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鼻窦炎手术围术期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实施效果

2019-07-06林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鼻窦炎缝隙病程

林健

鼻窦炎根据病程不同分为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的发生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慢性鼻窦炎多是在急性鼻窦炎基础上发展而来,鼻窦炎患者以鼻塞、流浊涕、头痛为典型症状,近些年鼻窦炎已逐渐成为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疾病,鼻窦炎临床治疗包括鼻窦引流、鼻窦置换术、激素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即在鼻内镜下开放鼻窦口、局部引流以恢复鼻窦正常生理功能[1-2]。近些年相关报道提出提升鼻窦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可影响患者预后,无缝隙护理即贯穿手术阶段的新型护理模式,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35例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鼻窦炎手术患者与实验组35例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无缝隙护理鼻窦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探究鼻窦炎手术围术期护理中无缝隙护理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鼻窦炎手术患者按照围手术期护理中是否行无缝隙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行无缝隙护理)与实验组(无缝隙护理),实验组35名鼻窦炎手术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为(40.12±1.12)岁,病程13~17周,平均病程(14.12±0.11)周,分型:有4例为II型2期,有10例为II型3期,有21例为III型。对照组35例鼻窦炎手术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为(40.11±1.14)岁,病程12~17周,平均病程(14.11±0.11)周,分型:有5例为II型2期,有10例为II型3期,有20例为III型。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分型等方面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因流脓涕、鼻塞、头痛等症状入院,患者病程均过12周,医师结合患者辅助检查结果均判定患者符合慢性鼻窦炎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需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患者家属在获悉本次研究目的、内容后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顺利完成本次手术,本次研究征得医院伦理会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免疫系统、代谢系统、血液系统基础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3)排除合并变应性鼻炎以及其他鼻系疾病患者。(4)排除合并精神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健康教育,通过向患者发放宣传手册或播放动态影音资料的方式实施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了解手术流程,配合医护人员行术前操作,术后护理人员持续监测患者病情并给予患者出院指导。

1.3.2 实验组 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模式,科室选取有3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无缝隙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以3人为一组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登录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了解并学习鼻窦炎围手术期无缝隙护理相关知识,而后对全部小组成员行鼻窦炎围手术期无缝隙护理相关专科知识、临床操作技能考核。除此之外,改变传统排班方式,设置弹性排班方式,对于鼻窦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24 h全程护理,24 h全程护理中联合8 h工作制与24 h工作制,护理人员次周排班前反映班次需要,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班次要求调整排班。除此之外,完善临床护理干预内容,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创建干净、舒适的住院环境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术后给予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以及疼痛护理。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局部疼痛情况,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术后24 h均使用VAS量表评估患者局部疼痛情况,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21.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局部疼痛情况

实验组患者轻、中、重度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无痛例数多于对照组,见表1。

2.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血,有1例鼻腔黏连,共有2例(5.71%)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4例患者术后出血,有4例鼻腔黏连,共有8例(22.86%)患者发生并发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经χ2=4.200,P<0.05。

3 讨论

无缝隙护理从患者角度出发,在满足患者基本需求的同时力求提高临床护理整体水平[3]。鼻窦炎手术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干预即要求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围绕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术前环境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同房病友、主治医生,从而消除患者入院陌生感[4-5]。病房每日清晨由专业清洁人员进行打扫,并使用消毒剂对室内设备进行消毒,每日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湿度、温度恒定。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在实施临床护理操作的同时主动与患者、患者家属沟通,列举手术治疗成功案例以及手术治疗优点,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协助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6-8]。术后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及时告知患者、患者家属手术结果,并向患者家属科普术后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24 h鼻额部需长期冷敷,为避免气流对术腔造成刺激,防止患者术后鼻部以及眼眶发生水肿,应将床头抬高至30°~50°术后指导患者使用VAS视觉疼痛量表合理表达自身躯体疼痛程度,为促进患者鼻腔创口恢复,应嘱患者术后减少说话[9-10]。若患者局部感轻微疼痛,VAS量表得分自1~3分,可给予患者鼻部冰敷,若患者术后鼻部疼痛加重,VAS量表得分超过4分应给予患者温盐水冲洗鼻腔,除此之外,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鼓励患者看书、看报,转移注意力[11-13]。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例(%)]

本次研究显示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的鼻窦炎手术患者术后躯体疼痛较轻,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鼻窦炎缝隙病程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雨的缝隙
空中翱翔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