据。该校为综合性大学,每年招收博士生规模约为600余名。该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博士生入学以来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海外研修访学等各个环节的状况以及对学习效果、学习环境、学术支持条件等的评价。该数据库同时包括了博士生个体特征变量以及课程成绩、科研发表和学位论文评阅成绩等多项信息。2010-2017年间,该校共进行过12次问卷调查,每次调查与博士学位申请工作同步,基本覆盖了当期所有学位申请人。根据研究设计,数据中剔除了来华留学博士生、港澳台生源博士生、专业学位博士生以及变量数据残缺个案,仅选取在当期申请中获得了博士学位且完整填写了调查问卷的中国大陆学生作为样本,最终进入分析的有效样本数为2562个。同时,本研究对该校导师数据库进行关联配对,获取了配对导师个体特征变量、学术水平、指导状况等系列基本数据。
(二)变量
对变量的选择和定义是确保研究准确的前提。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探讨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因此,将博士生是否延期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则根据数据类型分为连续变量或等距变量和虚拟变量两类。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河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配水资源,实现对农业生产所需水资源的供给和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要。但随着水资源枯竭和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河道的水资源调配功能大幅度降低,河道淤积问题在很多农村较为常见。这些趋势不利于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十分必要。
读博士生时年龄、博士生课程成绩、博士生论文评阅成绩、博士生投入学习科研时间、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导师获博导资格年限、导师指导频率等作为连续性变量或等距变量进行处理。博士生课程成绩包括外语课程成绩、政治理论课程成绩、必修课程成绩和选修课程成绩4个变量,每个变量的值为博士生修读该类型课程所得平均成绩。博士生投入学习科研时间为定距变量。科研发表为申请博士学位的必要环节,博士生在申请学位时在数据库中自我报告了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情况。基于博士生相关信息,依托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 ofScience数据库对科研发表数量和文章类型等信息进行了校对和补充,据此计算了每位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
博士生性别、博士生婚姻状况、博士生学习方式、硕博是否同校、获前置学位学校层次、是否出国访学、导师性别、导师学术水平、导师任职状态、导师是否帮助博士生制订培养规划、科研论文发表质量、是否获得科研资助、所在院系是否实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是否获得奖助学金以及论文选题与导师项目关系等作为二分类虚拟变量操作化处理。目前培养单位对博士生的招生考试方式主要包括普通招生考试、硕博连读、本科直接攻读博士、申请考核制等。基于样本情况和研究便利,研究中将硕博连读、本科直接攻读博士、申请考核制等招考方式归为非普通招生考试方式,从而将招生考试入学方式定义为二分类虚拟变量。科研论文发表质量为虚拟变量,主要以发表刊物类型作为划分参照,将发表于SCI、SSCI、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归入为相对高质量论文,其余划分为一般质量论文。上述二分虚拟变量如赋值为0,在模型中均为参照类。除二分虚拟变量外,研究将博士生读博首要动机、博士生所属学科门类、博士生论文选题依托科研项目类型以及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性质操作化为多分类虚拟变量,以最后一个类型作为参照类。虚拟变量赋值及样本统计描述见表1。
(三)回归模型及检验
为发现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中发生作用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把因变量即是否延期完成学业视为一个二分变量,以博士生个体身份变量、过程变量等作为自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进而探究当自变量发生变动时,因变量变动情况。模型如下:
表1 虚拟变量赋值以及样本统计描述
式中,p为延期概率,xi为自变量,βi为自变量回归系数,β0为常数项。从模型检验看,在将所有变量均放入模型后得分检验结果,其所对应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模型全局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预测准确率为68.9%。从模型拟合水平指标看,在多次迭代后,-2对数似然值不断下降,表明模型越来越优。Hosmer和Lemeshow检验中Sig.值为0.598,表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具有较强解释力。同时,为确定各自变量的独立作用,研究检验了各自变量间的共线性问题。各自变量的容忍度都远大于0.1,可以判断为各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将各变量同时纳入模型后,表2列出了逻辑回归分析回归系数、瓦尔德判别统计量以及优势发生比3个结果。
四、分析与解释
如表2所示,模型结果为博士生求学历程中的各项变量对博士生是否延期完成学业的对数线性回归分析。基于回归分析的结果,结合瓦尔德系数和显著性水平来看,前置因素中对博士生是否延期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所属学科、入学方式、硕博是否同校、读博时年龄、读博首要动机、有无明确学习规划等。过程因素中,影响作用较大的自变量为:博士生学习方式、是否出国访学、盲审评阅成绩、是否实行预答辩制度、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每天用于科研时间等。
第一,博士生部分个体特征如性别与婚姻状态,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没有显著影响。博士生读博时年龄对其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影响,读博士时年龄每增加1岁,延期完成学业的发生比减少3.2%。不同读博动机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以工作需要、提高个人待遇、学术兴趣、获博士学位作为读博首要动机的博士生,对其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无显著影响;而以改变境遇作为首要动机的博士生,与读博动机不明确的博士生相比,延期完成学业的发生比低57.5%。模型表明,博士生制订有学习规划对其是否延期完成学业有显著影响,入学前已有明确学习规划的博士生比无明确学习规划的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发生比低21.3%。
第二,博士生前置学位授予学校的层次等“出身”因素,对其能否按其完成学业没有显著影响。博士生入读前,就读高校不论是否属于“985工程”或“211工程”建设高校,对其能否按期完成学业皆无显著影响。学校不同的博士生招生入学方式对学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影响:普通招生考试入学的博士生比以硕博连读、本科直博等非普通招生考试方式入学的博士生更容易按期完成学业,其博士延期发生比相较非普通招考方式入学博士生低50.4%。硕博学习阶段是否在同一学校,对其能否完成学业有显著影响,硕博就读于同一学校的博士生更容易延期,硕博阶段都在同一学校的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发生比是硕博不同校博士生的1.318倍。
表2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分析(逻辑回归模型)
第三,学习方式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有非常显著影响。选择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发生比是全日制博士生的2.622倍。博士生读博期间有无出国访学经历对其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有非常显著影响,有出国访学经历的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发生比是无出国访学经历博士生的2.031倍。博士生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等对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影响,不同学科的博士生,在延期完成学业上存在差异:理工科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现象最严重;人文学科属性对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有影响,但不显著;经济、教育、法学以及经管等社会学科的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发生比仅为理工科博士生的39.1%。
第四,博士生在学习、科研上的时间投入程度对其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有非常显著影响。博士生每天花在学习科研上时间每增加2小时,延期发生比可降低14.1%。博士生不同类型的课程成绩对其能否按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模型表明,外国语和政治理论等学位公共课程成绩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无显著影响,而博士生的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成绩对其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影响。选修课程与专业必修课程成绩每增加1分,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发生比可分别降低3.2%和2.5%。模型表明,博士生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对其按期完成学业有非常显著正向影响: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总量每增加1篇,延期完成学业发生比降低3.8%;博士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每增加1篇,延期完成学业发生比降低12.8%。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成绩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有非常显著影响:博士学位论文的明审平均成绩每提高一个等级,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发生比降低43%;博士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平均成绩每提高一个等级,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发生比降低54.2%。
第五,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依托导师科研项目对其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正向影响。依托导师科研项目选题的博士生比自选题目的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发生比低20.6%。模型表明,论文选题依托项目类型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没有影响,无论学位论文选题是来自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委托项目或是其他项目类型,对博士生是否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都不显著。模型表明,无论学位论文选题属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或者其他性质,选题的研究属性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的影响都不显著。
第六,博士生导师的性别、年龄、导师是否全职以及是否兼任行政职务等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没有显著影响。导师专业学术水平、获聘博士生导师的年限、是否为博士生制订有培养计划等变量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影响。如导师曾获“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各类学术称号,其指导的学生延期完成学业发生比是未获上述学术称号导师所指导学生的1.362倍。随着博士生导师资历增加,其所指导博士生延期现象呈下降趋势,导师获聘博导的年限每增加一年,博士生延期发生比下降3%。导师是否为博士生制订培养计划对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影响,导师在开学初即帮助制订了培养计划的博士生,与无导师帮助制订培养计划的博士生相比,延期完成学业的发生比低44.9%。导师每周指导学生的频率对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影响,随着指导频次的增加,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发生比呈下降趋势,导师指导频次每周增加1次,博士生延期发生比降低9.4%。
第七,高校为保障学位论文质量而实施的预答辩制度对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负向影响。所在院系实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后,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发生比为无预答辩制度院系前的1.857倍。学校或导师提供科研资助对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正向影响。获得学校或导师科研资助的博士生比未获资助的博士生,延期发生比低21.4%。模型中,博士生获得的奖助学金能否满足学习生活所需,对其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没有显著影响。
五、结论与讨论
研究将博士生个体特征、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有效联结,构建了博士生学习过程与学业完成结果关系模型,并检验了博士生求学历程中各环节或因素与完成学业的关系,分析探究了影响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因素。研究再次确认了前期已有研究的一些发现,如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动机、准备程度以及学习科研投入程度、论文评阅成绩、导师责任心、导师指导方式等都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有显著影响。在证实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已有研究结论进行了进一步修正和拓展。
研究发现,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是造成博士生延期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对于博士生行为选择或培养单位制定政策都有一定参考。对高校而言,为减少博士生延期现象,可在招生政策或培养过程中,对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作出明确限定;对博士生而言,则可根据自身情况和计划选定合适的学习方式。研究发现,出国访学是造成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重要因素。培养单位应重新审视现有公派出国留学政策,进一步完善公派出国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培养单位有必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机制优化,将这一政策与本校博士生培养目标和流程进行整合,使博士生出国访学内嵌于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成为博士生培养链条的一个有机环节。通过对访学期间的学习科研内容与时间的规划,尽可能降低对博士生完成学业期限的负面影响。培养单位需要对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加强项目中双方导师间的科研合作,推进中外导师为共同指导的博士生制订符合双方合作研究的培养计划,提升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与双方科研项目的融合度。
研究中关于课程成绩与博士生学业完成关系的探究,更加明确了课程在博士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博士生阶段有无必要开设课程,始终存在不同的观点。研究结论为重视博士生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证据,有助于培养单位进一步提高对课程作用的认识,重视并完善博士生课程设置,加强并改革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教学,切实发挥课程在博士生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还进一步明确了科研成果发表对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有非常显著正向作用。研究发现,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越多、高质量论文越多,越有助于其按时完成学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当前各培养单位的博士生科研成果发表要求有一定合理性。为此,博士生在学习研究中要树立发表意识,将阶段性成果及时整理并投稿;而高校对博士生科研发表要求,也需在质量和数量上把握好度,充分考虑博士生所在学科特性和发展水平以及学术发表环境等因素。研究还发现,学校实施预答辩制度对博士生按期完成学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预答辩制度已成为众多高校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但这一措施处于博士生培养过程末端,预答辩中发现论文存在问题后,因修改论文而延期已成定局。这启示培养单位既要进行结果质量控制,更要加强培养过程前端以及论文撰写过程的监督工作。
研究发现,以非公开招考方式入学的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在学业完成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延期。我国开展硕博连读、本科直博培养模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招收优秀的本科生或研究生,通过“长学段”方式,在尽可能缩短学习年限的同时培养高质量人才,而实际效果显然有悖政策初衷。在目前各培养单位不断加大硕博连读招生比例、大力推行“申请-审核”制招生背景下,培养单位需要采取多重措施来减少这类群体的不必要延期。一方面,高校应结合硕博连读生、直博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根据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合理确定培养年限;另一方面,高校也有必要加强对此类博士生中期考核、资格考试、论文开题、撰写以及答辩等环节的管理与考核,建立健全分流渠道,完善分流退出机制。
研究得到的关于博士生获得奖助学金与完成学业的结论,与国内外学者早期研究发现有所不同。国外早前研究将缺乏经费支持作为博士生无法完成学业的第一原因,国内研究者也提出高额资助对于博士生完成学业具有双向影响,既可能缩短完成学业时间,也可能导致博士生延期。而本研究发现,博士生获得足额奖助学金对其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并不一定表明资源供给水平对博士生能否按期完成学业没有明显影响,也不意味着外部经济支持无足轻重。相反,鉴于经济基础是博士生求学的重要物质前提,有必要从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博士生求学中经济支持作用,特别是对博士生求学生活费用来源、需求满足程度、各项资助金额以及获得情况等变量进行分析。
研究拓展了导师指导与学业完成关系的有关结论。研究发现,随着导师指导年限递增、培养经验更趋丰富,可减少所指导博士生延期,这也启示高校在队伍建设中应着力于强化导师指导责任、在导师培训中更加关注新导师的成长。另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发现是,获各类学术称号导师所指导博士生更易出现延期。这一结论与常识性认知相悖。通常认为导师获得学术称号标志着其具备更高专业水平,更容易获得各类学术资源,所指导博士生在完成学业中也更有可能获得导师有力指导和各种便利性支持条件,按期完成学业。本次研究的发现则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有学术称号导师对学位论文质量认定标准是否更高,有学术称号导师其专业水平、指导责任心和指导方式间是否内在一致,有学术称号导师在科研育人上是否存在内在张力,应如何平衡承接重大科研任务与指导学生完成学业间关系等,这些都有待进行更多探究与实证分析。
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或局限性。首先,研究中的模型建构以及变量处理存在一定不足。博士生的学业基础及其科研潜力作为潜在变量,对其进行有效测量是分析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原因的重要环节,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研究未能就这一因素对学业完成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直接估计。研究中对以与导师见面次数作为指导时间、以各类学术称号作为衡量导师专业水平的指标虽有一定合理性,但处理失之简单,可能产生偏差。而博士生的生育状况、论文开题时间、导师指导规模、导师科研状况以及就业环境等因素也可能对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有所影响,受限于数据,研究未能对这些变量进行分析。其次,导师制下的博士生培养具有鲜明的个别化特征,而基于模型的解释带有概括化性。不同因素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仍是今后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延期原因中,哪些是教育系统内因素造成,哪些是外部其他因素带来的,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都是探讨诸因素与博士生完成学业关系时值得关注的。第三,研究样本具有局限性,研究结论的得出仅是基于一所高校的数据,相关结论仅是局部验证了影响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一些因素,这些结论对其他博士生培养单位的适用性还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